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wp 發表於 2017-12-20 21:24

以四間專利巴士公司的公開營運資料了解營運情況 2016

前設:
-四間專利巴士公司的營運資料取自2015-2016的《九巴透視》、《龍運透視》以及15/16年度-16/17年度的《城巴概覽》、《新巴概覽》
-由於九巴及龍運巴士營運資料以整年為年度結算,而城巴及新巴則以年中為年度結算,為方便資料比較,城巴及新巴的整年營運資料會以兩年年中年度結算的平均值計算。(即2016全年=15/16年度及16/17年度的平均值)

發現:乘客量及已出牌巴士數量
公司巴士數變化乘客量變化
九巴39200.80%990,100,000.002.16%
城巴(一)761 1.13%194,180,000.00-3.07%
新巴699 -1.48%167,120,000.00-1.17%
城巴(二)184 0.27%29,505,000.004.26%
龍運24227.37%37,285,000.001.69%

城巴(一)及新巴乘客量於2016年分別再下跌近3%及1%,連續3年下跌,對比2013年更已下跌超過7%及8%,而新巴巴士數量亦首次跌至低於700輛的數目;估計因南港島綫通車影響,相信下年的數字更反映實際情況。(註:雖本文以2016年資料作比較,但因南港島綫通車日期為2016年底,部份通車後數據會影響平均值計算,估計約佔平均值的四份一。)九巴乘客量繼續錄得增長,雖觀塘綫延線通車,但九巴在其他區域增強服務,抵消了鐵路網絡伸延的影響,下年乘客量有望超過十億人次。兩組北大嶼山專營權亦繼續錄得增長,但要留意龍運乘客量與巴士數量增幅不合比例。
每位乘客平均車費
即車費收益除以乘客量
公司平均車費變化
九巴$6.72 -0.36%
城巴(一)$6.76 1.99%
新巴$6.39 0.44%
城巴(二)$17.23 1.64%
龍運$12.35 2.89%

三家市區專利巴士公司的乘客平均車費已十分接近,當中城巴(一)估計因南港島綫通車影響而進一步增長,令乘客平均車費不跌反升2%。龍運的乘客平均車費則保持增長,相信與開拓A線策略有關。
燃油成本及每營運公里燃油成本
即燃油成本除以營運公里
公司燃油成本變化每營運公里燃油成本變化
九巴$623,784,000.00-15.09%$2.21 -14.16%
城巴(一)$162,651,500.00-25.39%$3.10 -24.83%
新巴$160,240,000.00-25.87%$3.72 -24.63%
城巴(二)$59,045,000.00-23.99%$2.19 -24.26%
龍運$46,084,000.00-2.38%$1.44 -14.53%

於2016年城巴及新巴的燃油成本顯著下降25%;而九巴及龍運的每營運公里燃油成本亦再下降大約15%,已是2013年燃油成本的一半。
營運公里
公司營運公里變化
九巴282,500,000.00-1.09%
城巴(一)52,485,000.00-0.75%
新巴43,065,000.00-1.64%
城巴(二)26,975,000.000.35%
龍運32,011,000.0014.21%

三家市區專利巴士公司的營運公里大致平穩,唯獨龍運營運公里上升,相信與開拓A線策略有關。
每營運公里乘客及每營運公里收入
公司每營運公里乘客變化每營運公里收入變化
九巴3.50 3.28%$23.54 2.90%
城巴(一)3.70 -2.34%$25.02 -0.40%
新巴3.88 0.48%$24.80 0.93%
城巴(二)1.09 3.89%$18.85 5.60%
龍運1.16 -10.96%$14.38 -8.38%

每營運公里乘客及每營運公里收入可反映出該公司路線組合的效率;城巴(一)的每營運公里乘客數雖繼續下降超過2%,但每營運公里收入則大致不變,再次反映低票價路線對城巴(一)的影響較細。九巴路線組合的效率繼續改善,相信一兩年內有望超過城巴(一)及新巴。而城巴(二)也連續了較大的增幅,相信與A線數目及乘客量增加有關;而龍運在開拓A線策略下,營運公里增加但乘客量未有增加,導致每營運公里乘客及每營運公里收入均下跌,每營運公里乘客數與各位在路上觀察接近。
廣告收益及每輛巴士平均廣告收益即廣告收益除以巴士數量

