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TL
發表於 2016-10-22 17:20
miklcct 發表於 2016-10-22 16:03
港鐵邊境站無$2,點解B線有?
呢個問題可以改成九巴常規路線有, 點解專線小巴 嶼巴等等要遲幾年先有, 而部份專線小巴現在仍然未有.
只可以講唔同營辦商有唔同決定, 即使加入計劃, 佢地自己可以設定條款, 所以每間營辦商各條路線有唔同/沒有優惠, 自有其原因, 當然唔能夠排除同商業考量有關.
kokchun
發表於 2016-10-22 21:04
poohpter 發表於 2016-10-22 16:53
咁又點?任何人都有權截車,俾錢後坐到幾時落車都得。來來去去都係同一句說話:係咪長者俾$2就唔鍾意、普 ...
自己比錢當然無問題
之不過班六十後浪費緊我 ( OR 地) 啲錢咁又有無問題 ;P;P
petcity
發表於 2016-10-22 22:24
ma212223
發表於 2016-10-22 23:09
本帖最後由 ma212223 於 2016-10-22 23:11 編輯
poohpter 發表於 2016-10-22 16:53
咁又點?任何人都有權截車,俾錢後坐到幾時落車都得。來來去去都係同一句說話:係咪長者俾$2就唔鍾意、普 ...
就住短途線做得差嘅問題啲乘客唔搭
到時無客蝕錢
跟住咪做得差
如果所有短途客都搭返短途線嘅話
巴士公司/運輸署自然要正視需求
短途客搭長途線都有成本
長途線運作效率會低咗
其他客嘅行車時間會長咗
你明知貴都肯俾咁無所謂
較貴嘅車費控制需求
而多咗嘅車費收入除咗反映額外成本
亦都可以攞嚟增加其他服務
但$2短途客走去搭長途線
即係納稅人幫班短途客俾錢去選擇較低效率嘅選擇
咁樣根本唔理想
kei_hk
發表於 2016-10-22 23:43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16-10-22 23:48 編輯
poohpter 發表於 2016-10-22 16:53
咁又點?任何人都有權截車,俾錢後坐到幾時落車都得。來來去去都係同一句說話:係咪長者俾$2就唔鍾意、普 ...
至於點解B線有$2優惠A線無,因為最初有假日$2優惠時已經係咁玩,之後擴展至每日都有但規矩無改而已。
這咪係巴士公司搵左政府做水魚囉。
政府又無去睇去理/無人發現有這個問題﹐結果一直錯到現在。
錯﹐係錯在同計劃原意有出入﹐即係我在前文#4所講的問題。
當時KMB真係 $2任你坐﹐轉乘係不會再收錢的。一改做政府補貼﹐KMB 便改戚轉乘要補錢﹐即係有幾會在極端情況下要$4才可完成要轉乘車程。
真係自己睇下﹐究竟當時巴士公司出術搵政府著數﹐定係自己做$2時做的大方。:L
易放難收﹐錯左咁多年想收番﹐都唔係一件易事。:L
kl9327
發表於 2016-10-23 00:17
poohpter 發表於 2016-10-22 16:53
咁又點?任何人都有權截車,俾錢後坐到幾時落車都得。來來去去都係同一句說話:係咪長者俾$2就唔鍾意、普 ...
浪費公帑
EX-TL
發表於 2016-10-23 00:36
kokchun 發表於 2016-10-22 21:04
自己比錢當然無問題
之不過班六十後浪費緊我 ( OR 地) 啲錢咁又有無問題
...
其實大家都係搭車出街去做各人想做嘅事, 例如飲茶食飯睇戲唱K睇醫生探親揍小朋友觀光遊歷......, 閣下所言猶如認為長者和合資格殘疾者唔應該搭車去做呢啲事情, 只可以在屋企樓下過每一日一樣, 就算有11C 11D唔搭, 搭左E22咁又點呢, 你覺得每個人都唔可以咁做, 全部人只可以搭最平路線?
其實同$2乘車有關連的任何討論, 有幾多討論者係真正用家, 特別係有幾多係七老八十的長者, 或者係肢體殘障人士及其照顧者, 當你或任何討論者係上述其中一樣, 你就會明白, 有時長線短用只係迫不得已.
我試分享一例, 發生於今年7月9日:
當日帶住坐輪椅的媽媽(長者)離開老人院回觀塘的家, 諗住搭唯一巴士路線出彩虹站再轉港鐵, 由於太累, 決定去到鑽石山總站先至落車, 上去商場坐下, 再搭港鐵回家.
殊不知行完商場用app search港鐵站邊個出口有升降機, 原來成個站都冇一部升降機落到大堂, 只可以靠龍蟠苑出口的升降台進出, 為免麻煩職員和耽誤時間, 諗住行出大磡道搭38 89 E22A, 點知行極都搵唔到一條罅係冇梯級, 而又可以通往大磡道的巴士站, 結果係原本已經ready好的精神狀態, 已經被酷熱天氣煎熬得唔想再行, 最後我放棄去搵11C搭, 選擇左當前最貴的, 前往鴨脷洲的671去觀塘.
