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nis34 發表於 2014-12-24 21:50

地鐵藍圖1967(2): 垃圾灣至深水埗 · 舊樓受影響情況

本帖最後由 Dennis34 於 2019-3-27 20:42 編輯

由於要減少開文數目,由今回起篇幅會較長,
今次會貼出垃圾灣至深水埗嘅路段設計,
同深水埗一帶舊樓受荃灣線工程影響嘅情況:

由葵涌(葵興)至貨港站(荔景)之前嘅路段,與現時嘅荃灣線大致相同。


垃圾灣站設計與位置與現時葵芳站大致相同,但未有建議設巴士總站,
而車站所在位置地段,更曾經係被劃作工業區,而非今日嘅商業及住宅區。

貨港站位置與現時荔景站有一定出入,貨港站離垃圾灣站(葵芳)距離就比較近,
而且係一個以側式月台設計嘅架空站。大約位置應為現有路段,
在貨櫃碼頭一號迴旋處及貨櫃碼頭南路之上,並且方便乘客出入貨櫃碼頭同周邊工廠區。


而葵涌車廠支線由西段(由大窩口起)走線經葵盛圍與葵孝街交界,
至葵聯路前開始轉彎向西南方,並與葵盛圍(南)平行,
至現時葵盛游泳池附近,經過葵褔路同荃灣路後始駛出地面至車廠。

葵涌車廠位置大約為現時葵涌公園最南端,範圍包括葵青路至貨櫃碼頭路。
值得留意係在規劃當時,葵涌公園所在地為1960年啟用嘅醉酒灣堆填區,
雖未知當時堆填區範圍是否已經如1979年關閉時一樣大,
顧問在設車廠位置時有否考慮到堆填區範圍,則不得而知,
但有提到該地為設車廠嘅理想位置,或會影響到荃灣新市鎮嘅土地用途。

另一方面,前一回提到當時有青衣至荃灣陸路連接計劃,
只有一條走線類似現時青荃橋嘅大鐵橋,並無南端嘅青衣大橋,
故連接青衣大橋嘅葵青路係未有規劃到,假若當時最後採用葵涌車廠方案,
相信70年代至計劃嘅青衣大橋及其連接道路設計,會與今日有一定分別。


葵涌車廠南端支線,由地面轉入高架路段,在貨港站以南供列車轉入主線。
而主線則在荔景山以北繼續以高架路段型式出現,
沿葵涌道至瑪嘉烈醫院山邊對開,駛入隧道後開始落斜,
經荔枝角灣到荔枝角站(美孚)。


荔枝角站位置與現時美孚站大致相同,唯該站喺往荃灣路段未建造完畢前,
會用作荃灣線北端嘅臨時總站,故建議採用島式月台。
而荔橋底嘅巴士總站各侯車月台,會有樓梯連接地鐵站通道。




長沙灣站位置與現時荔枝角站大致相同,而蘇屋站位置與現時長沙灣站亦係大致相同。


但深水埗站比現時車站嘅位置偏南,位於南昌街同石硤尾街。而該三個車站均為側式月台設計。

報告雖有提及興建荃灣線深水埗段會影響部份建築物,因而要拆卸部份位於彌敦道及界限街嘅戰前樓宇,
及會有重建進行。但按照一些七十年代中後嘅舊報紙報導,喺1979年荃灣支線動工前數年,
地鐵公等有關方面卻發現實際影響嘅範圍不只喺界限街附近,
連帶長沙灣道近深水埗站一帶亦有多棟舊樓結構會受影響,特別係戰前樓宇。

其中喺1977年11月29日<<大公報>>本地新聞中提及
(詳情可到公共圖書館MMIS系統作網上閱讀),
工務司一方只有給予受影響嘅十六棟樓宇業主42日通知期,要求業主自行拆卸舊式騎樓,
否則當局會在通知期後將其拆卸,但通知書並無提及有關費用由誰負責,更連賠償安排都隻字不提。
當時唔少業主同住客一時間不知所措,即使可以保留主建築,施工期間如何生活更係一大問題。

結果有部份情況較好樓宇,部份業主先自行安排拆卸騎樓以保留主建築,其餘後來都被拆卸。
除此之外,另有五棟舊樓連同上述部份情況欠佳嘅舊樓,如果拆卸騎樓就會有整體結構安全問題,
就只能整棟拆卸重建。但有關費用同賠償嘅資料報導就無公開出現,其他處理過程不得而知。

換轉類似情況如果在今時今日發生,相信受影響嘅人唔會乖乖就範,
連費用同賠償未搞清楚就先自己動手﹔政府亦唔會只給予如此短嘅時間作通知期,
試問現在嘅人又點會接受而且不作其他行動? 如果有留意本地歷史嘅板友,
相信都會知道當年港英政府喺唔少都事上都以較快速度行事,同時多會以強勢姿態行動,
連溝通同咨詢有關市民都可以唔做,更唔會理會受影響嘅人所面對嘅困難。
以前殖民地年代嘅政治同生活環境,又係唔係如一部份只經歷回歸前夕,
甚至未經歷過殖民地年代嘅人,片面所知甚至自我想像般美好?問題值得深思。

