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H 發表於 2016-2-8 19:24

[2014.06] HKG-DOH-FRA by Qatar Airways + 博物館遊記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6-4-2 17:54 編輯

猴年伊始,祝大家新年行大運,路路暢通,丁財兩旺,家宅平安。

翻睇舊相時發現兩年前歐遊原來無貼 flight report,在買飛兩周年的日子回味一下,望勿嫌棄。

那是歐元兌港元10.5的年代,直飛歐洲機票普遍八九千以上,
即使中東三寶都枕住七八千,決定歐遊之後日日捕住各線眼,
12月德航特惠想再睇無買到,畀我等到卡塔爾推出新春優惠,
限(2014年)1月20-22日搶飛,搶到經多哈飛法蘭克福來回連稅$5904,
問得朋友同意後,即刻扑鎚,就此買了四個半月後出發的機票。

買飛時 QR 只係剛剛加入 Oneworld 無耐,本來係買全程 QR,
後來獲通知 QR 同 CX 做 joint venture,其中一班機改成 CX。

去程 1st leg
日期:2014年6月6日
航班:CX645/QR5800, 18:40 HKG - 22:05 DOH
用機:A330-300 (B-LAF)

指定動作


我地架機


United 與當時仍在興建中的中場客運廊


旁邊的 AI 787


Legroom


IFE 內容都幾 update




餐牌


晚餐揀了雞柳配薯蓉


Snack box,好乾,個白色包硬到唔知點食。


降落前見到唔知係 Dubai 定 Abu Dhabi


進入啟用只有十日的多哈新機場


所有人都在影影影


轉機大堂全景


機場標誌:超巨型熊公仔


往 AB 區方向


往 CDE 區方向


藝術品


跑車與 Leo


Foodcourt 前


凌晨時份,唔飲茶喇。 ;P


剛落機時見到通道旁邊有休息區,即管走去試下。


好舒服的躺椅,攤了一個鐘左右。


去程 2nd leg
日期:2014年6月7日
航班:QR69, 01:40 DOH - 07:00 FRA
用機:B787-8 (編號不明)

接續航班在 A1 閘登機


A


A1


好難影到架機,只係影到機尾,係唔係我地架機都唔太記得。


Welcome aboard


我呢程全程補眠,回程時先睇呢套戲。
之前國泰班機實在太多人又焗促,完全休息唔到。


行李架已關上,這是臨開機的上座率。
事前完全唔知少人成咁,開機後大部分 Econ 客一人霸三個位。


坐上當時謎一樣的 787


宵夜,好過國泰一頭乾包。


早餐唔錯


光暗控制


天光喇,飛到歐洲上空。


翠綠的歐洲與擠迫的亞洲及乾旱的中東形成極大對比


就快降落


由於在多哈起飛時係 QR 航班起飛高峰期,在地面排了好耐,
以致有少少 delay,應該埋閘的時刻只到了法蘭克福市區上空。


2008 年第一次來時已經甚為驚訝,歐洲龍頭德國商都法蘭克福市中心竟然就只有幾幢高樓。


繞場半圈


與法蘭克福隔住萊茵河的 Mainz


兜過 Mainz 另一邊


着陸再遇漢莎天下,重臨德國心情興奮。


班機遲到大約 20 分鐘,入境、等行李加上我地自己行錯路,
去到通往火車站的天橋已經 08:15,比原定時間遲了大半小時。


(待續)

DIH 發表於 2016-2-10 15:10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6-2-10 15:15 編輯

14 日行程完結後,又是踏上歸程之時。

回程 1st leg
日期:2014年6月20日
航班:QR66, 22:15 FRA - 05:05(+1) DOH
用機:B787-8 (編號不明)

登機口可以見到架機


旁邊的 ET


People Mover


Lufthansa Technik


Tschüs, Frankfurt


已登機,成班機都係得一架巴士左右的客量。


Dinner was great


回程 2nd leg
日期:2014年6月21日
航班:QR816, 07:15 DOH - 20:40 HKG
用機:A330-300 (編號不明)

為適應時差,第一程盡量休息,第二程就幾大都唔瞌。轉眼又到多哈機場。


又見返隻大熊


同埋跑車


行過長長走廊到 C21 閘


閘口係巴士閘,當時係多哈時間大約朝早七點,太陽已經好猛,登機時求其影。


早餐好豐富


午餐同樣非常對胃口


意想不到芬達竟然係日本版


飛行圖饒有意思


----------
這是我首次長途自由行,亦係第一次搭中東三寶。
之前曾經有在外工作的朋友都係搭 QR 返香港,聽佢形容服務唔錯,親身體驗果真如是。

QR 班 FA 來自五湖四海,服務態度好專業,無論客多客少,一樣笑面迎人,
回程第一程派完餐後,可能因為客少,FA 開咪話在機尾 galley 有飲品供應,歡迎自取。
我去過兩三次,原來佢地已經斟好晒一杯杯汽水,乘客可以自己揀,唔夠可以成罐攞,
即使佢地自己傾緊偈,有客到都即時收口 serve 客先,我真係覺得賓至如歸,完全唔似只係畀緊最低價。

