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這個設計﹐只在ATR出現?
註: 不同時間的ATR﹐樓梯後的座位佈局都有幾種﹐目的都係加大個企位空間﹐為何最後都轉回正常前向的2座位?
首批ATE樓梯後的一排位係橫向的﹐為何之後又改回正常向前的安裝方法? kei_hk 發表於 2018-1-16 10:03
不如大家又討論一下﹐點解ATR有少部分車﹐樓梯後的低地台區只裝單座位﹐去到油箱位才裝2座位(受地台影響)。 ...
可能係法例問題 裝兩個位走廊會唔夠闊 (好似係)
btw 低地台位真係寧願裝一張闊櫈都好過裝兩張窄櫈
行距又窄 又迫 坐側邊個大份少少都已經夾足成程 :L
Tummy 發表於 2018-1-16 18:53
可能係法例問題 裝兩個位走廊會唔夠闊 (好似係)
btw 低地台位真係寧願裝一張闊櫈都好過裝兩張窄櫈
行距又 ...
裝2個位會令走廊唔夠法例要求的闊度?如果係﹐就唔會同一車身會有2種的佈局/裝座位方法。
一直以來白板車唔係低地台區係2+2位﹐中間走廊都係約2座位空間?(全部都係窄座位計算)
唔通白板車的車廂係比金車闊﹐同直梯車有得相比?
以亞記車身ATR來講﹐樓梯後有正常2座位﹐又有單座位﹐這又點解釋?(無硬性規定要裝闊位的)
去到ATE的情況﹐係唔係樓梯組件細了﹐令下層低地台空間加大﹐這樣可以將橫排2人座改回向前的佈局?
註: 大家可能唔記得﹐九巴第一批2+2位的3AV﹐初出道下層除了車尾2條軸上面的16個位之外﹐全部都係闊位﹐即係下層走廊闊度係同上層大致相同。
批車仲要有企位﹐企的空間真係窄過3+2位的舊車。
本帖最後由 ATSE40 於 2018-1-16 22:39 編輯
kei_hk 發表於 2018-1-16 21:59
裝2個位會令走廊唔夠法例要求的闊度?如果係﹐就唔會同一車身會有2種的佈局/裝座位方法。
單座位-->企位(ATR400係過檔嘅)
兩座位-->兩座位
完全冇衝突
可唔可以對下圖先發表偉論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