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now 發表於 2018-4-29 16:00

Ravenclaw 發表於 2018-4-29 01:29
香港先唔會玩呢d野,老運咁懶,邊個有空propose d咁既大龍鳳...

北區區域性重組某程度上係做咗類似嘅嘢

miklcct 發表於 2018-4-29 17:00

本帖最後由 miklcct 於 2018-4-29 18:32 編輯

tonychow 發表於 2018-4-29 11:53
幾個問題:
1. 跨公司轉乘
因為專營權問題,去某 d 地區需要轉對家線路,好難有大額轉乘。

我構思如下:
每段高速/主幹道若干距離都要有轉車站(以下並非全部,理論上所有位於幹線公路之車站均是轉車站,包括畢架山花園等):

以下以幹線編號排列:
1 香隧口、紅隧口、獅隧口
2 東隧口、大隧口、沙田醫院(加建)
3 西隧口、葵涌交匯處上空(加建)、欖隧口
4 北角碼頭上空(加建)、灣仔入境處、港澳碼頭上空(加建)
5 九展、山谷道/曲街、葵涌交匯處(擴建)
7 將隧口(加建)、九龍灣站、彩虹邨、黃大仙站、葵涌交匯處(加建)
8 青馬收費站、青沙收費站
9 城隧口、白石角(加建)、新田(加建)、紅橋(擴建)、小欖
非幹線 瑪麗醫院、富豪東方酒店

新開辦之跨區特快由總站開出後必須以最直接途徑直達轉車站,沿途只有限度設站,途經所有高速公路後以最直接途經直達對方總站,嚴禁繞路。所有轉車站均必須以補差價形式運作,並設合適之分段收費,唯不設回水,以免長線短用造成後段資源浪費。故此轉車站均須有不同長度之路線選擇,一端為長線者另一端應為短線,以免被迫長線短用。

轉車站排隊設置須以「下個轉車站」為基礎,不考慮最終目的地(最後一個轉車站除外)。下個轉車站相同之路線須共用同一條隊。

地區接駁線包括市區內之區內線及郊區路線,以非特快之方式接駁轉車站,轉乘長途路線或其它接駁線(只限一次)可以有定額轉乘優惠,相等於市區區內線之車費(故轉乘長途郊區路線須補付車費)。市區區內線必須為短途線,劃一收費;郊區路線則設雙向分段收費。

剩下的路線為市區流水線,設於沒有公路網之地區,長度不得太長以免甩班。

轉車站轉乘優惠不限次數,只需同一方向即可,唯接駁線不設連續優惠,不得將途經多個轉車站之接駁線用於中間。

以下為方便講解,假設使用現時之巴士路線(只包括全日路線),原有不停轉車站之路線均加停沿途現有或新建之轉車站。

運用實例:
1. 由大興前往觀塘市中心:
首先由大興乘搭任一直達小欖轉車站之路線(66M、66X、258D),直到轉車站為止。
如該路線不經葵涌交匯處轉車站(即66M),則落車等候下班經葵涌轉車站(理想為3號幹線站位)之路線(包括61X、258D、259D、260X等,更長途路線不在此列)並補差價轉車。
如該路線不經黃大仙轉車站,則落車等候下班經黃大仙轉車站(3號幹線站位包括61X、258D、259D、268C、269C等,更長途路線不在此列)之路線並補差價轉車。
如該路線不經九龍灣轉車站,則落車等候下班經九龍灣轉車站之路線(包括38、42C、89、258D、259D、268C、269C等數之不盡的車海)並補差價轉車。
如該路線不能到達觀塘,則落車等候下班能到達觀塘之路線並補差價轉車。

結論:除非葵涌交匯處塞車,否則時間絕不比現時乘搭258D等多,因為現時258D亦途經上述轉車站(葵涌交匯處除外)。假設運用現時路線網,只加停轉車站,最差之情況只是小欖、葵涌、黃大仙、九龍灣其中一程上回屯門開之巴士,如果屯門、小欖、葵涌、黃大仙、九龍灣五關均有其它合適路線先到站,結果就是節省等車時間。而轉車次數亦不會變成太誇張,因為只要其中一關上到能到達目的地之路線,之後就不須轉車了。

2. 由華明前往旺角:
首先由華明乘搭任一直達白石角轉車站之路線(如270A、277X、278X等)。
然後轉乘任一獅隧路線(包括72X、270A、271)並補差價轉車。
然後轉乘前往旺角目的地之路線(視乎目的地而言)並補差價轉車。

這個組合大多數情況下只需轉乘一次,只要於白石角有270A、271到站前有72X到的話,就不須在獅隧口落車。

實施此轉乘計劃後、72X、270A及271可改經窩打老道天橋,只留一條獅隧路線行地面。

3. 由馬鞍山去堅尼地城
如要此計劃有效,須作出以下路線重組:
- 多條由馬鞍山不經亞公角街之全日路線
- 一條馬鞍山青沙路線
- 幾條青沙過海線
先由馬鞍山乘搭去沙田醫院轉車站,轉乘青沙路線,然後轉乘過海線去西隧口,再轉乘過海線去西環

4. 由龍鼓灘去西貢
首先乘搭郊區路線K52。該線不經任何轉車站,於蝴蝶邨轉乘59M往轉車站。
然後轉乘城隧路線263。
然後轉乘一條前往馬鞍山之路線(如43X)。
然後於沙田醫院轉乘299X。

此方案與現時方案一樣,但因補差價制度,於屯轉、城隧及沙田醫院均是補差價轉車,車費會有所減低。

5. 由深灣去中環
於香隧補差價轉車一次即可。


深圳比亚迪 發表於 2018-4-29 17:00

深圳比亚迪 發表於 2018-4-29 18:41

Ravenclaw 發表於 2018-4-29 19:27

qunow 發表於 2018-4-29 16:00
北區區域性重組某程度上係做咗類似嘅嘢

你focus系北區都叫容易處理d,就算要問隔黎區都問少d...

