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y
發表於 2017-1-15 13:28
kei_hk 發表於 2017-1-15 13:22
剛睇大台1:00 新聞﹐話司機當時突然 "眼前一黑"。http://news.tvb.com/local/587b02046db28cb517d6f9cc/
...
咁其實司機有病痛係咪唔請得;P
司機唔夠
然後有理無理推班人落鐵路,唔係無道理
依家又話人工智能,講到話長遠司機都會被取代
我相信巴士司機呢類後生唔多願意做既工
長遠係科技進步下,會被淘汰了
kei_hk
發表於 2017-1-15 13:36
kingprowm 發表於 2017-1-15 13:25
由於城巴司機只係打工,聽說根據勞工法例,好似話司機只係要負刑事責任,如果危險駕駛令至他人死亡罪成, ...
我理解係司機打工﹐乘客的保障係汽車的第3者保險。
乘客要索償便是向車主所購買的第三者保險。
而負責車主第三者保險的保險公司﹐只會睇司機是否合法駕駛﹐車輛是否有明顯故障而司機又得知﹐司機是否蓄意去製造意外。
如果這3點都唔符合﹐便難以向司機追討賠償。
對於巴士公司本身﹐極其量咪話司機過失引致公司損失﹐向司機(員工)追討﹐但係最多追討的金額﹐真係追來都無謂。
但係﹐如果証明司機係蓄意﹐非法駕駛(包括無授權情況下駕駛相關車輛 - 如同偷車)﹐明知車輛不適合行政駛等等﹐責任便落於司機。
因為這些情況司機已經違法﹐唔應該駕駛﹐第三保便會失效﹐這便會向司機索償。
如保險已經代支賠償﹐保險公司會向司機追討。
kei_hk
發表於 2017-1-15 13:40
kay 發表於 2017-1-15 13:28
咁其實司機有病痛係咪唔請得
司機唔夠
先唔講什麼長期病﹐一個普通人都偶有不適﹐需要小息一番。
至於司機這一行業﹐即管睇下智能自動駕駛發展﹐幾時可以普及﹐介時駕駛巴士小巴的司機﹐真係同鐵路司機﹐到站按制開關車門﹐上完客按制開車沒有什麼大分別了。
那時﹐人手應該不會行業性問題。
peterson
發表於 2017-1-15 13:54
如果係高血壓 + 眼前一黑,咁成件事又好合理:
由 鯉魚門道 高速衝落去,雖然未至於好『過山車』,但果下離心力(失重感)都可能影響到血壓,
咁咪會做成落到底先失去知覺,或者影響判斷嘅後果
都係果句:
巴士應早日安裝主動安全/防護系統,長遠應推行駕駛自動化
peterson
發表於 2017-1-15 14:03
kei_hk 發表於 2017-1-15 13:40
先唔講什麼長期病﹐一個普通人都偶有不適﹐需要小息一番。
至於司機這一行業﹐即管睇下智能自動駕駛發展 ...
不過咁,自動駕駛技術距離真正應用仲有至少10年嘅路要行,
而家最好嘅,其實係為新巴士預先安裝主動安全防護系統
053h4
發表於 2017-1-15 14:25
kei_hk
發表於 2017-1-15 14:35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17-1-15 14:36 編輯
053h4 發表於 2017-1-15 14:25
而家呢類石壆,大部份都裝左撞擊援沖器
呢個路口點解唔裝?
行車線唔夠闊,特別係出事的一邊。
裝埋緩衝裝置,隨時令左邊的行車線大車僅夠通過。
ps 由google map 街景圖推斷。
kei_hk
發表於 2017-1-15 14:39
peterson 發表於 2017-1-15 14:03
不過咁,自動駕駛技術距離真正應用仲有至少10年嘅路要行,
而家最好嘅,其實係為新巴士預先安裝主動安全 ...
暫時來講,這個技術剛成熟,歐洲的新車(指定類別,唔知包唔包巴士)必須安裝。
但現時都只係偵測到司機無反應幾十秒,才會慢慢收慢車,最後才會停車。
針對今次意外,未必幫到手。
053h4
發表於 2017-1-15 15:14
kei_hk
發表於 2017-1-15 15:54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17-1-15 16:00 編輯
053h4 發表於 2017-1-15 15:14
希望呢個位盡可能裝番個緩衝器啦.....
而自動駕駛涉及責任問題,唔一定更安全
而自動防護都有反應時間問題 ...
自動防護﹐以香港而言最大發揮係多條高速公路之上。
純市區就真係作用不大。
至於這個位裝緩衝裝置﹐應該要大改動﹐令到2條行車線都向左移﹐令到緩衝裝置不會阻到現有的行車線。
google map 街景圖可對比到此處的闊度。
https://www.google.com.hk/maps/@22.3058773,114.2343141,3a,75y,319.89h,58.03t/data=!3m6!1e1!3m4!1s2fHzsE698I2VM2LVBTOjsA!2e0!7i13312!8i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