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487 發表於 2019-9-7 23:48

JH_LE4612 發表於 2019-9-9 06:13

tzuyu.taiwan 發表於 2019-9-7 18:17
我非常贊成限制私家車數目增長。但究竟係咩原因,令政府連提都唔敢提呢樣嘢。 ...

太多持份者,例如話搞道路徵費,大把成日揸車入中環嘅大老闆或者中小企會反對,而政府最著重嘅就係經濟,要令班振興經濟嘅人開心,但就無視左塞車帶嚟嘅經濟成本會影響到更加多人。

其實政府個規劃似乎永遠慢半拍,例如搞三隧分流,又唔為意其實東西兩隧都已經塞到冚,起北環線分流古洞,又唔為意西鐵一早爆左。發展新界東北其實講左冇廿年都有十年,至今都淨係搞得九幹擴闊同香園圍,長遠規劃得條 T4,比我個感覺係寧願著重東大嶼都唔想搞已發展地方嘅問題,但其實新東連自己區都出唔到,發展港九定東大嶼都冇分別。

最起碼,政府橋隧嘅收費已經好多年冇變過,運輸署一堆牌照費用又係冇加過。坦白講,揸得車嘅有幾多係窮人?加左價推高翻揸車嘅成本先,巴士地鐵乜都加嘅時候你唔郁,依家根本就係鼓勵人揸車。真係職業司機先再減免翻啲收費都得。

kitarolo 發表於 2019-9-9 07:27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19-9-9 07:29 編輯

腦細車、商用車使用者
基本上唔會期望佢哋會
轉用公共交通,的士亦唔會
如果用繳稅嚟衡量誰可進入
繁忙區域,咁中小企就會被淘汰。

接送返放學,或者有物業
收租而付得起養車費嘅,又
唔覺有幾多contribution囉,
駕車純為自己返放工,如果用
薪俸稅嚟評估誰可有私家車亦
非全無盲點,且難以防止買一個
「商業登記」去規避。

去年我曾到新加坡自由行
以我所知當地係擁車證及
電子道路收費並施,但入夜時
購物區一樣塞車得慢過步行。

mrm23 發表於 2019-9-9 09:57

老老實實,ERP (electronic road pricing) 已經過左最好的推行時間。

九十年代係擔心私穩問題,早幾年有 RFID 技術又唔嘗試搞。
而家大家連 RFID 的私穩都信唔過,真係唔知搵乜搞了。

MCMoore 發表於 2019-9-9 10:55

今年開學之後沙瀝入大老山都見到頂到去威記上橋位,以前真係未見過

S3bl430 發表於 2019-9-9 11:01

大家覺得大老山隧道再整多一條2線隧道管道, 繁忙時段開4線管道疏導交通, 能否舒緩這問題? 抑或會將會加劇其他樽頸位(例如觀塘道,東隧)的塞車問題?

JX9097 發表於 2019-9-9 12:59

JH_LE4612 發表於 2019-9-9 06:13
太多持份者,例如話搞道路徵費,大把成日揸車入中環嘅大老闆或者中小企會反對,而政府最著重嘅就係經濟, ...

政府規劃最煩係下下都死跟指數唔去到臨界點都唔會「浪費」資源去研究/ 解決問題

但當去到臨界點嗰陣先開始研究
d報告彈嚟彈去
只要有既得利益者反對,隨時又推倒重來
咁搞法,咪令到真用家等極都未見成果囉

睇番咁多年新市鎮規劃,基本上個個都係重蹈覆轍
不論係早十年嘅屯公,依家嘅將隧/ 起動九龍東
定抑或係未來嘅北區,全部都係塞到趴街先起新路

kay 發表於 2019-9-9 13:45

買得起車,唔想搭公交既
道路徵費唔會比唔起

學大陸單雙數車牌管理出行可能仲好

kitarolo 發表於 2019-9-9 15:25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19-9-9 15:28 編輯

kay 發表於 2019-9-9 13:45
買得起車,唔想搭公交既
道路徵費唔會比唔起

佢哋所持嘅理由係已經付牌費
如果再加徵費氣燄可能更大

學大陸單雙數車牌管理出行可能仲好

單雙號限行成效存疑 - 大公网

由於內地有汽車製造業
數年前都有人想出買兩部
嘅方法應對,內文亦有提及
其他城市已實施嘅方案。

27131118 發表於 2019-9-9 16:09

JH_LE4612 發表於 2019-9-9 06:13
太多持份者,例如話搞道路徵費,大把成日揸車入中環嘅大老闆或者中小企會反對,而政府最著重嘅就係經濟, ...

最根本嘅解決方法就係仿傚星洲推行擁車證制度實現私家車零增長

至少可以防止交通擠塞繼續惡化
頁: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十四鄉落禾沙瘋狂起樓,第時沙田馬鞍山塞到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