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296 發表於 2019-12-14 18:20

計巴士成本/收入,應該用時間計定行車里數計好?

先貼九巴2018年報作參考:

車費收入6824508000 68億
營運成本6585042000 66億
巴士賬面淨值 5706685000 50億
巴士數目 4112輛
巴士行車里數 281300000 2億公里
乘客總人次 1022300000 10億人
2018年巴士折舊 577476000 5億
實際路面行車數目/4112 = 89.2%
p.s 我就趴極都趴唔到巴士總行車時間

計到九巴每架車每公里要33蚊 (營運開支除巴士總行車里數,66億除2億公里)

以一架一程20公里嘅車為例,如98D(行車時間80分鐘)
98D一架車單程就要660,每個鐘係495大元

再以一架一程7公里嘅車為例,如8P(40分鐘)
一程要231蚊,每小時364.5

長途少少,有50公里,100分鐘嘅978
一程1650,每小時990

當然我上面都好粗略計算
但我認為呢個係精準D,起碼make sense D,不過明顯地,煩好多

用時間計,九巴每架車每小時成本係
總成本66億除4112除行車時間(每架車365日*大部分日間路線18小時)
每架車每小時盛惠244大元
我覺得呢個計法方便好多,但好明顯無考慮好多因素,準確度好低,所以鍾意前者多D

又有人話用巴士折舊計出嚟
4112架巴士,每架車每年折舊12萬
即係一條路線有幾多掛牌,就知每年營運成本幾多
例如全港最多掛牌嘅74X (44架)
一年就燒咗九巴528萬
(當然亦同時幫九仔賺/掠咗好多錢)

大家又點睇?
又或者,根據年報,仲可以爆到/計到幾多實用資訊出嚟?(例如人均利潤?/...?)
歡迎討論

kay 發表於 2019-12-14 18:33

其實好睇你點樣演繹,只要假設合理,簡單易明,點搞都唔係問題,不過點都好,巴士公司唔會有一日出齊所有可以行到既車,其實將成本攤分每部車有盲點,不過扣除某個唔出車百分比後,成本只會比平均攤分更高

Quanta 發表於 2019-12-14 18:36

人工/折舊同行車時間大致成正比。油錢/維修同行車里數大致成正比。隧道費應該由總成本抽返出嚟獨立計

JCTK 發表於 2019-12-14 18:55

流水線同公路線個成本個base已經好唔同

s3n370 發表於 2019-12-14 19:02

巴士營運成本除燃油外,其餘成本同營運里程沒有關係。當中又以員工開支佔最多。


而長途路線一般會行快速公路,
每公里燃油開支又會比市區路線低。
變相係同里程同時間皆有關係。

故沒有詳細分成下,用時數計係較準確計法。

另外,由於有一定數量車輛並非行足全日,
又有部分車輛留廠維修檢驗。
故若要用平均成本去比較收益,
不應用全體車隊去除,
或不應假設每部車行足18個鐘。

AV296 發表於 2019-12-14 19:12

本帖最後由 AV296 於 2019-12-14 19:23 編輯

kay 發表於 2019-12-14 18:33
其實好睇你點樣演繹,只要假設合理,簡單易明,點搞都唔係問題,不過點都好,巴士公司唔會有一日出齊所有可以行 ...
或者咁講,每一日都會有突發情況,令一D車用唔到,不過其實對成極有幾大影響呢?
上面89.2%應該係可預計的出車率
即係會計學上嘅normal loss,嗰66億成本理論上應該計咗
而預計唔到嗰啲,即係abnormal loss,其實對於咁大規模嘅九巴,影響應該係細到可以無視 (簡單啲嚟講即係negligible)
最多我估影響到5仙到啦

如有錯,請指正,謝
再補充少少,其實我較疑惑嘅係,點解兩種/三種計算方法,看似合理,但差別咁大呢?
就算係介乎流水至特快嘅路線,好似86/87D/72,都唔太吻合
我又唔見得我無考慮嘅因素,會大幅影響成本

AV296 發表於 2019-12-14 19:16

Quanta 發表於 2019-12-14 18:36
人工/折舊同行車時間大致成正比。油錢/維修同行車里數大致成正比。隧道費應該由總成本抽返出嚟獨立計 ...

又係喎,無留意到隧道費。
不過睇番就應該3億到,計番每架車每公里1.5,每小時11

AV296 發表於 2019-12-14 19:52

JCTK 發表於 2019-12-14 18:55
流水線同公路線個成本個base已經好唔同

我明白
但係流水線同公路線,最大分別係里數同行車時間比例,即係平均時速,只要同時考慮兩個因素,就可以公平地計出某一條路線點點點。
以一樣63分鐘嘅73x同80x
分別為14.5公里同25公里
如果以每公里成本計
85一程要478.5,73X要825
但同時73X比85收貴3.3,又因為特快而較好客
自然盤數就靚D

又例如大約18,19公里嘅68m同42
分別行35同84分鐘
用每小時計
68m一程要142,42一程341

所以就算base唔同,照計都無問題

AV296 發表於 2019-12-14 20:03

s3n370 發表於 2019-12-14 19:02
巴士營運成本除燃油外,其餘成本同營運里程沒有關係。當中又以員工開支佔最多。




/又有部分車輛留廠維修檢驗。
故若要用平均成本去比較收益,
不應用全體車隊去除,
或不應假設每部車行足18個鐘。/
我搵唔到九巴相關數據(可能我時運高睇漏眼)
所以先假設架架車平均18個鐘

用時間固然有好處
起碼考慮到佔成本最大部分嘅員工
不過調轉嚟講,除咗員工支出,仲有咩經營成本係同時間有直接關係?
(零件係關架車事,which is第三種計算方法)
所以我都好困窘

我知要詳細計,係件好困難嘅事
不過如果喺D比較非正式嘅討論,例如italk討論某啲線經營情況
呢個數將會好好用

HV7025 發表於 2019-12-14 23:50

世界各地唔少城市都係市區一上車就收高價,十幾蚊港紙起跳,但路線距離有咁上下遠先會略為起價,長途線有機會反過來平過香港。呢種收費模式,比較貼近實際成本,特別人工佔成本比例愈來愈高嘅情況。但香港以里數計價講緊超過80年,要改可以話唔可能。然而繼續以現時方法計價,大部分市區線將會變成蝕本線,巴士公司愈來愈無興趣做市區通勤線,但黨鐵又已經不勝負荷,對成個公共交通系統都相當唔健康
頁: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計巴士成本/收入,應該用時間計定行車里數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