hokachung 發表於 2015-1-5 00:07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14-12-29 03:0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無記錯,將軍澳支線車廠問題就真係複雜得多,
不過先抱歉,我再調查舊資料,時序應係將軍澳線獨立成線先,因為唔同因素再將車廠搬到將軍澳。

將軍澳支線可行性研究報告(1994 年)曾經研究唔同方案,包括
1. 觀塘線分支
2. 獨 ...
咁天后廟道調頭隧道無連接港島綫嘅原因係咩呢?

dennis28a 發表於 2015-1-5 00:55

原帖由 dongfeng 於 2014-12-29 11:3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假如不是原有規劃,為何百勝角隧道近環保大道出入口,在第一期興建時,已有5個?

當你講得出「第一期」,咁已經假設左有將軍澳車廠依件事。
而無將軍澳車廠既年代,根本無百勝角隧道。

原帖由 mak5052 於 2014-12-29 13:2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當年建議油塘灣車廠想建於何處? 是現在油塘站對開搬走船廠, 然後填海嗎? 其等級若與未來東西走廊紅磡車廠比, 是否相當?

無錯,大約船廠附係30個海旁地段,再作小量填海。

油塘灣車廠當時另一個問題,就係唔知點去安放油塘調同車站進出通道。

至於等級方面,好難比較,只能說功能大約相近。

dennis28a 發表於 2015-1-5 00:57

原帖由 ctb8107 於 2015-1-4 04:2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留意到當年完全冇考慮過百勝角同康城既存在。

btw, 唔知百勝角站有冇可能重見天日呢?

唔會。

原帖由 hokachung 於 2015-1-5 00:0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咁天后廟道調頭隧道無連接港島綫嘅原因係咩呢?

因為北港島線發展同定線尚未明朗,而且接駁港島線會影響港島線車務進作,
基本上不作考慮。

paul2357paul 發表於 2015-1-5 07:26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14-12-29 03:0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無記錯,將軍澳支線車廠問題就真係複雜得多,
不過先抱歉,我再調查舊資料,時序應係將軍澳線獨立成線先,因為唔同因素再將車廠搬到將軍澳。

將軍澳支線可行性研究報告(1994 年)曾經研究唔同方案,包括
1. 觀塘線分支
2. 獨立成線,觀塘經油塘去寶琳(觀塘/藍田轉車站)
3. 獨立成線,取代觀塘線過海(現時方案)

第一個方案當然不理想,因為觀塘線分支會引致東隧班次大減;
第二個方案係技術上問題,觀塘站再架空有一定難度;
第三個方案係相較於上述兩個方案理想。

當解決將軍澳支線定線,第二個問題係鰂魚涌站承受能力,
鰂魚涌站原設定流量為 35 000 人次,但到 96 年已經到 45 000 人次,
所以需要增加一個轉車站,以便承受他日東九龍以及將軍澳日益增長既乘客流量。

而無記錯,當時已經有文件指出「紓緩鰂魚涌擠塞工程」除解決轉乘問題外,
亦可按原有政府發展方向,進一步向西的港島北填海區伸延。
(同一時期,政府正進行港島北填海區發展研究,以及《鐵路發展策略 2000》)

因為咁既原因,將軍澳支線同紓緩鰂魚涌擠塞工程本身就有潛在空間進一步發展。

再解釋將軍澳支線初步計劃(1996 年提交政府方案):
藍田(觀塘線)/鰂魚涌(將軍澳線) - 油塘(油塘灣車廠) - 調景嶺 - 將軍澳 - 坑口 - 寶琳

本身油塘灣車廠設計只係方便將軍澳支線基本車務需要(日常停泊),任何大修依舊要依賴九龍灣車廠,
但依個車廠容量根本不利他日將軍澳支線進一步向港島發展,所以地鐵公司最終放棄油塘灣車廠計劃。