上車後俾足$13.1, 比起用最平方法港鐵的$7.3, 足足俾貴左$5.8, 而長者的補貼就由$0.9(港鐵特惠票$2.9-$2.0), 大增3倍至$3.6(671半價$5.6-$2.0), 睇到呢個數字係咪好想人肉search我來鞭打?!
再分享多一個例子, 發生在今年9月24日:
當日帶媽媽返佢細個長大的地方懷緬一下, 最方便係去金鐘站轉城巴12M, 心想金鐘站咁繁榮的地方, 唔駛擔心有冇升降機上地面的問題... 出閘後, 行勻成個大堂都只見升降台, 去到629巴士站的那個出口入面問職員係咪冇升降機, 果然真係冇, 心諗今次大件事.
由行番去A出口call職員, 等職員過來, 等佢將個升降台運落嚟, 整頓好所有裝置+推輪椅上台, 運輪椅上頂, 整頓所有裝置+推輪椅落台, 職員再將另一個升降台運落嚟, 然後再重覆先前步驟, 終於上到地面.
就咁睇描述, 估唔估到用左幾多時間同人力去完成呢件事? 而呢位職員仔除左要控制升降台, 同時間仲要控制住呢幾十級樓梯的人流和秩序, 避免台上的輪椅和樓梯上的市民發生意外, 而亦可以想像到平時甚少開動的升降台, 對一般市民和遊客來講, 簡直係一個奇觀, 會惹來不同人士圍觀拍攝.
呢一次係我和媽媽第二次使用港鐵站升降台, 大家就會明白點解在上一個分享, 在鑽石山站時發現只得升降台落大堂後, 會即時轉舦去搭巴士.
由於呢一次出行媽媽睇唔晒舊居附近的情景, 10月8日中環舉辦賽車當日再帶她去一次, 而今次選擇左在香港大學站轉23 40過去, 因為我非常肯定呢個站有升降機上薄扶林道, 兼且行條路唔算長:
雖則好肯定有升降機, 為左能夠順利去到薄扶林道巴士站, 都上去app睇下係邊個出口... 去到港大站落車出閘, 唔駛五分鐘就上到地面, 非常順利, 但我竟然誤會左呢度呢個巴士站係有齊所有途經巴士路線, 望望站牌, 偏偏冇我要搭的23 40, 去下一站搭唔得, 原因山道天橋cut開左條行人路, 要經過樓梯, 然後行返轉頭又以為可以順利通過, 點知......!
相信唔少港大板友們都知道, 橫過左通去行車天橋的支路後, 仲有兩級樓梯才到達行人路, 普通人包括我自己一個人行的話, 兩步就行到, 但當你係一個推住輪椅行, 行落唔得, 行上又發現有梯級的時候, 心裡面係幾氣餒!
既然已經冇得揀, 將阿媽推出馬路逆線行車係當時唯一選擇. 當然, 行過該段行人路的板友都可能知道, 過路缺口有塊牌寫住如需協助可以致電xxxxxxxx搵人幫手, 但係有幾多人遇到同樣情況會照做呢! (一個小問題要勞煩到人, 又要唔知折騰幾耐, 自己亦過意唔去.)
去到巴士站等左超過10分鐘先有部23, 補貼價係$1.5, 沿路都有唔少人上落做半山之間的通勤, 落車時就有部低地台40和23跟尾, 若果我肯等多陣上40, 補貼價就係$0.4, 呢次我又令到政府要補貼多左差唔多3倍, 鞭我鞭到死左再鞭屍都唔掂?!
其實好似小弟我咁, 清楚邊度搭咩車比較平同方便嘅人唔多, 更唔好講老人家同肢體殘障者. 行動已經唔方便, 假設知道行前啲有補貼價平啲的路線同樣去到目的地, 都未必有心有力行到過去.
就好似當日媽媽睇夠晒, 搭番城巴12落中環交易廣場臨時總站, 我二話不說就過隔離坑等690返觀塘, 咩港鐵咩101咩619都費事諗, 原因: 真係好攰好攰, 唔想再用腦, 唔想再行咁多路.
可能有板友會話有啲老人家係專登每日都要長線短用, 有條平少少嘅路線唔用, 但人地個心諗乜嘢, 我地唔會知道, 可能呢條貴啲嘅路線響人地心目中有著特別意義, 成為左佢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寄託, 要每日坐一次, 心情先會好啲.
講咁多, 只係想帶出我地無權去阻止, 或者批評人地做法係咪浪費緊納稅人金錢, 反而我地後生或者四肢健全的, 做好自己已經足夠了!
p.s. 六十後未夠60歲(好似係)
EX-TL
發表於 2016-10-23 00:42
ma212223 發表於 2016-10-22 23:09
就住短途線做得差嘅問題啲乘客唔搭
到時無客蝕錢
跟住咪做得差
quote呢篇唔係淨止話某一位板友, 而係好多板友討論呢個話題時, 都只係著眼於巴士路線營運, 政府補貼的金額, 公帑等等論點, 而冇從受惠者角度去諗個原因.
希望能夠客觀地從多角度去討論.
cong
發表於 2016-10-23 01:46
cong
發表於 2016-10-23 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