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文]巴士小巴接駁新鐵路站的成效
近年鐵路擴展,除了大量路線重組/削班,亦多了很多新線接駁港鐵新車站.早前捷運管理有限公司控訴運輸署阻撓重組的同時,卻提出在鐵
路通車前,邀請九龍城區內四家專線小巴營辦商,開辦連接何文
田站及黃埔站的新路線,由捷輝的言論,可以間接推斷,西港島線
及南港島線通車前,均出現同等情況.
於是,本人翻查了相關資料,製成了一個SUMMARY一併去分析成效.
鐵路西港島線觀塘延線南港島線
年份201420162016
小巴接駁-新線23M 54M 58M2M 8M 26M 28MS4M 5M 40M 紅VAN(地區人士爭取)
小巴接駁-現有路線改動828提供鐵路站分段收費
58 58A 59遷往堅尼地城站小巴26提供鐵路站分段收費*69A由香港仔改往黃竹坑站
52提供鐵路站分段收費*
巴士接駁-新線43M--
巴士接駁-現有路線改動-7B 8 17 18 41 45109改停何文田站48中途經黃竹坑站
78搬往黃竹坑站
成效巴士43M被評為客量偏低,2017年削減班次
小巴54M需更改路線不經摩星嶺小巴只有2M能產生實際效益的路線
小巴26M停辦*小巴40M*紅VAN先後停辦
小巴69A未能發揮接駁功能
巴士48 78客量輕微上升
其他小巴2323M 其後遷往堅尼地城站
小巴8客量急跌 被8X取代
小巴28分拆28M服務8M增加與港鐵轉乘優惠至1.5小巴36M51B 51M 52M 擱置開辦
小巴69A建議由黃竹坑站遷回香港仔
巴士48延長服務時間
間單地說,一次比一次差
不過又帶出另一問題,為何只邀請小巴公司開新線
巴士公司卻不能加入開辦接駁鐵路站服務? 基本上而家政府搞交通係「袋住先」思維,所有嘢都係小巴或者繁時線試客,多人就改全日巴士,到有咩路段恆常超多人「先至」起鐵
有時都唔係唔好,至少唔成功要 fallback 都唔會太大陣仗
甚至高鐵其實都遲咗十年,不過呢啲牽涉政治,費事講錯嘢,唔講太多意見了 本帖最後由 Snowbb 於 2017-10-15 15:52 編輯
不過又帶出另一問題,為何只邀請小巴公司開新線
巴士公司卻不能加入開辦接駁鐵路站服務?
因為接駁鐵路站既服務,小巴好多時優勢都大過巴士
青衣出葵芳既 43M 比 88D 打殘
顯徑出大圍既 88S 又比 803K 搞到取消
咁好明顯係呢D接駁鐵路既服務方面,巴士多數唔夠小巴鬥
當然唔多唔少都係因為速度同效率既差距,除非真係好多人依靠鐵路接駁
Snowbb 發表於 2017-10-15 15:51
因為接駁鐵路站既服務,小巴好多時優勢都大過巴士
青衣出葵芳既 43M 比 88D 打殘
其實下繁葵芳去青衣南的需求好大,88C D G 排長龍,43 43A 有時仲會飛站,但43M 就有位坐
講到尾都係43M 本身的路線有問題,如果返青衣直接行青康路或者過南橋後直接轉左上涌美路,應該會多返唔少客
053h4 發表於 2017-10-15 15:56
小巴專搶巴士客,但繁忙時間要巴士執手尾,做成小巴有優勢的假象
好似早繁香港仔去黃竹坑咁,班班巴士都 ...
寶馬山條25小巴咪係咁,非繁就搶25A客,結果繁時樹仁已經滿座,要25A私牌上寶馬山做特車清客 053h4 發表於 2017-10-15 15:56
小巴專搶巴士客,但繁忙時間要巴士執手尾,做成小巴有優勢的假象
好似早繁香港仔去黃竹坑咁,班班巴士都 ...
結果咪就係因為香港交通畸型現象做成
一係就16座小巴,一係就100人雙層巴
巴士公司Quota制下點會仲買咁多單層
小巴加得個3個座位就好似好厲害咁
唉,真係無得救
咪繼續鬥塞車囉
dogdog002 發表於 2017-10-15 20:18
結果咪就係因為香港交通畸型現象做成
一係就16座小巴,一係就100人雙層巴
咁35-60座中型巴士喺邊?
Snowbb 發表於 2017-10-15 15:51
因為接駁鐵路站既服務,小巴好多時優勢都大過巴士
青衣出葵芳既 43M 比 88D 打殘
都唔一定
234A/B可能因為小巴貴 (行下路但收234A價錢......) 同唔上浪翠,客量都唔錯
不過條34M就真係執雞多......無計,掛呢條線班人腳跛,分分鐘等多一班96B都追得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