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M 觀塘翠屏道―藍田康華苑(循環線)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第一期啟動後, 觀塘月華街巴士總站亦正式完成使命, 步入歷史.回首七年, 由該站發配出來的路線, 各自的營運狀況均有所不同.
3D 17被縮短半個站, 影響不大, 而改為彩虹為起點的26M, 以及分別由月華街和裕民坊遷到觀塘鐵路站的16M 89 89B 89X, 情況就有所不同.
26M失去月華街可預計開出時間, 和總站上車必定有座位的優勢, 班次和客量都變得不穩, 調整班次 加站也是無補於事, 和樂邨往四順的優勢盡失後, 與23 23M無異, 單靠彩雲邨實在難以撐下去, 故近年先後提出23轉用單層巴士行走, 以及23 26M合併為26A, 力求保本對策.
16M只有去程途經裕民坊 物華街, 藍田方向由觀塘鐵路站開出, 基本客源已經流失, 九巴對此亦顯得束手無策, 無奈把一條來回程路線視作單方向經營, 觀塘站至興田一段呈放棄狀態.
至於往返沙田區的三條路線89 89B 89X, 則需繞經翠屏道前往和樂邨巴士站, 以補回原本月華街的服務. 然而, 經區議員爭取後, 三線於翠屏邨翠柏樓增設車站, 便利了翠屏邨居民利用該三線前往和樂邨 裕民坊一帶, 開拓了一個一直隱藏的客路.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完成後, 各條原本以裕民坊和月華街為總站的路線, 也會遷入市中心公共運輸交匯處, 趁著尚有餘下另一個七年, 為16M來一個中期檢討.
建議延長16M到觀塘翠屏道總站, 全日班次統一為15/20分鐘一班, 車費及轉乘優惠計劃不變, 往藍田方向途經翠屏道 協和街 同仁街 裕民坊 康寧道 觀塘道返回原線, 反方向駛至物華街後改經協和街及翠屏道, 而當物華街重置行車線後, 便可以更直接的走線來回觀塘道.
在沙田三線以市中心為總站前, 預期16M會有學生和主婦客源增長, 由翠屏道 和樂邨往藍田, 而當沙田三線遷往市中心後, 則可擔起翠屏邨往市中心消閒及以優惠價錢轉乘其他路線的角色, 進一步穩固早段客源, 而其轉乘優惠計劃涵蓋路線甚多, 已可為翠屏邨提供足夠巴士服務.
歡迎討論 16M咁改,綠小(59)會唔會反對?
59和本建議的16M只有和樂邨巴士站同站, 買菜的乘客絕大部份在月華街公園上落, 而同仁街巴士站落車更是少之又少, 小巴要反對, 應該幾年前增加89系翠屏邨巴士站時就要做, 因九巴三線班次密收費高, 多一條15/20分鐘的短途線(幾年後冇晒沙田三線就變成唯一路線)受影響程度不會太顯著.
反而更加便利真正到裕民坊的翠屏北邨乘客, 附近出入觀塘和藍田的學生, 翠屏南邨無論如何都係幫襯59.
或者可以考慮這幾年由翠屏道總站開出, 用孖坑直接轉向北行, 一站到和樂邨,待市中心巴士總站啟用, 沙田三線搬離翠屏道, 16M才加停翠柏樓, 盡量減少對59的影響. 翠屏會否反對89系搬回市中心? 加站之時是否知道將來會失去此三線?
pch_yeung 發表於 2016-7-25 17:52
翠屏會否反對89系搬回市中心? 加站之時是否知道將來會失去此三線?
連和樂邨都冇左呢三條線, 其實唔到班議員唔知, 市中心預留左站位俾原本月華街 裕民坊的路線用, 鐵路站將來都會有發展, 終有一日搬走堆線, 用設有轉乘優惠的路線去吸引班議員贊成搬走沙田三線, 亦不失為一個辦法.
如果最終搬入市中心總站只得3D 17 101, 同埋途經物華街 裕民坊的巴士路線, 豈不是很浪費?! 呢點都可以用來說班唔知頭唔知路的議員.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