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mato
發表於 2017-10-10 16:46
sugertanaka1 發表於 2017-10-10 15:06
問題係啲乘客唔知/唔識要由九龍站(東涌綫)去柯士甸(西鐵線/東西線)→或相信,以為可以就咁同一位置上下層 ...
用返尖沙咀站/尖東站個case,兩站之間的通道是貼滿分別前往兩個車站的指示
而且當列車到達尖沙咀/尖東站時,有提醒乘客前往另一站的廣播
而現在九龍站和柯士甸站之間的通道也設有不少前往另一車站的指示牌和地圖
只是兩站的列車廣播沒有特別提及而已——因為兩站之間沒有出閘轉乘優惠
Twinings
發表於 2017-10-10 22:26
hellomato 發表於 2017-10-10 16:46
用返尖沙咀站/尖東站個case,兩站之間的通道是貼滿分別前往兩個車站的指示
而且當列車到達尖沙咀/尖東站 ...
其實安排柯士甸/九龍之間閘外轉乘,跟尖沙咀/尖東的模式,應該唔會好難?到時多啲人知道西鐵可在柯士甸轉乘機鐵
barking
發表於 2017-10-11 00:42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17-10-10 13:02
南北線最大問題係仲有直通車,如果港島區內唔設置側線放短途車,就有可能影響東大嶼至屯門的班次。
...
短途車是大嶼山(某地點) - 紅磡
jpoon
發表於 2017-10-11 03:35
本帖最後由 jpoon 於 2017-10-11 03:50 編輯
hellomato 發表於 2017-10-9 17:48
假如不強求東大嶼鐵路直接連通CBD,則可以考慮直接併入南港島線(西段);換句話說,南港島線(西段)從卑路乍灣出海前往東大嶼,香港大學站變成十字換乘設計。與分開兩條獨立鐵路相比,估計能降低不少工程造價(因為使用中型鐵路);然而長遠來說未必能應付東大嶼的需求(規劃中至少20萬居民),也可能會造成港島線香港大學至中環一段的客流瓶頸。
將東大嶼鐵路併入南港島綫西段,如果要做重鐵規模,可能南港島綫有D站未必會起,但黃竹坑站又夠唔夠位呢?畢竟而家南港島綫設計上只係中型鐵路,黃竹坑站月台只有三卡長,唔知夠唔夠位放東大嶼鐵路,所以我覺得最多拉去數碼港算啦(個站起大D服務埋華富),然後數碼港站再駁南港島綫西段,將南港島綫西段拉上瑪麗做終點站,甚至數碼港至華富可以填海做商業、住宅、科創基地
至於港島綫樽頸問題,唔知而家上環站以西路段客量係點呢?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17-10-11 10:05
barking 發表於 2017-10-11 00:42
短途車是大嶼山(某地點) - 紅磡
南北線北行要做短途車就一係放到入旺角東一號月台吧
但列車一駛入原東鐵路段就會被直通車班次影響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17-10-11 10:07
jpoon 發表於 2017-10-11 03:35
將東大嶼鐵路併入南港島綫西段,如果要做重鐵規模,可能南港島綫有D站未必會起,但黃竹坑站又夠唔夠位呢 ...
我反而覺得無可能唔直入CBD。條鐵路除左東大嶼之外,東涌同屯門乘客會坐,港島線根本唔會夠載晒東大嶼鐵路同南港島線西段乘客。
hellomato
發表於 2017-10-11 10:35
Twinings 發表於 2017-10-10 22:26
其實安排柯士甸/九龍之間閘外轉乘,跟尖沙咀/尖東的模式,應該唔會好難?到時多啲人知道西鐵可在柯士甸轉 ...
從新界西北去東涌或機場,巴士A/E線其實比港鐵更直接就算搭港鐵,在南昌站轉車會更方便
因此柯士甸/九龍之間設立閘外轉乘的意義不大
然而當東西線全線貫通,這個轉乘或許會有所作用。
hellomato
發表於 2017-10-11 11:23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17-10-11 10:07
我反而覺得無可能唔直入CBD。條鐵路除左東大嶼之外,東涌同屯門乘客會坐,港島線根本唔會夠載晒東大嶼鐵 ...
先回應一下jpoon師兄(#14),我會想到將南港島線(西段)弄成單Y(如同將軍澳線/東鐵的做法)
主線黃竹坑到港大(點都要做兩頭接駁),支線從數碼港或瑪麗醫院去東大嶼
*據聞已經計劃好,華富與數碼港會分成兩個車站建設
**而且我記得南港島線車站月台最多是可以容納4節車廂的
之前一直assume東大嶼鐵路到了東大嶼填海區就完,只新建最多3個站左右
所以不少人的想法就是單純把現有或計劃中的路線拉過去就得
假如是要進入大嶼山並且與東涌線相交,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且按樓主的說法,東大嶼鐵路會進一步達至屯門
不如再瘋狂點,繼續前往錦上路連接北環線?
再進一步伸延至新界東北發展區和蓮塘口岸,可得出以下的一條“區域快線”:
蓮塘口岸——粉嶺北——古洞——錦上路——屯門碼頭——東涌東(港珠澳大橋口岸)——東大嶼——中環南
4437
發表於 2017-10-11 14:54
睇返以前嘅文件,金鐘站南港島綫+沙中綫兩個月台初期設計係同層平行式,到後尾先改為上下層,意味本來平行嘅位置有條件再加月台(9號同10號),呢度可以用來做東大嶼綫嘅始發站。而且思維上應該東延東大嶼綫,而唔係西延南北綫,減少所有起終點站配搭嘅轉乘次數,人流管制方面迫爆個站(金鐘站)亦會好過迫爆架車(港島綫)。
沿山線起,上岸點設港大站轉乘西段,再喺堅道近扶手電梯設中環南站,最後設金鐘站樞紐轉駁其他各線,我個人睇就最合理。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17-10-11 15:35
本帖最後由 eternalflame 於 2017-10-11 15:47 編輯
hellomato 發表於 2017-10-11 11:23
先回應一下jpoon師兄(#14),我會想到將南港島線(西段)弄成單Y(如同將軍澳線/東鐵的做法)
主線黃竹坑 ...
2030+成個概念係屯門-東大嶼-港島的鐵路走廊,所以唔會只係服務東大嶼,而要包括埋屯門、梅窩、東涌同香港口岸。
2030+亦有香園圍-九龍坑-美孚-東大嶼的南北走廊設計,咁樣比起你個大環線設計會更加直接。大環線壞處係新界北要兜去大西北先過到海,咁乘客好自然會用返南北線出市區,起唔到分流作用。
老實講呢條新南北走廊只係RDS-2區域快線東面走線的變奏,由石硤尾轉為接駁美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