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SV174
發表於 2018-8-29 02:01
053h4 發表於 2018-8-29 01:50
點都低過要行東隧塞港島北但又做唔到流水客的690
973尖沙咀去西區南區有一定需求,平日朝早及假日又有遊 ...
其實你明唔明咩叫收支平衡既門檻高低。
973 單程平均都超過 27 公里,行車時間 88 分鐘,收 $13.6,過西隧;
690 單程得 19 公里,行車時間 63 分鐘,收 $13.4,過東隧將隧。
兩者上一個客收既錢幾乎一樣,973 肯定要比 690 數到更多人頭先回到本,
有流水客係會易o的回本,但唔會令回本門檻降低。
053h4
發表於 2018-8-29 02:11
hokachung
發表於 2018-8-29 02:27
直覺係914
gu9434@24
發表於 2018-8-29 02:45
053h4 發表於 2018-8-29 02:11
就咁計數係唔準,因為0812個班973,0912左右都到北京道,88分鐘全明顯係高估。88分鐘明顯係因為有兩班車繞 ...
1.拎個尖沙咀唔塞車既時段就話高估行車時間高估 會唔會片面左少少?
2.排除行車時間 只計算單程行車里數973(25.4/29.8) 遠高於 690 (19.4)
3.官方派車 690(13) 973(9) 但973經西隧 隧道費較高
客量分析方面 本人不太熟 不作探究
但以全費客計 690應該優於973..
Choi
發表於 2018-8-29 04:17
3ASV174 發表於 2018-8-29 01:45
973 係本身路線設計問題,令佢收支平衡門檻點都肯定高過其他過海線一截。
690 減班視乎佢減咩時段同咩方 ...
690好應該同948對調時間
S3BL417
發表於 2018-8-29 06:52
其實朝早時間973赤柱開好多人當 73 咁搭,最多人坐果段都係上薄扶林道之前。
hadboy5
發表於 2018-8-29 06:54
SanPoKong203e9 發表於 2018-8-28 23:32
我覺得671比690更好做;先來690要兩條隧道的費;671如坐地鐵要轉兩次沒有那麼吸引,671假日客量也OK,有些 ...
671點解唔係經兩條收費隧道?
10598C
發表於 2018-8-29 07:07
其實690早就應該減逆繁忙班次,起碼1000前返將軍澳,同2000後出中環基本上唔駛開
同埋前面特工兄都話過973盈利係最差啦...
HV7025
發表於 2018-8-29 08:34
3ASV174 發表於 2018-8-29 02:01
其實你明唔明咩叫收支平衡既門檻高低。
973 單程平均都超過 27 公里,行車時間 88 分鐘,收 $13.6,過西 ...
973行車時間同里數雙高,搭過唔塞車都要70幾80分鐘先到赤柱,而爬坡路段甚多,加埋西隧嘅路費,回本門檻的確相當高
690情況肯定比973好,但都肯定係明顯蝕到無眼睇嗰隻
690逆向同非繁少客得緊要,唔少班次得十個八個客過海,用三軸車隧道費都唔夠俾
幾年前城巴中午時間用青年,都大把位剩
朝早逆向客直頭tends to zero,可謂倒錢落海
但城巴下繁時間又真係用12米企到人,用晒E400會留後,唔適合大手起用E400慳路費
其實當年692下繁都識坐滿,有時會企人,但全日盤數你懂的
690成本同692相若,客量唔見得比692好好多,所以都肯定係明顯蝕系列,之前都試過嗌執
但山上客無替代品,肯定執唔到,最多都係減班減時
同埋喺西隧會搵到比690情況更惡劣嘅路線咁解
另外,新巴18系重組之後,690港島分段客略有增加,應可輕微改善690惡劣嘅處境
GA6072
發表於 2018-8-29 08:46
10598C 發表於 2018-8-29 07:07
其實690早就應該減逆繁忙班次,起碼1000前返將軍澳,同2000後出中環基本上唔駛開
同埋前面特工兄都話過973 ...
1000前返將軍澳係做到區內流水返學客
2000後出中環
小弟都係常客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