後來睇返 DOH-FRA 程機應該係 seasonal,旺季先可以早到遲走玩盡,在多哈的停留時間亦唔使太長。

總括而言,服務方面真係無可挑剔,唔似 EK 咁多人,同埋我覺得隻紫羚羊標誌都幾靚。

評分:9/10,扣 1 分係國泰個乾包。結果個 JV 做兩年就玩完了。;P

多謝支持,歡迎討論。之後還會有參觀博物館的遊記。

D201 發表於 2016-2-10 17:03

QR 自己做哂兩班 + codeshare CX

DIH 發表於 2016-2-17 23:18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6-2-21 16:57 編輯

"Humanity has always dreamed of flying. But the dream is cursed."

在遊歷德國期間,宮崎駿《風起了》內 Caproni 對堀越二郎說的這句話,令我感受至深。

作為兩次大戰的始作俑者,德國接連被擊敗,二戰後國土更被列強瓜分,
國家在冷戰中分裂,成為美蘇角力戰場,是德國人永世難忘的慘痛歷史。
歷史總愛與人開玩笑,德國在偶然之下戲劇性地統一,更成為歐洲盟主,
頭腦終於清醒過來的德國人極力避免悲劇重演,教導國民記取歷史教訓,
是滲入生活每一個細節的國策,國內諸多博物館自然亦須肩負這個重任。

我在旅程中參觀了三個與航空相關的博物館,
每一次參觀都感到德國的「歷史教育」無處不在,
政府設立的博物館固然說教味濃,即使私營的博物館,
當看到歐美與俄製產品並列,總令人聯想起這個國家曾經經歷的一切。

然而,其中一個係軍事博物館,我唔肯定是否本板範圍,故暫時先貼兩個。

----------

德文:Zeppelin Museum Friedrichshafen
中文:腓特烈港齊柏林飛船博物館
交通:由 Stuttgart 或 Ulm 乘搭 IRE 至 Friedrichshafen Stadt,再轉乘 RB 搭一個站至 Friedrichshafen Hafen,車站盡頭即為博物館所在。

這天行程本來只係想在 Bodensee / Lake Constance 岸邊城鎮閒逛,無意中發現腓特烈港有個飛船博物館。
搜查資料發現,原來腓特烈港就係 Zeppelin 齊柏林飛船的發源地,當然要一探究竟。
博物館外觀平實,但內有乾坤,館內以 1:1 模型展示齊柏林飛船的部分結構,
藏品著重介紹飛船歷史,這種已被定翼機取代而漸被遺忘的史前巨物,運作原理是怎樣?全盛期是何種光景?
1937 年發生興登堡飛船災難(註),導致飛船業沒落,參與的企業如何自處?在館內都可一一找到答案。

註:Zeppelin 齊柏林係飛船製造商;Hindenburg 興登堡係 1937 年出事飛船的型號,同時亦係該飛船的命名。

外觀


入口


玄關位


以前飛船服務的地方。右下角的 Kasumigaura 應該係日本茨城縣霞浦市。


Lakehurst 位於新澤西州,係飛船往紐約的碇泊點,亦係興登堡災難發生的地方。


體型比較
下方:鐵達尼號
上方由左至右:現代飛船;A380;齊柏林興登堡級飛船;Boeing 314(?)
興登堡級飛船長 245 米、直徑 41 米,只比鐵達尼號短 24 米。


當年宣傳海報複製品


1937 年興登堡飛船災難,極為珍貴的彩色報紙剪報。


飛船全盛期係納綷時代,這是當年用飛船運載的空郵。


飛船模型外殼,極有壓迫感。


以小模型展示當年飛船間隔




行到上去大模型內部。齊柏林飛船係 rigid airship,大大的圓筒形並非全部氣袋,
大部分設施都設於硬架內,飛船共可搭載 50 名乘客及 40 名員工。


空間寬敞的餐廳


客艙一例


介紹完基本設備之後,博物館有很大一部分係講解當年興登堡災難的經過。這是當年飛船上的座椅。


飛船船員制服


飛行日誌


導航儀器


佢想講...


