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h4
發表於 2017-3-8 18:13
3ASV174
發表於 2017-3-11 18:00
peterson 發表於 2017-3-8 18:03
果2支集電係咪識得收我就真係唔多清楚,不過本站有啲舊文章話識得自己收嘅,
升桿有幾準我就更加唔夠膽講 ...
大陸環境同香港唔係完全一樣,
始終內地製巴士生命周期短,以電動車計基本上 8-10 年都要換一次電,呢個成本一o的都唔平。
但內地技術出品既車本身都只係行呢個年期都要退,
換電就不再是問題。
如果要換車造到香港規格,本身單層車價已經貴過一部 12.8M 雙層接近一倍,仲未計將來換電成本,
根本完全唔抵用。
而且要維持返原本服務水平,就算電動車載客量做得返同現有巴士一樣,
都要用更多車,確保o的車得閒去叉電,而你要o係香港搵地方俾批車排排企晒太陽,未免太奢侈。
而亦有版友已經好心水清,
大陸力谷電巴,根本只係幫 GDP 泵水,唔係真心環保,所以唔襟用仲好。
至於環保?睇下大陸o的廠點排放先?環保,can eat?
bjbus
發表於 2017-3-12 01:48
053h4
發表於 2017-3-12 05:24
3ASV174
發表於 2017-3-12 13:32
053h4 發表於 2017-3-12 05:24
電費平過油幾多先得ga重有,城市污染係由汽車排放引起
講電力供應,就用用煤都排放少過柴油,重要香港未 ...
究竟依家o的國產電動巴舊電既續航能力,
去到設計壽命一半時得返幾多 %,真係無人知,因為事實上亦無人營運左部車咁耐。
新車當然誇啦啦,但行得幾年叉兩轉電仲夠唔夠行一日?
依家香港土利用方向似乎直情想拎走埋巴士泊車用地,現有車場只留返必要後勤設施,
入完油就出街泊,要泊位叉電係好奢侈。
依家一架 12m 雙層冷氣大巴入 300L 油唔夠都行到一日,返廠一個鐘內洗完車入完油做埋後勤就可以返總站擺低過夜,
電巴要行咁長距離,又要擺低叉幾多個鐘頭電?
所以九巴一開始主動試揀電容車,係有佢考慮,亦比較貼近現實營運需要。
如果單層電動新車都成四百幾個一部,雙層無六百個都落唔到樓,仲未計生命周期起碼換一次電,
就算幾平用,總成本都未必平得過柴油環保巴士。
053h4
發表於 2017-3-13 13:55
ME9661
發表於 2017-3-14 00:13
053h4 發表於 2017-3-13 13:55
車價包換電的話, 根本簽合約一刻已經計到生命週期成本
生命週期幾耐換一次係車廠既車
一架車原本入幾分鐘油改為差電兩個鐘,額外成本編排叉電條數都有排計
3ASV174
發表於 2017-3-15 00:43
053h4 發表於 2017-3-13 13:55
車價包換電的話, 根本簽合約一刻已經計到生命週期成本
生命週期幾耐換一次係車廠既車
換電成本相信車價唔會包,
不過呢個數買車時都可以預計到,問題只係唔會平。
泊位問題就係依家政策方向係想收巴士公司後勤地發展,
上環車場呢類露天泊位要交返出黎只係遲早既事。
同埋更大問題係叉電兩小時叉得滿部車,唔等於部車只佔用叉電泊位兩小時,除非你全日不停搵人o係車廠搬車,
但呢個在樣運上係不設實際的。
其實香港全面用電巴真係無可能,就連大量用都無乜可能發生,可以討論都只係可唔可以加大電動巴士比例。
但現階段以佢既運作需要,極其量只適合做蛇車字軌。
而且仲要考慮一個問題,就係只有單層電池車先可能做到同柴油巴士相約載客量,
雙層車因為電池要更多而且有一定重量,無可能做得返原本柴油雙層既載客量,變相要用更多車,成本同營運效益認真存疑,改善排放但加重路面負荷結果重衰。
所以雙層黎講其實混能係比較合適既發展方向,可惜香港車又要有冷氣,實測混能巴士營運效益根本不比柴油巴士好。
053h4
發表於 2017-3-16 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