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站新設計,SCL/SIL 或採用紅磡模式同層轉乘
[複製鏈接]
|
原帖由 declan 於 2009-1-20 15:20 發表 
不過假若把新舊方案的平面圖一併閱讀,
便會發現新方案的 SCL 由會展轉入金鐘時,南北向管道被刻意分開了,
加上新方案若是上下不同層,實在不見得比舊方案有何優勝之處,
所以我個人推斷 SIL / SCL 將會採用類似紅磡站東 / 西鐵綫的權式:同層轉乘。
以下是本人根據構想,自己改圖後的立體圖。
儘管是否上下層,港鐵將 SCL 及 SIL 的月台合併,
總可以減少 SIL 月台在統一中心地底暗挖所造成的沉降風險。
不過,小弟在新方案中留意一件事情,
當 SIL 在入站前,也是輕微分開入站,似乎新的 SIL 月台也是以島式月台設計。
而在 SCL 月台中,與 SIL 月台有一些非月台的部份,
只有部份 SCL 月台通道是與 SIL 連接。
若果 SIL 以島式月台設計,而 SCL 的刻意分開,
似乎 SCL 南端月台中間的通道,反而會利用金鐘站上層月台的設計模式,反而不是同層轉乘,即是:
列車 - 通道 - 扶手電梯(往大堂/SIL 月台) - 通道 - 列車 |
|
惡意回復是不道德的行為。
|
|
|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9-1-20 06:03 PM 發表 
儘管是否上下層,港鐵將 SCL 及 SIL 的月台合併,
總可以減少 SIL 月台在統一中心地底暗挖所造成的沉降風險。
不過,小弟在新方案中留意一件事情,
當 SIL 在入站前,也是輕微分開入站,似乎新的 SIL 月台也是以島式月台設計 ...
會唔會係同層, 但係全部行晒去車頭轉車?
個設計夠唔夠 buffering area? 過走咪好大鑊? |
|
HY2190
|
|
|
咁搞法, 遲D沙中線列車可以開ORDER車入南區? (我估港鐵都會起側線掛) |
|
|
|
|
原帖由 sunnykam 於 2009-1-21 15:30 發表 
咁搞法, 遲D沙中線列車可以開ORDER車入南區? (我估港鐵都會起側線掛) 紅綠點是不是側線? |
|
最大簽名長度40文節最大簽名長度40文節最大
|
|
|
原帖由 B.B.B. 於 2009-1-21 15:37 發表 
紅綠點是不是側線?
個人認為紅綠點係原本走線設計。 |
|
|
|
|
其實南港島線入到金鐘站只設單線
入站時兩邊門開晒是否可行? |
|
南粵急行 rail.kychung.com
|
|
|
原帖由 68A 於 2009-1-21 05:10 PM 發表 
系統都唔同點ORDER
根本連用車都唔同
南港島線應該係用中型鐵路設計
並非現時所用的標準
大家可能會話, 機快同荃灣線都可以有渡線
但係, 呢隻中型鐵路好似係用膠輪
我相信軌距也可能有分別
簡單 d 可以諗
昂坪 360 同東涌線點可能有渡線?
因為根本係兩個設計
情形就有如沙中線同南港島線一樣 |
|
HY2190
|
|
|
原帖由 declan 於 2009-1-20 15:20 發表 兩鐵正式合併後,港鐵考慮到沙中綫(下稱 SCL)已經是自家路線,過去刻意不合作的「轉乘壁壘」態度已不再需要。2007 年,港鐵在提交立法會的諮詢文件中,首次提出金鐘站融合的新設計。把南港島綫(下稱 SIL)的月台擺位,由以往位 ...
咁GE 設計又係出現紅磡個問題....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