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革新在暑假時已經開始,把原來的路線加上路線編號,同時開設新路線以配合新書院落成。
詳情可參考:
http://www.cuhk.edu.hk/transport_unit/timetable_I.pdf
上課日日間路線:
1A, 1B:舊稱「加班車」,即大學站往返本部看循環線。1B與1A分別在於1B經賽馬會研宿。
2:即交通組內部舊稱「火上新」、「新下火」,但兩星期後火車站停站位改在新民女旁。為配合新站位,連池旁路也一併更改行車方向,由逆時針(眾志堂>何添樓)改為順時針。同時改為循環線,即沒有在新亞書院設「定時點」。
3:火上逸(不經新亞)、後去陳宿、十一苑、再返shaw。基本上係經體育中心版本、用大車的富貴巴。
4:大循環線,火車站開,經環迴路去39區(羅桂祥樓、即吐公旁的新大樓)、Shaw、新亞、聯合、本部落火車站。
以上上課日日間路線服務至晚上七時(以前上課日日間服務只至晚上六時)
晚七時後,只有路線「N」,每日服務:
以前內部稱的「火新逸」及「逸新火」取消,內部稱的「火新逸苑」(改革前只開一班2325) 及「苑逸新火」(改革前只開一班2300)全晚運作,兼再改為循環線。晚上班次由以前的20分一班改為15分一班。本人曾在暑假時貪得意坐過一次,整轉車(「火新逸苑逸新火」要45分鐘!
假日沒有所謂1, 2, 3, 4, N線,卻有「H」線,與「N」線相同。
至於舊日的「轉堂校巴」,即「崇上新」、「崇新逸」、「逸新崇」、「新下崇」好似都編有路線號碼,分別為5,6,7,8?(有待確認,請各位中大人補充)
還有還有,中大校園內的校巴站標示(波板糖)已在幾日前全面更換,由只有「校巴站BUS STOP」字樣改為「十六宮格」,有晒路線編號,一如一般在街上見到的九巴波板糖。
個人意見:
加上編號後,好亂!又1A, 1B, 6A, 6B。不少中大人已反映好易上錯車,esp火車站,因為火車站上站位一開三。另一為人詬病的是NA和UC落山永遠不能預時間,因為NA再不是「總站」,以前定點15分一班落山變成一係18-19分冇車,一係就三線巴士拖卡到埋站。 |
|
|
|
|
呢篇文應該貼B6啱d
另外補充下,H同N分別在於H逢00開班次先會經39區,而N就每班車都經
另外NA/UC落CC轉堂巴有分6A同6B,在於一條由聯合苑開,另一條就係NA開
其實3號根本就係以前Shaw巴
而家咁改最大影響係上本部無得再叫兩飛,以前係見差唔多到20/40就好多人去搭Shaw巴,而家1A/1B、2同3/4係3個唔同地方排隊
[ 本帖最後由 cheungtszfung 於 2012-8-27 01:16 編輯 ] |
|
|
|
|
原帖由 keita17 於 2012-8-27 01:45 發表 
唔係7月已經係咁喇咩???
最近將2/3/4站位搬左去火車站廣場(2)同YIA(3/4),7月時仲係前Shaw巴位 |
|
|
|
|
NA 和 UC 無哂車..... ( D 車去哂 1A 1B)
唔知 9 月點算 |
|
|
|
|
有編號好呀, 方便溝通呀, 亦係中大巴士迷多年來嘅心願  |
|
|
|
|
|
獨愛☆OLYMPIANS~powered by~CUMMINS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