...原來係介紹電報機


興登堡災難剪報




事故描述




當年的一塊殘骸,由美國寄返腓特烈港。


Bearing pedestal of the control surface




飛船簡史


當時曾出現的各種飛船設計


這個很宮崎駿


見到這個我腦內不期然響起黑武士進行曲


這個也是德軍的


戰時英國教導國民分辨敵我的海報,在戰後的德國如實展出。



完全想像唔到這種龐然大物竟然快有一百年歷史。
想當年,頭頂有部大飛船遮天蔽日會是何等震撼?


Dornier Do X,1929 年由德國 Dornier 製造,係當年最大最重最大功率的飛艇。


興登堡飛船的碇泊裝置,令我諗起《天空之城》。


序號排在發生災難的 D-LZ 129 後面的 D-LZ 130 Graf Zeppelin 及飛船庫


ZF = Zahnradfabrik (齒輪工廠)
原來,巴士常見的 ZF 波箱,竟然係來自腓特烈港的飛船製造商......


ZF 公司的現代產品



博物館另一邊展示硬體飛船的結構框架



博物館附設餐廳,提供各款德國料理,餐廳亦以飛船主題設計。


搭船橫渡 Bodensee 時見到的現代飛船,稱為 blimp。



觀後感:
我自己覺得,由於這種巨型飛船係納粹期間的德國產物,亦曾被用作軍事用途,在興登堡災難、德國戰敗及噴射機興起之後,
英美有意無意抹殺了巨型飛船的歷史,飛船重鎮腓特烈港亦從此自國際舞台退出,要充分了解飛船歷史,必須親身前往德國。

(待續)

DIH 發表於 2016-2-20 14:41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6-2-20 15:46 編輯

德文:Auto & Technik Museum Sinsheim
中文:辛斯海姆汽車及科技博物館
交通:由 Heidelberg 乘搭 S5 線至 Sinsheim Museum/Arena 下車,步行約 400 米即達。

這是私營博物館,收費亦較高,要 14 歐元,但絕對物有所值,最出名係收藏了和諧機及俄製超音速客機 Tu-144 真品。
訪客可以自由走入機艙探索,亦有其他可供內進的飛機,以及大量汽車、鐵路機車及古董機械,
除靜態展示外,部分更可入錢要佢郁,有燈有聲。博物館有不少露天展品,又不時有機械聲,
唔使好安靜,老少咸宜,當日都見唔少阿爸帶仔參觀,可以話係 German engineering 的啟蒙地。

我地預一個朝早參觀,都未可以樣樣認真睇,博物館設有餐廳及酒店,有興趣絕對可以玩足一日甚至過一晚夜。
同一集團另有一座 Technik Museum Speyer,收藏了 B747-200、An-22 及俄羅斯穿梭機 Buran 的真品,
如未能細賞,博物館有印製精美的大圖鑑,可以帶返屋企慢慢回味每樣館藏,
書內盡收兩館精華,德英對照,共約 450 頁,售價 12 歐元,以入場券換購則售 9.75 歐元,我梗係有買。

以下將會重點介紹四款飛機,分別係:法航和諧機、Aeroflot Tu-144、Lufthansa Ju-52 及 Lufthansa DC-3。

一落火車,未入博物館門口,已經見到鎮館之寶 Concorde 的英姿。


Tu-144


Malev Tu-134


可能係Piasecki H-21,唔肯定。


歡迎陣容,左起:Su-22、Canberra B.2 (hidden)、Ju-52、DC-3、Vickers Viscount 800、IL14P、風力發電機扇葉、Aero L-39 Albatros。
館內設有兩間餐廳,右下方係其中一間。


Canadair CL-215,曾於法國地中海服役,負責撲滅山火。


左起:Canberra B.2、Ju-52、DC-3,下方為輕食餐廳。


Vickers Viscount 800


入館後,即刻衝上屋頂朝聖!


和諧機的英姿,那種震憾至今仍歷歷在目。機艙有一隻門打開以作通風。


機尾有螺旋梯登機,只須 14 歐元即可登上和諧機,抵到爛(個 gag 都好爛)。


幻想她仍在翱翔


就算當年有錢搭都唔可以如此近距離仔細端詳個引擎。下方小鐵枝作用係避免雀鳥停留放低幾両。


I have no words for this


步入機艙,博物館內大部分飛機都擺成起飛狀,入面係斜的。


座位。今時今日可能 Y+ 舒服過佢,而且佢冇 IFE!


廁所


Carry-on suitcase 存放處


最高速度 Mach 2.02


客艙控制板


駕駛艙(有透明膠板隔開)


機師位近觀


乘客請扣好安全帶


起飛喇!


