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G1428
發表於 2018-12-30 22:35
澳門新福利批H車/Y車有三門設計
新加坡一樣有3門巴士
但香港方面,12.8米可以試下
S3BL470@98A
發表於 2018-12-31 01:12
mrm23
發表於 2018-12-31 04:01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18-12-29 23:53
咁就要諗下座位同樓梯既關係
單樓梯對於大上大落根本無幫助 , 要塞死係樓上既始終會塞死
但雙樓梯先可以發 ...
其實三門係要搭雙梯先有價值,
不過用得三門雙梯,如果用番 12.8 的話,
運量其實同 12m 一樣
(SBS 3門 Man 係 139人,表面上係同 6090 差不多,實際上係 U55+L25+S57+W2,下層 cut 剩 25 個座位)
如果搞咁大場大龍鳳,客量反而少左的話,倒不如唔搞算..
不過,如果係真係引入到 13.7 的話,會故仔又唔同講法
Choi
發表於 2018-12-31 06:57
其實將落車門放車尾又得唔得!等班客可以儘量行入車廂
kitarolo
發表於 2018-12-31 07:30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18-12-31 07:44 編輯
Choi 發表於 2018-12-31 06:57
其實將落車門放車尾又得唔得!
等班客可以儘量行入車廂
可上網搜尋 city lion DD 圖片,
或者我搵到其他人嘅 >舊文<
內櫳都係雙樓梯設計,但離唔開
「載客量除以車身長度」
數值下降嘅結局。
kay
發表於 2018-12-31 10:30
以前高地台年代,座位設計其實實用好多
反正D人都唔肯企,用低地台都好少企超過40人,以前都係30鬆D
上車門單門,用窄椅,兩度門之間可以坐6個,司機位後面又2個
去到低地台年代由8變到0
曲梯轉方梯,上層又食左2個位,3+2轉2+2又少左10幾個
剩計座位多年來都唔見左20個,比架3門都無用
wawa0006
發表於 2019-1-1 11:22
本帖最後由 wawa0006 於 2019-1-1 11:30 編輯
爬完文, 發現大家的著眼點在於清客速度方面,但我就倒認為三門的最大優點是令乘客較為願意行入較後位置。
至於載客量問題, 只要將現時闊後門一分為二便可 (中門設於頭軸之後,對正樓梯,尾門則設於中軸前面),這車廂報局並不會降低載客量,反而可以令乘客有更大誘因行入車廂較後位置。而使用外趟門問題,則只要安裝成尾門向車身前方趟,中門則向車身後面趟便可以解決問題。
浸大小晴
發表於 2019-1-1 11:28
S3BL470@98A
發表於 2019-1-1 12:45
238X
發表於 2019-1-1 12:50
kay 發表於 2018-12-31 10:30
以前高地台年代,座位設計其實實用好多
反正D人都唔肯企,用低地台都好少企超過40人,以前都係30鬆D
低地台車個頭轆係俾架車「踎低」嘅機件,連行李都唔俾擺,何況係人?
至於個水塘位,唔計而家又喺度玩縮數所以加大,本身擺輪椅個位除咗計入企位都無其他辦法。(以前好似有啲車有「摺凳」,但其實我都無乜見過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