2019年3月27日更新
請按此觀看下篇

即將推出
4月一期會介紹1967年時將會開發嘅新市鎮原來土地規劃,與鐵路走線嘅關係。
有興趣嘅板友請繼續留意本板,多謝觀看。

[ 本帖最後由 Dennis34 於 2014-12-25 21:21 編輯 ]

solomon 發表於 2014-12-25 10:41

蘇屋,長沙灣,荔枝角等站名,絕對比現時站名,
較切合地理名稱。

sea1986 發表於 2014-12-25 12:11

原帖由 Dennis34 於 2014-12-24 21:5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以前殖民地年代嘅政治同生活環境,又係唔係如一部份只經歷回歸前夕,
甚至未經歷過殖民地年代嘅人,片面所知甚至自我想像般美好?問題值得深思。
無人否認英治時代有黑暗一面
莫講話香港
就算戰後嘅日本、南韓、台灣乃至歐洲和美國嘅政治同生活環境未如現時般自由同美好
但如果將呢段英治時代同而家香港97淪陷後作比較嘅話
完全係有欠公允
原因無論經濟、政治定生活水平兩者完全差天共地
當經歷一段繁榮安定自由充裕嘅時間
突然跌番去幾十年前嘅水平
相信無論邊一國人民都會覺得係一個倒退

BTW,係垃圾灣,唔係圾垃灣
樓主無論文中定標題都係打錯咗

hokachung 發表於 2014-12-25 12:31

原帖由 solomon 於 2014-12-25 10:4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蘇屋,長沙灣,荔枝角等站名,絕對比現時站名,
較切合地理名稱。
蘇屋邨明顯偏離蘇屋站嘅選址,叫元洲(街)站會比較合適

THB 發表於 2014-12-25 16:43

感謝樓主大大的分享

進入市區了,彌敦道四軌行車是本報告的一大特色啊!

[ 本帖最後由 THB 於 2014-12-25 16:44 編輯 ]

HV9990 發表於 2014-12-26 00:55

見到你臨尾寫到咁煽情都知你想抽下英國政府水架啦,77年講緊只係67暴動之後十年,經濟都仲發展緊,你又唔要求有政制改革,咁你想政制有幾大發展呢?
而地方行政同代議政制改革都係去到1980年代先開始實行,又唔見你攞黎比較下?

攞77年既港府同依家港共政權比較,你不如攞開埠初期同依家比呀?

hkth 發表於 2014-12-26 08:35

原帖由 solomon 於 2014-12-25 10:4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蘇屋,長沙灣,荔枝角等站名,絕對比現時站名,
較切合地理名稱。

原帖由 hokachung 於 2014-12-25 12:3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蘇屋邨明顯偏離蘇屋站嘅選址,叫元洲(街)站會比較合適

其實現時長沙灣站的站名並不全錯, 因為當時在現車站以南已有長沙灣邨(原位置即現時臨時高球場)作準. 美孚站也沒有問題. 反而荔枝角站就真的很有問題了, 因為那裏早已稱為長沙灣工業區, 如果當時稱為長荔站就問題最少了.

sea1986 發表於 2014-12-26 09:42

原帖由 hkth 於 2014-12-26 08:3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現時長沙灣站的站名並不全錯, 因為當時在現車站以南已有長沙灣邨(原位置即現時臨時高球場)作準. 美孚站也沒有問題. 反而荔枝角站就真的很有問題了, 因為那裏早已稱為長沙灣工業區, 如果當時稱為長荔站就問題 ...
其實當年香港政府將果個站叫荔枝角
會唔會同外國人改地鐵站名嘅習慣有關?
喺外國無論巴士站定地鐵站
都係以路名或者兩條路名交界合併而成
當果個車站位於荔枝角道
咁係咪順理成章叫做荔枝角?

mak5052 發表於 2014-12-26 11:09

原帖由 hkth 於 2014-12-26 08:3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現時長沙灣站的站名並不全錯, 因為當時在現車站以南已有長沙灣邨(原位置即現時臨時高球場)作準. 美孚站也沒有問題. 反而荔枝角站就真的很有問題了, 因為那裏早已稱為長沙灣工業區, 如果當時稱為長荔站就問題 ... 如果荔枝角站叫蝴蝶谷站,又是否合適?若是合適,建議港鐵在2018/19年東西走廊通車時將荔枝角站更名

hkth 發表於 2014-12-26 13:14

原帖由 sea1986 於 2014-12-26 09:42 發表

其實當年香港政府將果個站叫荔枝角
會唔會同外國人改地鐵站名嘅習慣有關?
喺外國無論巴士站定地鐵站
都係以路名或者兩條路名交界合併而成
當果個車站位於荔枝角道
咁係咪順理成章叫做荔枝角?

若閣下的推論沒錯, 只不過車站的實際位置並不太接近荔枝角道, 稱為荔枝角站始終不正確, 改稱長荔站較佳.

原帖由 mak5052 於 2014-12-26 11:0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荔枝角站叫蝴蝶谷站,又是否合適?若是合適,建議港鐵在2018/19年東西走廊通車時將荔枝角站更名

不合適, 因蝴蝶谷是在山上, 而車站在山下, 反容易令人混淆. 改稱長荔站較佳.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地鐵藍圖1967(2): 垃圾灣至深水埗 · 舊樓受影響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