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R) Railway 鐵路討論區 香港鐵路 (R1) 修正早期系統規劃問題
開啟左側

修正早期系統規劃問題

[複製鏈接]
chan6723 發表於 2008-3-22 02:55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8-3-21 22:28 發表


也是不可行,儘管不是路軌間直角90角,但是荃灣線月台的尾端只是在港島線月台的中央,
不妨參考地圖,兩個月台的形狀將是「Y」或「入」字型的設計,根本無法相連。

而且,中環站荃灣線月台的盡頭是在港島線月台之上,
同樣地,月 ...


其實當初興建修正早期系統時,過金鐘站後大可以將定線建成沿德輔道中直行,
直至德輔道中與畢打街交界設站。遮打道地底仍可建金鐘側線,連接荃灣線及
港島線的路軌…
dennis28a 發表於 2008-3-22 03:5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47X 於 2008-3-22 01:56 發表
小弟想問問:
1.修正早期系統通車時,旺角站與油麻地站是否只有一個島式月台?
2.興建太子站時會否對列車運作構成作影響?
3.油麻地站與旺角站如何改建以配合荃灣線通車?隧道有否改動或重建?
煩請知情者解答.
先謝! ...


在修正早期系統興建時,早已決定興建太子站作為轉車站。
因此,旺角站的油麻地站荃灣線的月台,早已在通車時建成,只是不開放。

由於在修正早期系統興建早已預留太子站結構(包括月台,類似現在的古洞站),
實際上,太子站興建時,只是興建出口及作出裝修,沒有對列車造成大影響。

而在修正早期系統啟用時,列車會利用渡線將往返中環的列車由觀塘線路軌轉至荃灣線路軌,
所以在通車時,只需將路軌接駁,便可以把觀塘線及荃灣線分成兩套系統。
當年並無重建隧道及改建油麻地、旺角兩站。
dennis28a 發表於 2008-3-22 04:0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chan6723 於 2008-3-22 02:55 發表


其實當初興建修正早期系統時,過金鐘站後大可以將定線建成沿德輔道中直行,
直至德輔道中與畢打街交界設站。遮打道地底仍可建金鐘側線,連接荃灣線及
港島線的路軌… ...


這樣做,將會收回更多中環的商業樓宇,以便興建大型的車站大堂,
德輔道中的空間是不便以明挖隨填興建大型島式月台,不太合乎中環站的人流需要。
(閣下可見現在的旺角站,根本塞到無可再塞)

加上,德輔道中的路面為電車路,
當年興建港島段的修正早期系統中,並無考慮以隧道鑽挖的方式興建(成本過高)
而且,在港島線未落實前及電車未肯定由地鐵取締時,政府不願負上此風險。
(當年考慮將電車現代化及延至柴灣,而不建港島線;而影響電車服務,必定令港島大擠塞)
 樓主| ArnoldC 發表於 2008-3-22 04:06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8-3-21 22:28 發表


也是不可行,儘管不是路軌間直角90角,但是荃灣線月台的尾端只是在港島線月台的中央,
不妨參考地圖,兩個月台的形狀將是「Y」或「入」字型的設計,根本無法相連。

而且,中環站荃灣線月台的盡頭是在港島線月台之上,
同樣地,月 ...



如果把荃灣綫月台改成上下式,並向東稍移,是否有足夠空間在德輔道地底興建掉頭軌道(與港島綫平行)?
如果是的話,可以在荃灣綫下行車頭位置興建行人隧道直接連接港島綫月台,而不是現在的設計。

但中環站為何要分成庶打和畢打兩站呢?
 樓主| ArnoldC 發表於 2008-3-22 04:1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8-3-22 03:51 發表


在修正早期系統興建時,早已決定興建太子站作為轉車站。
因此,旺角站的油麻地站荃灣線的月台,早已在通車時建成,只是不開放。

由於在修正早期系統興建早已預留太子站結構(包括月台,類似現在的古洞站),
實際上,太子站興建時,只 ...



多謝各高人解答,但小弟仍是有點不明白:

1)如果在MIS時代不需要太子站,為何要在興建荃灣支綫時特地多建一站?用旺角/油麻地兩站作轉乘不行(即油麻地設計成像調景嶺/北角)?
2)如果早知會興建太子站,為何會和旺角那麼近?
3)有了太子站,觀塘綫為何還要到油麻地(旺角可否設計成像調景嶺/北角)?