巧合地,政府正進行小赤沙發展研究,而政府又願意為地鐵公司提供小赤沙 86 區工業用地作為車廠,
以及為地鐵公司日後作為物業發展賺取收益用,條件係地鐵公司需要代政府將 86 區發展。
(整個將軍澳支線二期正式刊憲之前一年臨時提出,一直都唔係原有規劃內)

最後,係 2000 年地鐵宣傳將軍澳支線,一直提及過:「已預定設施以接駁將來可能在港島興建的支線/Potential for extension on Hong Kong Island」。
之後發生既事,正正係《鐵路發展策略 2000》提出既北港島線,所謂「預留設施」,正係指天后廟道掉頭隧道。

PS:人老記憶力都差左

其實最理想且最符合港鐵合味的設計應該是將軍澳東部的新線取代原有觀塘線的過海段,觀塘線改去寶琳。

http://www.討論.com.hk/viewthread.php?tid=23959831&extra=page%3D3俾人呻到樹葉都落埋觀塘線去到將軍澳站一帶但沒有提供上落客服務。

paul2357paul 發表於 2015-1-5 07:32

原帖由 ctb8107 於 2015-1-4 04:2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留意到當年完全冇考慮過百勝角同康城既存在。

btw, 唔知百勝角站有冇可能重見天日呢?

百勝角站一帶得個影城,難以有足夠客流量開站。
除非就連鄰近的那塊沼氣地都批給港鐵發展。

93A_S3_6:30am 發表於 2015-1-8 11:10

我反而有興趣當年有無做過造價估算(觀塘線過海方案)和(將軍澳線過海方案)的造價差距如何?

以前一直都覺得建一條咁長的五桂山隧道讓觀塘線入埋將軍澳好晒工夫....

dennis28a 發表於 2015-1-10 02:48

原帖由 93A_S3_6:30am 於 2015-1-8 11:1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我反而有興趣當年有無做過造價估算(觀塘線過海方案)和(將軍澳線過海方案)的造價差距如何?

以前一直都覺得建一條咁長的五桂山隧道讓觀塘線入埋將軍澳好晒工夫.... ...

我手上就無依有面既資料。

更可況所謂觀塘線延線係 1986-87 年既事,將軍澳支線係 1996 年既事,
相差十年,又有咩好比較。

將觀塘線將軍澳拉入唔係因為成本問題,而係將來長遠規劃問題,點都要做。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15-1-10 02:49 編輯 ]

dennis28a 發表於 2015-1-10 02:56

原帖由 paul2357paul 於 2015-1-5 07:2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最理想且最符合港鐵合味的設計應該是將軍澳東部的新線取代原有觀塘線的過海段,觀塘線改去寶琳。

http://www.討論.com.hk/viewthread.php?tid=23959831&extra=page%3D3俾人呻到樹葉都落埋觀塘線去到將軍澳站一 ...

而將北比左觀塘線,咁北角至調景嶺一條獨立成條既效益最低,
無論如何,觀塘定將北都要轉車至過海,過完海又再轉,轉兩條車係最唔理想。
(依點亦會將軍澳線獨立成線理據,因為將北直接過海效益最高)

問題係,點解後期生個將軍澳南出黎,點解唔考慮所有問題。

THB 發表於 2015-1-10 13:15

將觀塘綫拉入將軍澳,是為了方便將軍澳居民轉乘觀塘綫。

icecone 發表於 2015-1-10 13:38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15-1-10 02:5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而將北比左觀塘線,咁北角至調景嶺一條獨立成條既效益最低,
無論如何,觀塘定將北都要轉車至過海,過完海又再轉,轉兩條車係最唔理想。
(依點亦會將軍澳線獨立成線理據,因為將北直接過海效益最高)

問題係,點解後期生個將軍澳南 ...
其實五桂山隧道就係要起,起4線同2線成本應該唔差太遠
但起完之後冇預位延長,搞到要將軍澳線再一拆二真係設計得好失敗
頁: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將軍澳地鐵走線規劃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