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vetock 發表於 2019-9-6 21:55

ArnoldC 發表於 2019-9-6 21:05
你究竟明唔明我講乜?
洪水橋、元朗南對外客,基本上一係去西鐵站,一係去屯元天市中心。
如果用輕鐵支線 ...

但係另起爐灶同樣冇增加輕鐵容量,如果啲人要去屯元天市中心,一樣會倒返落現有輕鐵,仲製造更多轉車人流

根本區內進行咁大規模嘅發展,一定會增加屯元天已發展部分嘅人流,所以無論延伸輕鐵網絡定整新系統都會增加現有輕鐵嘅負擔,除非佢覺得新發展區啲人全部只會出市區而唔會去鄰近市鎮

ArnoldC 發表於 2019-9-7 00:09

clivetock 發表於 2019-9-6 21:55
但係另起爐灶同樣冇增加輕鐵容量,如果啲人要去屯元天市中心,一樣會倒返落現有輕鐵,仲製造更多轉車人流 ...

可能佢覺得,分流咗西鐵客就夠載呢?
可能佢覺得,啲客會轉西鐵去屯門呢?
可能佢覺得,屏山一段會逼爆,但係天水圍市內就夠載,將啲客分流到西鐵站就得呢?

yahomo 發表於 2019-9-7 11:23

如果真係擔心輕鐵容量唔夠,咁假設我要由洪水橋去屯門,要先坐新系統去轉西鐵,然後再轉返輕鐵去目的地,咁做法好似好冇效率。

yahomo 發表於 2019-9-7 11:33

再者低地台電車其實唔適合用係屯元天使用,本人去個深圳觀摩超級電容低地台電車,發覺車廂空間不足,中間位置會升高,但係屯元天使用輕鐵你會發現有很多輪椅嬰兒手推車及老人購物車的使用者,所以車廂內要平坦的空間很重要

ArnoldC 發表於 2019-9-7 21:43

yahomo 發表於 2019-9-7 11:33
再者低地台電車其實唔適合用係屯元天使用,本人去個深圳觀摩超級電容低地台電車,發覺車廂空間不足,中間位 ...

低地台電車唔係得深圳先有,而且大部分都行架空電纜。
歐洲近年嘅低地台電車,車廂佈局同低地台巴士差唔多: 近車門嘅低地台區做輪椅位、優先座、大水塘; 轉向架上嘅座位就要上多級,不過通道依然係平坦低地台。

qunow 發表於 2019-9-7 21:50

系統南面與其起到泥圍,點解唔伸延到兆康,方便轉乘屯門區內輕鐵服務

JF1261 發表於 2019-9-7 22:04

一係就起APM
一係就用返現有輕鐵

其餘BRT 同有軌電車跟本就晒錢

BRT 其實唔一定要全線獨立運作呀, 用返普通道路再配掛接巴士, 跟本唔需要200-300億
有軌電車同現有輕鐵差唔多咁慢, 載客量又唔見得好高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19-9-8 00:02

Lyt_Kondisc 發表於 2019-9-6 21:37
我覺得唔會多好多。
主要輕鐵係駁屯馬線車站為主,現有路段唔會突然間食埋洪水橋同元朗南乘客,除非該現 ...

即使駁鐵唔使用現有路段,行街買餸都要掛,等如當年顧問唔開觀塘巴士線俾安達臣,咁安達臣客就唔使去觀塘個邏輯。

而輕鐵最繁忙路段應該係大馬路,而且果段亦非常影響區內交通。與其用額外錢起同搞新系統,不如將輕鐵繁忙路段高架/地下化。

Lyt_Kondisc 發表於 2019-9-8 00:19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19-9-8 00:02
即使駁鐵唔使用現有路段,行街買餸都要掛,等如當年顧問唔開觀塘巴士線俾安達臣,咁安達臣客就唔使去觀塘 ...

行街買餸係短程。
洪水橋同元朗南居民應該主要喺區內買,走太遠(跨區)唔方便。
我唔介意佢upgrade輕鐵,但輕鐵站亦勝在易達性,高架或地底站唔太方便,車站位置亦限制附近路段是否(高架/地面/地底)。upgrade時要考慮此。

CRH5 發表於 2019-9-8 00:44

本帖最後由 CRH5 於 2019-9-8 00:47 編輯


咨詢文件及擇要



















頁: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洪水橋新市鎮環保運輸服務首階段研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