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嶼南SLF化,嶼南議員唔要低地台巴士
本帖最後由 Kiha401 於 2017-1-19 05:18 編輯大嶼山地區逐漸換成低地台巴士,經過路試後本來被認為天險的嶼南地區亦重新逐步出現常規低地台巴士,
然而區內議員則要求換回客車版巴士行走該區路線:
有關大嶼山巴士服務的提問
余漢坤議員通知本會,在 2017 年 1 月 17 日舉行的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會議上,他將會提出以下提問︰“ 相對於市區較平坦的道路,大嶼山的道路情況非常特殊,道路依山而建,彎多路窄,上落山的道路陡斜,是大嶼山的特色,但有很多乘客因而暈眩,甚至嘔吐大作。
居民為了在巴士覓得座位,往往在預計到站時間前十分鐘到巴士站等候。
日前,居民得知運輸署要求巴士公司在 2017 年 4 月前將現時行駛南大嶼的巴士車款(旅巴款式)全面更換為低地台設計的款式。
低地台巴士只設有 32 個座位(另有約 30 個企位),與現時提供 47 至 49 個座位的巴士車款少 15 至 17 個座位。
再者,大嶼山的巴士車程頗長(如大澳至東涌市中心的車程約 50 至 60 分鐘,梅窩至東涌市中心則約 35 至 45分鐘)。
按照現時 11 號及 3M 號線巴士的載客量,若改用低地台車款,將有接近一半乘客需要全程站立近一小時,增加他們乘坐交通工具的壓力。
希望運輸署在推行政策時先徵詢地區的意見,並考慮大嶼山的特殊情況。為此,本人代表大嶼山居民提出嚴正要求,
希望運輸署撤回更換低地台巴士的決定,並重新檢視大嶼山的道路情況。 本人懇請運輸署派代表回應以上訴求。
”離島區議會秘書處檔號:IS 141/4/02
日期:2016 年 12 月 16 日
其實台灣朋友反映都面對同樣問題,因為低地台化,本來人人有位坐嘅路線班次變咗十幾個要企。
到咗香港都有一樣問題要處理,如果變做隔班開SLF會唔會好少少呢?
何不加摺凳紓緩問題?
流星☆雨 發表於 2017-1-17 03:36
何不加摺凳紓緩問題?
加摺凳一樣解決唔到座位少咗嘅問題
買雙層行嶼南最實際
其實假日咁多冠忠車支援都唔怕啦,
我覺得不如好似九巴低地台車投入服務初期咁,
繁忙時間以額外編定時間表行可能較好,
總好過班班坐少10幾人為可能隨時有既輪倚客。
當然變相加班嶼巴又未必肯。
一係幫現有車齡尚短既A91加升降台同輪椅位,類似北愛爾蘭既B7R咁,咁就可以雙贏!
本帖最後由 ctb234 於 2017-1-17 09:25 編輯
nickk 發表於 2017-1-17 08:48
一係幫現有車齡尚短既A91加升降台同輪椅位,類似北愛爾蘭既B7R咁,咁就可以雙贏!
...
我都讚成你呢個見意.
SLF 根本有好多缺點.包括坐位,油箱,底盤結構/強度,因為"SLF"呢幾隻字搞到不倫不類.
首先,我唔相信「2017 年 4 月前將現時行駛南大嶼的巴士車款(旅巴款式)全面更換為低地台設計的款式」係有可能......
個「居民」係咪聽錯.....
da54 發表於 2017-1-17 10:11
首先,我唔相信「2017 年 4 月前將現時行駛南大嶼的巴士車款(旅巴款式)全面更換為低地台設計的款式」係有 ...
為左增加篇野既牙力,哩啲心照啦;P何況哩段都只係用作連接之用
其實,平日嶼巴嶼南服務,平均乘坐人數有多少?會唔會繁時較多乘客?
如果基本以低地台為主,繁時班次以多座位車輛行走,其中低地台班次以特定時間服務,可否改善情況?
實際上,低地台車非只方便輪椅客,對好多人嚟講,無梯級係方便不同需要嘅人。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