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零年代的HYF雙層渡輪~民浩
http://i19.photobucket.com/albums/b191/AZ5949/MANHO.jpg民浩 我記得當年除左“民浩”之外﹐仲有好幾艘同class既客輪﹐印像中有第一代既“民傑”~~ 這些兩層四佰人級渡輪,在下最有印象就是舊民傑,其次就是舊民喜,
而她們總共有七艘,民喜是早下水,1954年,接著是民浩1957年,
民發 1958年,民寧 1959年,民國 1962年,民隆 1963年,民傑1963年。
[ 本帖最後由 LW1 於 2006-5-11 21:06 編輯 ] 又要請教:
呢D係咪都可以稱為"大籮柚級"?
呢D主要行乜野線多?響幾時退役? 原帖由 kychung 於 2006-5-11 01:47 發表
又要請教:
呢D係咪都可以稱為"大籮柚級"?
呢D主要行乜野線多?響幾時退役?
未有聽過這批細船叫「大籮柚」,皆因她們的船尾比「大籮柚」直身,同 民信等差不多!
主要行港外線~民喜,民浩,民國,香港往荃灣(經青衣)~民浩,民發,荃灣往青衣~民喜,民傑,西灣河往三家村~民傑,柴灣往觀塘~民傑 等!
最早退役的一批是 民浩 民發 民隆 民寧,約一九六九至一九七二年退,接住是 民國 民喜,約一九七八至七九年退,最後是民傑,一九八三年初退!
http://i19.photobucket.com/albums/b191/AZ5949/MANFAT1960.jpg
在荃灣 楊屋道碼頭 的 民發 號 原帖由 LW1 於 2006-5-11 21:05 發表
未有聽過這批細船叫「大籮柚」,皆因她們的船尾比「大籮柚」直身,同 民信等差不多!
主要行港外線~民喜,民浩,民國,香港往荃灣(經青衣)~民浩,民發,荃灣往青衣~民喜,民傑,西灣河往三家村~民傑,柴 ...
點解呢批船剩係用左咁短時間呢? 這隻新的民浩曾於1958年1月16日在交椅洲附近碰到水雷,唯相信無直接碰撞,船可以駛回香港,四人輕傷
入院觀察... 原帖由 kychung 於 2006-5-12 02:36 發表
點解呢批船剩係用左咁短時間呢?
看過當年的形勢,我覺得不外乎兩個可能:
1. 1967年暴動後,小輪公司看淡了前景,所以要退掉一些效率不高的小輪,當年這批400人小輪算是
較少客量的一批
2. 1972年前,油麻地小輪公司客量迅速提升,當年已開始全新的三層船隊計劃,平日行市區,假日行離島,
離島更出現旅遊熱,市區渡輪則多用兩頭船或者單頭易轉向車葉型船,荃灣線又客量提升很快,所以在
前景上也看不起這批這麼小客量的渡輪,由此要退下來...
小輪公司也估不到,後來會被海底隧道,隧道巴士和地下鐵路吞吃得這麼快...
很多朋友也講,若果當年不退這些小輪,派來行走80年代老叫蝕本的航線,甚至留到現在給新渡輪用,
說不同我們則不用涯街渡式小輪這麼慘了... 原帖由 fstephen 於 2006-5-13 00:01 發表
小輪公司也估不到,後來會被海底隧道,隧道巴士和地下鐵路吞吃得這麼快...
海隧同隧巴都未必,因為 72 年通海隧, D 細線過左
成廿年先至謝,最致命始終係地鐵... (同埋填海)
而家東涌線市區有四個站,全部都係現役或者
前身係/近碼頭!
南昌 <=> 深水埔
奧運 <=> 大角咀
九龍 <=> 佐敦道
香港 <=> 中環 原帖由 fstephen 於 2006-5-13 00:01 發表
看過當年的形勢,我覺得不外乎兩個可能:
1. 1967年暴動後,小輪公司看淡了前景,所以要退掉一些效率不高的小輪,當年這批400人小輪算是
較少客量的一批
2. 1972年前,油麻地小輪公司客量迅速提升,當年已開始 ...
F Stephen兄,說不定有人見到隔離公司用「積記」可以減輕成本,第日北九紅線可能用100座快船呢;P
比較起「積記」,會為有得坐聲威11/裕河而感恩 :victory: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