但樓主既意思看似系想黎個大洗禮...

要涉及既party太多...

groom1002 發表於 2018-4-29 19:35

不如建議全港18區有18條直到所有區路線,18X18=324條,但取消大幅重疊路線,以實現樓主巴士線鐵路化

深圳比亚迪 發表於 2018-4-30 00:08

jpoon 發表於 2018-4-30 01:02

paul2357paul 發表於 2018-4-28 23:41
但你知唔知例如大陸果邊就連享受高載巴士飛高速+大轉車站換客既權利通常都冇?
...

深圳近年開咗好多行高速嘅高快線喎

qunow 發表於 2018-4-30 03:45

樓主的理念個人演譯是這樣的:
以大西北出港九市區為例,重組後區外線應該只有由九號幹線出發的路線。西北居民需要乘坐接駁巴士到就近的九號幹線入口轉乘下述區外線。以下所有路線都會有屯公版和欖隧版,以服務大西北不同區域的住戶。(可以在路線編號後綴A來表示屯公版,B來表示欖隧版。然後下列每條路線的標示代表大致走向和模式,括號表示途經其他表示停站,可以再加特快線和各停線來調整服務水平。提到道路名的話,是指該道路與幹線交叉的位置,提到隧道名是指出入口轉乘站)

NW1:>(沿8>3號幹線)>荔枝角>深水埗>南昌>大角咀>西九龍>西營盤>西環>石塘咀
NW10:>西隧>上環>中環>金鐘>灣仔
NW2:>青衣>荃灣>葵芳>荔枝角>(沿5號幹線)>長沙灣>深水埗>大角咀>旺角西>渡船角
NW20:>(沿5>6號幹線)>油麻地>尖東>紅磡>何文田>土瓜灣>世運道>九龍灣
NW3:>(沿3號幹線)>長青隧道>荔景站>荔枝角>(沿7號幹線)>蘇屋>石硤尾>廣播道花園>橫頭磡>竹園>鑽石山>牛池灣>啟祥道
NW30:>(沿3>7號幹線)>廣播道花園>常怡道>牛頭角>觀塘>寶順路>寶邑路
NW31:>(沿NW3至鑽石山[含停站],然後轉至2號幹線)>九龍灣>觀塘海濱>藍田>東隧>鰂魚涌>西灣河>筲箕灣>柴灣
NW4:>(沿3>7號幹線)>廣播道花園>太子道西>亞皆老街>佛光街>衛理道>紅磡>紅隧
NW40:>(沿3>7>1號幹線)>廣播道花園>紅隧>紅隧出口>軒尼詩道>皇后大道東>黃泥涌道>黃竹坑>鴨脷洲橋道>香港仔>田灣
NW41:>(沿3>7>1號幹線)>廣播道花園>紅隧>紅隧出口>告士打道>興發街維園道>糖水道>健康西街

大致是這樣。
班次的話,
NW10、NW2、NW20、NW4應該能維持A/B版各1-3分鐘一班
NW1西九章段與西鐵線直接競爭,港島西段兼顧港島西來往九龍西客流,大概兩邊各每10分鐘一班
NW3/NW30/NW31/NW40/NW41也是要看中途客流,大概各每5-7.5分鐘一班吧

----

示範乘車組合:

元朗市中心>太古廣場
- 乘接駁巴士到博愛交匯處轉乘NW10B,到達金鐘後步行到目的地

天北>尖沙咀鐘樓
- 乘接駁巴士到朗天路或洪天路出入口,轉乘NW10B至西隧或NW20B至油麻地,再轉乘接駁巴士

屯門碼頭>九龍城寨公園
- 乘接駁巴士到皇珠路出入口,轉乘NW3至竹園,再轉乘接駁巴士

深井>旺角電腦中心
- 乘接駁巴士到汀九,乘NW2到旺角西或NW4到亞皆老街,再轉乘接駁巴士

薄扶林>濕地公園
- 乘接駁巴士到石塘咀,轉乘NW1B到朗天路出入口,再轉乘接駁巴士

赤柱>流浮山
- 乘接駁巴士到黃竹坑,轉乘NW40B到洪天路出入口,再轉乘接駁巴士

石籬>十八鄉
- 乘接駁巴士到梨木樹,轉乘上述列表未有列出的大西北←→沙田線欖隧版到博愛交匯處,再轉乘接駁巴士

深圳比亚迪 發表於 2018-4-30 08:18

頁: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本人構想以公路為骨幹,鐵路化跨區巴士服務(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