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ST] 8X,19及81號巴士路線重組方案
8X號巴士路線與81號巴士路線合併成新8X號巴士路線:行車路線:
將本身81行車路線當中阿公岩道至健威改行東廊
班次:非繁15分鐘一班
行車時間約為50分鐘
用車數目: 8車
收費:
全程收費:$4.6
分段收費:
興華邨往勵德邨
勵德邨往興華邨
$4.1 (健威往勵德邨)
$4.4 (維多利亞公園往興華邨)
$3.8 (皇仁往勵德邨)
$4.0 (港運城往興華邨)
$3.6 (阿公岩道往興華邨)
新增轉乘優惠:
興華邨往勵德邨:
與19號巴士路線相互轉乘優惠,總車費為$5.8 (與現時8X/19巴士路線收費相同)
勵德邨往興華邨:
與82號巴士路線相互轉乘優惠,總車費為$4.6 (與現時81巴士路線收費相同)
於柴灣道免費轉乘其他可前往小西灣的巴士路線
19號巴士路線:
與現時大致相同,非繁班次增加至12/15分鐘一班(即每小時4/5班)
用車數目:13車
對乘客/議員的好處/缺點:
好處:
1.
回應議員將8X/19號巴士路線改入康翠臺以方便康翠臺一帶居民
2.
回應議員要求加強勵德邨的巴士服務
3.
興華邨至阿公岩道使用8X/19號巴士路線往北角一帶乘客可以節省$1.2車資
4.
由現時8X/19號巴士路線之聯合班次為10分鐘一班,加強至7/7.5分鐘一班
缺點:
1.
非繁時段跑馬地往返東區之巴士服務由每小時6班減少至只有4-5班
對巴士公司的好處/缺點:
好處:
1.
總用車數目由現時的24部減少至21部,可以將車兩用於改善其他路線的服務。
2.
由於黃泥涌道至禮頓道一帶道路經常塞車(尤其下午繁忙時段),因此現時8X/19號巴士路線經常出現班次不穩及行車時間大增,導致出現「拖卡」及「私牌」的機會令營運成本增加。而將8X改為在勵德邨,則可以避免,從而減低成本而增加盁利。
3.
因為班次穩定度改善及車費下降,可以吸引更多乘客
4.
行車里數減少令成本下降
缺點:
1.
車費下降,而乘客量的增幅或許不能抵銷因車費下降(興華邨至阿公岩道往灣仔區)而導致收入下降
2.
沒有了現時8X與19號巴士路線的協同效應
補償/解決方案的缺點:
1.
為補償跑馬地往返東區之巴士服務下降,可以考慮1號巴士路線與10號巴士路線及789號巴士路線的轉乘優惠及/或加強1號巴士路線的班次
2.
於下午繁忙時段新增6班單向19短途巴士路線 (每小時2班)往小西灣,以維持繁忙時段跑馬地往東區之巴士服務
3.
計算19號巴士路線及新8X號巴士路線由小西灣/興華邨出發到達興民邨的時間及由跑馬地/ 勵德邨出發到達維多利亞公園的時間,以便制定出一組有協同效應的時間表 (即興民邨至維多利亞公園的平均班次為7/7.5分鐘一班) 19 是 8X 的特別班次,是否將 19 獨立成線,還是維持特別班次?
區議員,有時候為選票,冇人用既服務佢都可以同你爭取一餐,搏你紅顏一笑,何必咁認真看待。 原帖由 cyrcheung 於 2015-1-3 22:3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19 是 8X 的特別班次,是否將 19 獨立成線,還是維持特別班次?
區議員,有時候為選票,冇人用既服務佢都可以同你爭取一餐,搏你紅顏一笑,何必咁認真看待。 ...
可以不看認為只為區議員而沒有幫到居民的建議
P.S:但我諗唔到那些是居民不想要/保留的
其實我認為下下巴士公司只想為自己而唔去諗居民或議員
這的確只會令對方反感而導致對立
相反如果居民或議員只想為自己的利益,而唔諗巴士公司的話,巴士公司亦不會做
咁點解唔搵大家一些都得到自己的利益的方法,例如:車費平左,班次密左;但少了一些唔需要的路線,成本可以下降,profit增加呢?(當然唔多有咁的路線) 上次改快 81 既建議,反響最大係筲箕灣至魚則魚涌
如果改快 81,呢幾區西行流水就要 廿分一班既 2 仔同班次不穩既 2A/82 食哂
2 仔仲即將因為西港島線要加價
難道真係叫人改搭電車?
[ 本帖最後由 asv2 於 2015-1-6 13:36 編輯 ] 筲箕灣往來則魚涌、北角,其實電車是最佳的選擇。
價錢便宜外,若果實際與巴士比較,時間誤差只有五分鐘左右。
未來 2號線會加密班次至每 15 分鐘一班,相對上較目前頻密。
若果由乘客角度看,改快 81讓筲箕灣附近可以有個較快的選擇前往北角,雖然班次仍然偏疏,但總好過要 82號巴士站站「情」。所以趁對面海開始試一定數量到站時間預報,橙黃色也是時候推進 1993年的鴻圖大劃了。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