-----

下一目標:蘇聯和諧機 Tu-144。
這款機型的命運比和諧機坎坷得多,客運服務由 1970 年 5 月飛到 1978 年 5 月,只有短短8年,
其後用作貨運(!),飛到 1983 年已經全面退役,之後用作各種研究用途,用戶包括 NASA。
本機是唯一於前蘇聯地區以外作公開展覽的 Tu-144。


與和諧機相比,佢翼底多好多「一間間」(我唔知叫乜)。


Tu-144 引擎係圓筒型的


懷緬過去


Tu-144 的座椅設計比較簡單。蘇俄製客機其中一個特色係頭頂行李櫃收得較好,上方留有較多空間。


機門打開用作通風


另一道門就拆走表皮顯示內裡結構


Tu-144 駕駛艙


近觀


工程師儀表板


和諧機(左)及 Tu-144(右)機艙夾層比較


和諧機(左)及 Tu-144(右)機肚比較


-----

德航容克斯 Junkers Ju-52,世上少有三螺旋槳客機。


容克斯這個名字也是看《風起了》學識的


D-2527


機艙內部極其簡單


駕駛艙


左引擎


右引擎


-----

德航 DC-3,留意機頭有條鋼管......


總覺得個名要好重音咁讀先有氣勢:LUFTHANSA!


嗚嗚嗚嗚嗚 起飛喇


DC-3 內部


雖然仍然好簡單,但已經有頭頂行李架同閱讀燈。


之前提到的鋼管,其實係畀遊人瀡落去主館的特快通道。
不限年齡,但必須借用佢提供的地氈墊底(我地冇玩)。這個博物館就是如此有趣。


由機艙走出來


旁邊就係滑梯入口


滑梯出口。當日見有唔少細路玩,這位男士應該係等緊自己個仔。


在另一邊天台再影兩部鎮山寶



館內重有好多好多好多展品,版面所限未能盡錄,而且我地行到腳攰,都未睇得晒。

(以下為網上圖片及引申言論)
館內的 Ju-87 轟炸機殘骸(上圖),我覺得呢舊野直情係《風之谷》戰機(下兩圖)的原型。
風之谷公主的滑翔翼叫 Möve(下下圖),係德文「海鷗」的意思,所以我推論風之谷故事背景係德語系地區。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c/Junkers_JU_87_Stuka_wreck.JPG
http://www.starshipmodeler.com/other/es_nau_gun_ref24.JPG
http://41.media.tumblr.com/tumblr_lda6b2SY951qzsgg9o1_500.jpg

另外,風之谷其他飛機原型都可能係德國飛機,例如 Me323(並非館藏,只係無意中發現):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sserschmitt_Me_323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5/Bundesarchiv_Bild_101I-596-0367-05A%2C_Flugzeug_Me_323_Gigant.jpg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0/02/Bundesarchiv_Bild_101I-554-0872-07%2C_Tunesien%2C_Flugzeug_Me_323%2C_Entladen.jpg
http://media.tumblr.com/tumblr_kz22z974Oa1qzfacs.jpg

只不過美國在戰後主導世界話語權,曾經在德國出現的各種科技,都被勝利者抹去,親身來到德國,會對歷史有另一番體會。

這天旅程還有一個奇遇,話說我地走時在車站撳機睇時間表,旁邊有個德國阿伯用英文問我地有冇車票、使唔使幫手。
我地用英文答返佢話只係拎時間表,多謝佢幫忙。佢問我地係咪來自 China,我地話係 Hong Kong,
佢就用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話:Ya, people from Hong Kong speak English!
之後一齊等車,佢好好傾,同我地講附近一帶的地理,問我地住邊(海德堡車站酒店),
甚至講埋佢作為德國人眼中的美國(係邪惡的),並告誡我地美國會如同當年對付納粹一樣對付中國。
我地多謝佢好意,上車後佢搭一個站到 Sinsheim Hbf 就落車了。
呢件事令我覺得冥冥中有主宰,我係遇上貴人,返到香港一到年尾即刻將定存的人仔放晒。:victory: :lol

多謝觀賞,歡迎討論。

(完)

S3BL100 發表於 2016-2-21 00:49

DIH 發表於 2016-2-20 14:41
德文:Auto & Technik Museum Sinsheim
中文:辛斯海姆汽車及科技博物館
交通:由 Heidelberg 乘搭 S5 線至 ...

多謝分享,Sinsheim 呢個博物館真係好多野睇。

令我諗起五年前去西雅圖睇 Museum of Flight,同樣有和諧機同 DC-3,
不過諗返落,其他展品真係幾 American-centric,基本上無其他歐洲同蘇聯產品。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06] HKG-DOH-FRA by Qatar Airways + 博物館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