Thx!
Wright---AVW16 發表於 2008-3-22 09:1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4,15# 的帖子

當時部份地鐵站既命名係按街名,當年中環站既英文叫Chater,油麻地叫Waterloo,旺角叫Arigle(有錯請指),而旺角站既位置已比初期規劃時向南移
h2o 發表於 2008-3-22 12:58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Wright---AVW16 於 2008-3-22 09:14 發表
當時部份地鐵站既命名係按街名,當年中環站既英文叫Chater,油麻地叫Waterloo,旺角叫Arigle(有錯請指),而旺角站既位置已比初期規劃時向南移


Argyle, 即亞皆老街的 "亞皆老".
waichiu 發表於 2008-3-22 14:4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h2o 於 2008-3-22 12:58 發表


Argyle, 即亞皆老街的 "亞皆老".

其實彌敦道的以前的英文站名由佐敦至太子都係街名來的!
dennis28a 發表於 2008-3-22 22:1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ArnoldC 於 2008-3-22 04:18 發表



多謝各高人解答,但小弟仍是有點不明白:

1)如果在MIS時代不需要太子站,為何要在興建荃灣支綫時特地多建一站?用旺角/油麻地兩站作轉乘不行(即油麻地設計成像調景嶺/北角)?
2)如果早知會興建太子站,為何會和旺角那麼近?
3)有了太子站,觀塘綫為何還要到油麻地(旺角可否設計成像調景嶺/北角)?


問題要再說早一點,要由早期系統(IS)說起。
話說 IS 只有旺角站為綜合轉乘車站,在繁忙時間中,列車將會有以下5種出車方式。
荃灣支線 ←旺角(中途站)→ 港九線
荃灣支線 ←旺角(終點站)→ 荃灣支線
觀塘支線 ←旺角(中途站)→ 港九線
觀塘支線 ←旺角(終點站)→ 觀塘支線
港九線 ←旺角(終點站)→ 港九線

可是,在如此複雜的結構中,整個旺角站仍需要保持每隔2分鐘出車間隔,
萬一出現任何列車故障,整個旺角站將會嚴重樽頸問題。

當然它們會預計荃灣支線及觀塘支線仍有延伸的可能性,
所以將兩條路線獨立分開 (PS1) 可保障以上述兩件事件不會發生。

不過另一問題是,由於並不是所有列車均以直通車方式前往港島,
而且,荃灣支線往返觀塘支線的通勤量也不低,
整個旺角站的扶手電梯及月台將會不勝負荷,
因此有必要興建另一個車站或是另建路軌由觀塘直達荔枝角。
在成本及必要性下,決定興建太子站紓緩轉乘人流。

至於油麻地站問題,原則上是可以不作興建,
但顧問公司當時也考慮到觀塘支線的轉乘人流仍然龐大,
而當時預計將有25%會用油麻地轉乘,
有必要另建油麻地站為轉車站紓緩轉乘人流。

而回到太子站與旺角站距離,主要原因是希望將原有旺角站(IS 中,車站是位於旺角道 (PS2))的人流一分為二,
以免人流逼在同一車站內,引致旺角站嚴重擠塞。
(而且,政府將位於亞皆老街的旺角站轉為與九鐵的轉車站)

PS1: 儘管在 IS 中,觀塘支線需要過海通勤的人流龐大於荃灣支線(至荔枝角),
可是當荃灣支線延伸至荃灣後,其過海通勤的人流將大於觀塘支線,
所以當時 MIS 的兩條路線獨立分開的結果中,決定最終以荃灣線直接過海,觀塘線折返的方案。

PS2: 在 IS 中,由於旺角站是位於旺角道地底,故英文名為 Mong Kok;
而在 MIS 中,由於新旺角站是位於亞皆老街地底,故英文名為 Argyle。
dennis28a 發表於 2008-3-22 22:26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ArnoldC 於 2008-3-22 04:06 發表



如果把荃灣綫月台改成上下式,並向東稍移,是否有足夠空間在德輔道地底興建掉頭軌道(與港島綫平行)?
如果是的話,可以在荃灣綫下行車頭位置興建行人隧道直接連接港島綫月台,而不是現在的設計。


不是不可行,可是其彎度實在太高(現在的越位路段的彎度,可到荃灣綫月台的升降機看看),
而且在德輔道中地底興建掉頭隧道,對路面的影響極大,
所以當年也不建議於上環站與中環站之間興建渡線。

原帖由 ArnoldC 於 2008-3-22 04:06 發表

但中環站為何要分成庶打和畢打兩站呢?


問題是出自(1967年)的中環站建議中,
由於中環站為一個大型商業區,將它獨立以一個車站處理,車站大堂及人流將不勝負荷。
所以決定將中環站分開為遮打及必打兩站,可將人流有效分散至兩個車站的大堂。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4-5-4 15: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