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18-12-21 09:19
ryandroid 發表於 2018-12-21 00:10
唔係現有鐵路未興建好就唔做新咨詢,而係未解決新鐵路發展模式就做唔到咨詢,詳細設計係建基於財務安排, ...
財務安排基本上都係兩種,一種係港鐵起,但要上蓋發展權;另一種係九鐵起,但都可以有上蓋發展權。安排上嘅分別未必咁大,尤其設計果個已經比左港鐵。
ryandroid
發表於 2018-12-21 09:54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18-12-21 09:19
財務安排基本上都係兩種,一種係港鐵起,但要上蓋發展權;另一種係九鐵起,但都可以有上蓋發展權。安排上 ...
問題係九鐵本身業務縮到得返收租,人手去哂港鐵,如果九鐵起嘅話,九鐵要開返自己嘅工程部,埋班唔知要幾耐
再者俾九鐵起嘅話,九鐵會唔會學兩鐵合併時港鐵再詳細設計同咨詢都唔知
最重要係唔同公司起就有唔同財務安排
當年沙中綫都要兩間公司交初步建議同財務建議後
再揀邊間發展沙中綫
前地鐵要攞地做物業發展
九鐵就唔使要地做物業發展
最後批俾九鐵做詳細設計同咨詢
之後兩鐵合併啲嘢就係後話
所以做詳細設計及咨詢前
理應要先解決係物業發展權、服務經營權或其他發展模式
先有得將詳細設計擺上檯去咨詢
唔知出幾多公帑、唔知要拎幾多地做物業發展、更唔知係邊間公司起
港鐵又未知係咪自己有冇物業發展權(尤其東九龍綫)
點做公眾咨詢?
所以先話紅磡站引伸出嘅港鐵信心危機會影響到新鐵路發展嘅進度
053h4
發表於 2018-12-21 10:10
DIH
發表於 2018-12-21 11:35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8-12-21 11:38 編輯
99MAN 發表於 2018-12-20 16:57
原版方案走線圖。東鐵唔過海可以維持12卡用車(過境段已經夠多人,必須12卡),另外西鐵可以增加到9卡車 ...
如果講最理想情況,我會想東鐵12卡過海。既然港島段都未搞掂,不如再前後偷多少少位做埋12卡月台?工程會否比修改馬鐵更容易,而整體效益更大?
(假設有板友話預留到10卡係真)
金鐘隧道都掘到入山頂區地底,劈多兩卡位做月台很難嗎?會展站兩端各偷多一卡位真係唔得?假如要擺機房之類咪整到好窄好窄只落不上囉。
我唔係「爭」港鐵,我覺得佢地畀出來的理由好多時只係唔想煩唔想使錢,有心做冇理由做唔到,真係有技術困難亦好應該攤開圖則畀大家睇(但紅磡站佢自己改圖都唔同政府報告,呵)。而家紅磡就係偷雞唔成蝕揸米,港鐵監督+香港工程界水平的美好形象爆晒煲,唔止香港通唔到車,隨時搞到海外項目冇鞋挽屐走。
053h4
發表於 2018-12-21 11:59
proschebus
發表於 2018-12-21 12:41
搵東鐵過海,西鐵與馬鐵串連,紅磡站就只需起四個月台就得,如果馬鐵過海,紅磡成為東西鐵總站,加埋馬鐵需要6個月台,所以成本真是當時重要的考慮
053h4
發表於 2018-12-21 13:12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18-12-21 15:43
ryandroid 發表於 2018-12-21 09:54
問題係九鐵本身業務縮到得返收租,人手去哂港鐵,如果九鐵起嘅話,九鐵要開返自己嘅工程部,埋班唔知要幾 ...
九鐵係就係得返個殻,但落場管工同設計果個可以請顧問做(不一定係港鐵),起果班基本上都係判頭,唯獨係港鐵有好多鐵路相關嘅專業人士(如CP、EPIC等)九鐵架構無左,而培訓同考試等都只得港鐵有做。
Aeon802
發表於 2018-12-21 17:44
proschebus 發表於 2018-12-21 12:41
搵東鐵過海,西鐵與馬鐵串連,紅磡站就只需起四個月台就得,如果馬鐵過海,紅磡成為東西鐵總站,加埋馬鐵需要6個 ...
馬鐵過海,東西鐵紅磡站維持現狀加幕門就得,只要新建2個月台,比起現在方案更慳成本,運載力更大...
MCMoore
發表於 2018-12-21 17:57
Aeon802 發表於 2018-12-21 17:44
馬鐵過海,東西鐵紅磡站維持現狀加幕門就得,只要新建2個月台,比起現在方案更慳成本,運載力更大...
...
如果真係要重建紅磡站,乾脆只重建兩個月台變馬鐵過海好過啦,東鐵嗰啲九卡車返廠加三卡容乜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