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番一些現實一點的例子
一部巴士真係行錯路/改路﹐因而偏離原定路線﹐又真係有事件發生﹐有人受傷。
保險公司係會睇番事件性質﹐有誰人需要負責去決定是否作出賠償﹐即使決定唔作出賠償亦唔代表保險失效。
例如﹐有乘客被車廂內的燈罩跌出來而受傷﹐即使巴士在原定路線﹐定係非原定路線﹐第三者責任保險都會生效﹐保險公司都有責任賠償。除非﹐保險公司有能力証明是車主維修不當所致﹐或當事人自己行為令到受傷。
另一個例子 : 一個有限制高度的地方﹐有路牌作出限制﹐巴士駛入撞頂﹐有人受傷。這個時間﹐保險公司便會追究責任誰屬﹐有機會不作賠償 或 向司機/車主追討已支付的賠償。
這個情況﹐保險公司便會根據保單條款去處理﹐有爭議便由保監會/法庭判決。
第3個例子﹐巴士行駛期間(唔理是否在指定路線)﹐玻璃窗突然爆裂﹐有乘客受傷。事後調查發現係當時附近的車爆呔﹐氣流衝擊而爆玻璃。
巴士本身的第三保會生效﹐會視乎情況先為車主先賠償受傷者﹐亦可以把受者索償轉交另一部車的車主(保險公司)負責。
保險公司其實好清楚自己要面對的風險﹐即係賠錢的機會有幾高。
所有索償保險公司一家有數據﹐知道有幾多索償是在非指定路線之上。
只要把這些因素加入自己的風險因素﹐計算入保費﹐便不需要理巴士小巴是否在指定路線之上。反正最後都會根據條款﹐睇下車主/司機是否需要負責﹐從而決定是否作出全數/部份/拒絕賠償﹐加入路線限制﹐真係把一些簡單事情複雜化。.
基本上你講既都大致正確, 但紅字事例就有點商榷~
就算係司機大意行錯路撞頂, 只要係返工時間上班中/ 營運中, 保險公司係冇得唔賠~ 除非司機係在沒有授權下駕駛 (即係擅自拎部車自用= 偷車)~
其實, 細心D留意既, 就會見到, 本地專利巴士公司跟自己保險公司 (咁有個仲要自己做自己) 係無乜點就賠償問題有過好大既爭議既~
所以, 好多既所謂傳說, 真係;P 其實要有定冇去答 "巴士唔跟路線行而出事, 會唔會冇保險賠" 的確係好困難
因為次次意外既背景都可能唔同
以沙田私牌去青衣為例,比幾個情況做例子:
1) 行城隧, 跟公司指定路線行而出事
2) 城隧塞車, 車長自己行八幹出去而出事
3) 城隧有意外執閉, 車長請示後改行八幹而出事
4) 城隧有意外執閉, 車長請示後改行八幹,但行錯上大埔道而出事
5) 路路暢通, 車長行上大埔道而出事
狗巴份保險係自己保, 所以保險唔賠係唔出奇
但係唔同情況之下, 真係好難一概而論...
出左事之後, 保險部一定會問個車長點解架車會係果度出現
睇下車長講既有冇人信啦...
成日都話行錯路唔係大件事, 但係如果行錯路而出事就好大件事
仲有公司成日都提醒車長,行錯路係可以打電台要求協助 原帖由 Neutroginger 於 2015-2-20 02:4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要有定冇去答 "巴士唔跟路線行而出事, 會唔會冇保險賠" 的確係好困難
因為次次意外既背景都可能唔同
以沙田私牌去青衣為例,比幾個情況做例子:
1) 行城隧, 跟公司指定路線行而出事
2) 城隧塞車, 車長自己行八幹出去而出事
3) 城隧有意外執閉, 車長請示後改行八幹而出事
4) 城隧有意外執閉, 車長請示後改行八幹,但行錯上大埔道而出事
5) 路路暢通, 車長行上大埔道而出事
狗巴份保險係自己保, 所以保險唔賠係唔出奇
但係唔同情況之下, 真係好難一概而論...
出左事之後, 保險部一定會問個車長點解架車會係果度出現
睇下車長講既有冇人信啦...
成日都話行錯路唔係大件事, 但係如果行錯路而出事就好大件事
仲有公司成日都提醒車長,行錯路係可以打電台要求協助
真係, 講咁耐都仲要係咁講紅色既字....你想話一眾板友解釋既努力唔係白費都唔得~
回復 63# 的帖子
但係出左意外之後, 除左車務督察會去意外現場之後九巴保險部架車就會去調查
車長要寫返紅報返公司, 仲有份交去新鴻基地產保險公司
咁係咪即係公司保返? 原帖由 Neutroginger 於 2015-2-21 01:3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但係出左意外之後, 除左車務督察會去意外現場
之後九巴保險部架車就會去調查
車長要寫返紅報返公司, 仲有份交去新鴻基地產保險公司
咁係咪即係公司保返? ... 要探討「即係公司保返」嘅問題,首先你要搞清楚而家九巴保險上嘅policy係點:
http://www.legco.gov.hk/yr11-12/chinese/panels/icts/papers/icts0213cb2-1001-2-c.pdf
簡單而言,不論索償有冇超出「自保上限」,所有索償個案都係交俾獨立嘅理賠公司評估、調查和審核。所以你所講果種左手交右手、自己圍威喂嘅做法係唔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