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40# 的帖子
線性摩打小型列車其實算不算重鐵呢?畢竟大江戶線也屬於這種隧道橫切面小的路線。它可以過半徑100米的急彎(參考自日文wiki),又可以行比較陡的坡度,另外走綫其實有六個站(總車站的一半)是轉車站(東涌綫、機場快綫、高鐵、西鐵綫、荃灣綫、觀塘綫、沙中綫、啟德環保連接系統),主要是流水式分流其他綫的客流,作為觀塘綫輔助路線,這樣超負荷的問題真的會很大嗎?另一個目標是分流更加低運量的啟德環保連接系統的客流,因為啟德體育園區有大型賽事時可能有龐大客流,西九文化區有大show時也是一樣。我想那時用高密度的班次應該可以,況且條綫又短又可以有體育場館~西九文化區短棍[ 本帖最後由 cyc_yin 於 2015-4-23 22:49 編輯 ]
回復 37# 的帖子
我個人認為路綫太偏重山上地區的話,用港鐵的邏輯黎睇就會變成除通勤時間外無人搭(住宅區~住宅區~住宅區的走綫),所以當初政府宣佈東九龍綫這樣的計劃就令不少人驚訝,覺得港鐵無可能幫你搞呢條綫,又無上蓋物業又有所謂的「山勢技術困難」,無乜incentives同benefits 原帖由 hkth 於 2015-4-23 21:4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定線相對較佳, 不過黃大仙及龍趣園大可合併為黃大仙站, 方便轉乘.
龍趣園站已無可能再北移, 若設的是黃大仙站, 車站會在彎道上, 而兩站間我建議用尖沙咀/尖東模式處理 (八達通車資, 都會票計次連計, 單程票不能轉乘) 東九龍綫的寶琳和將軍澳綫的寶琳,會係中環-香港型式轉車,定美尖沙咀-尖東型式轉車? 原帖由 fourtong 於 2015-4-26 12:0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東九龍綫的寶琳和將軍澳綫的寶琳,會係中環-香港型式轉車,定美尖沙咀-尖東型式轉車?
其實可以兩種都唔係架囉:L
佢又唔係分開name 東九線既寶林站:L
將兩條線起近d擺埋同一個站咪得囉 原帖由 cyc_yin 於 2015-4-23 22:01 發表
線性摩打小型列車其實算不算重鐵呢?畢竟大江戶線也屬於這種隧道橫切面小的路線。它可以過半徑100米的急彎(參考自日文wiki),又可以行比較陡的坡度,另外走綫其實有六個站(總車站的一半)是轉車站(東涌綫、機場快綫、高鐵、西鐵 ...
原帖由 hkth 於 2015-4-23 21:4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若這樣定線的話而不用重鐵系統的話, 必定超負荷.
還有觀塘至新牛頭角站定線太彎了. 補充番d資料:
-- 睇見依家線性摩打小型列車(Linear Induction Motor, LIM) 多數用係中型鐵路上面,西方有e.g. Bombardier ART(前者為UTDC ICTS) (日本資料方面麻煩網友補充^^")
-- 最細行車半徑為70m,爬坡度可達6%。而多倫多TTC SRT (行ICTS MKI) 入Kennedy 總站只有~30m半徑(老實講依個彎度設計唔方便,下下慢車,外國地方大唔應該咁玩。留意由ART開始,因車輛長度增加,應該行唔到咁細半徑)。
-- 線性摩打列車都可以話靈活,而溫哥華用LIM (ICTS MKI、 ART MKII、同埋ART300),相信係地勢山多關係。不過成本就另一個議題......連單軌都想起,我有信心龜係比得起。:lol
Innovia ART 300 技術資料 (相信係內地發布的spec.)
http://www.ccmetro.com/iframe/bombardier/images/%E5%BA%9E%E5%B7%B4%E8%BF%AAINNOVIA%20ART%20300%E7%9B%B4%E7%BA%BF%E7%94%B5%E6%9C%BA%E7%B3%BB%E7%BB%9F.pdf留意ART300 有兩種動力可供選擇,LIM 坡度可達6%,普通rotary propulsion坡度達4%.......而下面單軌可達10%
題外話,某政府propose的單軌系統有可能係咁:lol:lol
http://www.ccmetro.com/iframe/bombardier/images/%E5%BA%9E%E5%B7%B4%E8%BF%AAINNOVIA%20Monorail%20300%E5%8D%95%E8%BD%A8%E7%B3%BB%E7%BB%9F.pdf
[ 本帖最後由 bombardier 於 2015-4-26 19:16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