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位/企位收費
坐位/企位收同價,完全係唔合理。兩者係舒適度、體驗方面都唔一樣,收同價明顯係對企位客不公。
我建議巴士公司下次再申請加價時,只加坐位客價,唔加企位客價。
例如依家960/961位位收$20.8,下次九巴再申請加價時,企位客價維持$20.8。
至於點實行,以atenu/avbwu為例(高載車),
巴士開車後,頭86個客收坐位價(唔計關愛座/優先座),打後個D全部收企位價。
每架巴士嘅座位數量唔同而有唔同嘅計法。
至於區內線/流水線,全部不論坐位、企位一律收同價。
但我建議巴士公司以後買單層車時,唔好裝太多位。
最好車廂剩係後半部份高地台位擺凳,前半部份低地台區擺少少關愛座。然後全部企位。
咁嘅設計(企位單層車)好適合行一D短途區內線,因為如果車程短派雙層車D人未必肯行上樓上。
坐位/企位不同價,可以吸引D原本唔想企而等下班車嘅人上車。
仲有就係以後唔讓座都可以理直氣牀,因為俾坐位價坐凳係天經地義嘅事。
仲可以加強巴士嘅競爭力。 我搭車入錢㗎,咁我上車應該畀幾錢?如果好多人都係入錢,點計算到有幾多乘客? 覺得唔公平你可以選擇唔上車 從來都冇迫乘客企過 唔係個個人搭車都一定想坐
企位座位唔同價 咁冇唒企位果時 被迫搭貴車又公平咩
譲座從來都係自願同關乎公民素質 樓主你宜家都可以理直氣壯架 唔敢咩?:lol
本帖最後由 香港黃毛小子 於 2018-1-19 20:56 編輯
HY1012 發表於 2018-1-19 19:38
我搭車入錢㗎,咁我上車應該畀幾錢?如果好多人都係入錢,點計算到有幾多乘客? ...
係喎,呢個問題我忽略左。
唯一可行嘅方法就係喺上落車門裝紅外線感應器,計算上落車人數。
從而得出邊D人要俾坐位價/企位價。但呢個方法比較麻煩。
依家D紅巴都有紅外線感應器計算上落車人數,
所以我建議不如剩喺係紅巴喥搞先,其他舊車一律收同價。
當係一個過渡階段。
至於現金客,滿座後(唔包括關愛座/優先座)咪收企位價囉。
俾企位價係咪有位都唔俾坐?坐左又要補錢啦喎?咁按全程計定分段計?咁補錢又起身去返閘前補但係個位又俾人坐左咁點算?
頭86人,肯定個個都會坐?960到中環,肯定有坐位乘客下車,空位怎麼辦?是不是要計算乘客[(坐的時間*分鐘)+(企的時間*分鐘)]/(總時間)? 本帖最後由 香港黃毛小子 於 2018-1-19 22:32 編輯
https://hk.mobi.yahoo.com/news/% ... %8F-222219988.html#
原來依家D巴士(九巴)已經開始陸續分批安裝紅外線感應器。
坐位/企位分開收費係技術上應該不成問題。
對於巴士公司黎講喺成本上唔會增加太多,反正就算唔搞都係會裝架la。
至於有人落車剩空凳咁點,咁咪俾D企位客坐囉。
反正長途線車程咁長,有排先至落客。就算落完客有位坐又坐得幾耐?
至於區內客劃一收費。
究竟一個腦去到咩智商先可以諗到呢D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