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lcct 發表於 2018-11-12 13:58

越來越多巴士路線變成趕客級班次

本帖最後由 miklcct 於 2018-11-12 20:58 編輯

所謂「頻密」的路線,是指全日大多數時段15分鐘以內班次的路線。外國部分地方進行巴士路線重組時就是以此為指標。
以Houston Region之路線重組為例,原有的系統絕大部分都是16至30分鐘一班的路線,只有極少數來往市中心路線屬頻密路線。全市路線一夜間重組,產生了一個頻密的網絡。http://transitsystemreimagining. ... /ExSatSunRNFlip.pdf

重組的宣傳品最顯眼的部分就是頻密網絡圖。
http://trafficengineers.com/metros-new-bus-network-system-map/



重組過後,公交使用率立即得以提升。
https://transitcenter.org/2016/0 ... on-bus-streetfilms/

該重組是由行內著名的工程師帶領設計的,他的其中一篇網誌描述了這個重組:
https://humantransit.org/2017/07 ... twork-redesign.html


反觀香港,經過這幾年,大部分巴士路線均被減班,絕大部分路線已經淪落到大部分時段16至30分鐘一班。舉例,現時堅尼地城的過海隧巴904及971已經同時是這級數的路線,南區不少出市區的路線亦一樣,當需要轉乘時,這等同趕客級班次。

除此之外,在香港,我從來沒見過這種巴士網絡圖,更加沒有見過按服務水平區分的路線網絡圖。這樣根本就是極度趕客的表現。

我認為路線重組過程中應該盡可能解決掉舊有20-30分鐘以上一班,而全程搭客不多的路線(即不計短途流水客),並以完善頻密網絡為目標,只有當有足夠的轉乘需求時才開辦20分鐘一班的長途點對點路線。

P.S. 反觀地鐵睇下呢10年加咗幾多次班,以前市區線非繁忙時間成4至5分鐘先一班,而家已經去到3至3分半,星期六重誇張,朝早到黃昏同平日繁忙時間已經幾乎無分別。

浸大小晴 發表於 2018-11-12 14:05

miklcct 發表於 2018-11-12 14:10

本帖最後由 miklcct 於 2018-11-12 14:13 編輯

網絡密,條條20-30分鐘一班一樣係趕客。睇新界條73同73A由趕客班次變成聯合15分鐘一班嘅效果就知啦。條線覆蓋範圍少咗,但係使用率好咗。

Charon1999 發表於 2018-11-12 14:20

//在香港,我從來沒見過這種巴士網絡圖//

Case 1:你盲的
Case 2:你冇去過黃大仙
Case 3:你是傻的

我比你自己揀

6516 發表於 2018-11-12 14:21

miklcct 發表於 2018-11-12 14:10
網絡密,條條20-30分鐘一班一樣係趕客。睇新界條73同73A由趕客班次變成聯合15分鐘一班嘅效果就知啦。條線覆 ...

30分鐘趕客?
你試過0-20分鐘有緣人班次未? 呢D先趕客

KTL-A137 發表於 2018-11-12 14:21

miklcct 發表於 2018-11-12 14:10
網絡密,條條20-30分鐘一班一樣係趕客。睇新界條73同73A由趕客班次變成聯合15分鐘一班嘅效果就知啦。條線覆 ...

你呢句係咪自相矛盾兩頭蛇偷換概念呢?
聯合15分鐘即係各自30分鐘嘅個別睇都係趕客
覆蓋面細咗但係客量好咗嘅結論點成立?

Charon1999 發表於 2018-11-12 14:23

For ref
(From hkbuswiki,12/11閱覽)

qunow 發表於 2018-11-12 15:20

休士頓人使用公共交通的比例好像是連半成都沒有

miklcct 發表於 2018-11-12 15:27

Charon1999 發表於 2018-11-12 14:23
For ref
(From hkbuswiki,12/11閱覽)

我講緊嘅圖係類似全九龍巴士嗰種圖,唔係得一點嗰啲。

miklcct 發表於 2018-11-12 15:40

6516 發表於 2018-11-12 14:21
30分鐘趕客?
你試過0-20分鐘有緣人班次未? 呢D先趕客

當要多重轉車嗰陣,30分鐘一班定點班次重衰過0-20分鐘有緣人班次。

舉例,當你搭完巴士又轉3至4次港鐵之後,去到最後嗰程係30分鐘一班嘅K75A,問你點就!
頁: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越來越多巴士路線變成趕客級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