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s188 發表於 2017-10-6 11:53

施政報告預計提出市民獲車費回贈

不過要每個月搭夠六百,即係每日要搭到二十先有得回贈
啱過海人或者新界人多啲,九龍區內同過海就唔係人人都有
如果包埋假期,會唔會吸引到人放假都搭公共交通呢?

https://hk.mobi.yahoo.com/news/%E6%B6%88%E6%81%AF-%E5%B8%82%E6%B0%91%E8%BB%8A%E8%B2%BB%E6%AF%8F%E6%9C%88%E9%81%94%E5%85%AD%E7%99%BE%E5%85%83%E5%8F%AF%E7%8D%B2%E6%94%BF%E5%BA%9C%E8%A3%9C%E8%B2%BC-103604442.html

kei_hk 發表於 2017-10-6 12:25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17-10-6 12:28 編輯

我會提議做法如下 :

條件
1. 必須用八達通﹐只限成人卡種。
2. 受助範圍跟現時$2長者受助的範圍﹐並且新增不包括過境巴士線(即B1, B2.... 等路線)。(即係村巴唔包﹐機場A線唔包﹐東鐵頭等唔包﹐機場快線唔包....)
3. 機場A線可額外申請﹐以照顧機場島返工的人。


所有人使用八達通﹐每日首6程都會計算累積的交通費用﹐而累積的金額每年都檢討調整。系統定期做結算(每如每個月8, 18,28號)﹐去到指定金額便按指定比率發放優惠(結算後分批於發放)﹐自動存入八達通卡(透過八達通現時的退款方式處理﹐乘客可能需要刻意去指定地點拍卡領取優惠)。

而累積的交通費用﹐可以儲2-3個月﹐過期便歸零。

這樣短程車的乘客都可受惠﹐但係非長期留港的人會累積唔夠數而無優惠。
唔包 B1之類的跨境線﹐免被用作走水貨。
只計算每日首6程﹐可避免大量用於商業活動。(這是基於無得完全避免不用於商業活動﹐只能減少)
長者卡不包括﹐原因係已經有 $2 計劃。而小童卡不包括是基於學生有 "學生車船津貼計劃"﹐有需要可檢討降低學生車船津貼計劃的申請要求。


例如設定累積金額為 $500﹐優惠額為 $50*金額只作講解之用

乘客A﹐每月會坐車 $600
當第一次結算日有$500﹐系統便會安排發放$50﹐同時累積交通費會有$100帶去下一次結算﹐即係用多$400﹐便可達到累積$500﹐便可收取 $50。


乘客B﹐每月坐車 $450
這位乘客首3次(即首個月)唔會達到 $500﹐去到第2個月便可以累積達$500﹐便可以取到 $50優惠。與上面乘客A的情況相同﹐扣了 $500之後的餘額﹐可能繼續累積﹐直至再一次去到 $500領取另一次優惠。


乘客C﹐每月坐車 $100
這位乘客首月坐車 $100﹐首月累積額唔夠數。第2個月坐車 $100﹐累積 $200﹐都唔夠數取優惠。
去到第3個月最終只累積到 $300﹐都係取唔到優惠﹐同時首月$100累積金額到期﹐累積結餘只有$200。

第4個月﹐如果坐車 $300﹐便可達到累積 $500﹐可得一次優惠$50。但如果依舊坐車$100﹐情況便會與第3個月相同。

lsc04d11 發表於 2017-10-6 12:48

其實,係咪應該鼓勵原區工作?
少啲跨區工人士搭車,塞車都少啲。

就咁搞回贈,咪整到中長途貴過長途?

JX9097 發表於 2017-10-6 13:30

若果只限用八達通的話
平時用開全月通同都會票嘅咪唔work囉
咁咪令到大家唔再買discount ticket,從而令到自己可以meet到target
但係咁樣又會令到港鐵收入增加,從而政府又收番多d利息:victory:

miklcct 發表於 2017-10-6 13:45

lsc04d11 發表於 2017-10-6 12:48
其實,係咪應該鼓勵原區工作?
少啲跨區工人士搭車,塞車都少啲。



以前政府的確係咁規劃,屯門、沙田同大埔等都係工業城市,東涌就返機場。

至於將軍澳就規劃係港島返工嘅後花園,靠將軍澳線出入。

kei_hk 發表於 2017-10-6 14:01

JX9097 發表於 2017-10-6 13:30
若果只限用八達通的話
平時用開全月通同都會票嘅咪唔work囉
咁咪令到大家唔再買discount ticket,從而令到自 ...

月票/都會票﹐由於係要經指定位置購買﹐可以直接同政府對數。乘客買車票時﹐直接用已經津貼的票價付車費便可。


即係乘客用 $400 便買到現時 $4XX 的都會票。

kei_hk 發表於 2017-10-6 14:06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17-10-6 14:12 編輯

lsc04d11 發表於 2017-10-6 12:48
其實,係咪應該鼓勵原區工作?
少啲跨區工人士搭車,塞車都少啲。

就咁搞回贈,咪整到中長途貴過長途?
原區工作﹐由N年前的新市鎮(如 : 屯門﹐沙田﹐荃灣)已經係這個打算﹐但大家都見到都係做唔到﹐這是同香港經濟轉營都有關係。

至於這樣攪回贈﹐只要唔係人人有份(長短程都有)﹐一向都係唔公平的。
你見MTR都會票 & 非過海的長途客﹐已經有此情況出現﹐只係未必真係有長平短貴﹐但的確有此機會出現。

所以﹐我上面 #2 建議係人人有份﹐可以係用累積到某個金額才有資助。
加入一些限制﹐可減少商用及濫用的機會。






mak5052 發表於 2017-10-6 14:34

這是我的建議方案, 主要參考廣州, 澳門, 臺灣的優惠制度, 大家點看?
1: 一個月內, 凡以八達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超過 15 次者, 由第十六次起可享有六折優惠
2: 用八達通搭車之單次最高收費為 $15
3: 提供港鐵 < > 巴士, 綠小 雙向轉乘優惠, 港鐵轉巴士, 綠小時第二程半價, 巴士, 綠小轉港鐵減 $2.4
4: 提供綠小, 巴士跨公司任意 BBI, 180 分鐘內可連用兩次
5: 將九巴及港鐵月票整合為一張全港通月票, 建議售價為 $600

Choi 發表於 2017-10-6 15:29

mak5052 發表於 2017-10-6 14:34
這是我的建議方案, 主要參考廣州, 澳門, 臺灣的優惠制度, 大家點看?
1: 一個月內, 凡以八達通搭乘公共交通 ...

我都係咁覺得:九巴月票直接減價最實際

s3n370 發表於 2017-10-6 16:10

lsc04d11 發表於 2017-10-6 12:48
其實,係咪應該鼓勵原區工作?
少啲跨區工人士搭車,塞車都少啲。



個人懷疑肯俾近廿蚊一程返工嘅,個人經濟同職位待遇/前景應該唔會差。
否則搵份無咁遠嘅工唔好,即使人工低DD?
咁睇最需要果班未能受惠,不如真係花少少做入息審查,又或者响現行設入息審查嘅交通津貼計劃加碼好過
頁: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施政報告預計提出市民獲車費回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