公司廣告收益變化每輛巴士平均廣告收益變化
九巴$175,834,000.00-4.79%$44,855.61 -5.55%
城巴(一)$87,235,000.0026.46%$114,707.43 25.05%
新巴$92,810,000.0012.82%$132,870.44 14.51%
城巴(二)$9,150,000.0038.09%$49,728.26 37.72%
龍運$2,445,000.0015.77%$10,103.31 -9.11%

2016年城巴及新巴的廣告收益均有雙位數增長,繼續是豐收的一年;而九巴的廣告收益則放緩。
總結城巴及新巴繼續受惠於燃油成本下降廣告收益增加,為巴士公司帶來盈利,但城巴(一)及新巴的乘客量及乘客收入已下跌多年,2017年更要面對南港島綫通車影響,如果燃油成本增長廣告收益下降時對兩家公司影響巨大。觀塘綫延線通車對於九巴可謂影響不大,但龍運開拓A線策略的暫時成效則反映於數據上,未知可否長時間維持。
2015年的數據: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viewthread.php?tid=992002
有關"城巴新巴概覽2017"的討論: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45969

流星☆雨 發表於 2017-12-20 22:03

原來龍運平均車費咁低:o
即係S線同E31/E32加埋其實都唔少客喎

Quanta 發表於 2017-12-21 01:42

流星☆雨 發表於 2017-12-20 22:03
原來龍運平均車費咁低
即係S線同E31/E32加埋其實都唔少客喎
要記住小童長者計半價, 同埋部份乘客係俾分段
至於晒證 $0 有無計入條數度, 就唔太肯定

ATS131@45 發表於 2017-12-21 08:26

Quanta 發表於 2017-12-21 01:42
要記住小童長者計半價, 同埋部份乘客係俾分段
至於晒證 $0 有無計入條數度, 就唔太肯定



關咩事
你試下搵城記A22黎同龍運A41/A41P/A47X黎比味知囉

你A41/A41P同A22咁上下車程,又過少條隧道,都平A22 $15.7, 由大埔過埋隧道再遠d先入到新機場都只係$27.7

同樣道理E42同E23比,又係一樣,一條$13.9,一條$18

根本城記就係搶錢

ahken 發表於 2017-12-21 10:06

老老實實, 呢個營運資料正正睇到每一間公司係點對待乘客, 乘客又點對待返巴士公司...:)

點解一條南港島線一通車就好似南區線死哂咁, 反而觀延個影響又冇咁大? 都係營運問題...:P

neosan 發表於 2017-12-21 10:26

城巴(二)平均車費$17.23

城巴二 都無幾多線平過18蚊,唔通S1/S52/S56/R8/E線市區分段客多到可以拉到個數咁低?
我個覺得好唔合理

peterkwan 發表於 2017-12-21 10:29

本帖最後由 peterkwan 於 2017-12-21 12:07 編輯

個人估計 2017 年的營運情況最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

1. 南港島綫對城巴的影響,尤其係 629 系大幅縮減服務所帶來的收入減少。
2. Roadshow 2017 年年中停播,對九巴廣告收入會否大幅減少。
3. 多條 NA 綫開辦及 A31/A32 分拆,對龍運平均車費及每公里營運收入會否有可觀的上升幅度。

nwfb23 發表於 2017-12-21 10:43

neosan 發表於 2017-12-21 10:26
城巴(二)平均車費$17.23

城巴二 都無幾多線平過18蚊,唔通S1/S52/S56/R8/E線市區分段客多到可以拉到個 ...

A線都有分段客,A12 個$8仍然客似雲來

S線都唔少人0架,各大S線都係車車爆
S52仲要多謝X假期

neosan 發表於 2017-12-21 10:48

nwfb23 發表於 2017-12-21 10:43
A線都有分段客,A12 個$8仍然客似雲來

S線都唔少人0架,各大S線都係車車爆


A車當$40一個客
S車/市區短線當$5一個客

如果A線:S線 係1:1,個平均數係22.5
即係S線/短途客仲多過A線/E線?

CRH5 發表於 2017-12-21 11:02

peterkwan 發表於 2017-12-21 10:29
個人估計 2017 年的營運情況最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

1. 南港島綫對城巴(一)的影響,尤其係 629 系大幅縮 ...



629 唔係二部架咩?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以四間專利巴士公司的公開營運資料了解營運情況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