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紓緩鰂魚涌擠塞工程之平面及立體示意圖
附圖為1997至2001年施工的「紓緩鰂魚涌擠塞工程」 (Quarry Bay Relief Works,工程項目簡稱QBR)之平面及立體示意圖,清楚標示了觀塘線/將軍澳線鰂魚涌至北角越位隧道的走線。當時為方便將來北港島線換線方案施工,已預先興建了長約200米的北港島線預留隧道(在QBR工程項目中簡稱SWAP Tunnel,刊憲時的標題為「地下鐵路連接觀塘線/將軍澳支線至港島線位於天后之輔助隧道」)並已鋪設了工程車使用的路軌,因此北角越位隧道的盡頭位置已緊貼天后站港島線管道,兩者之間只有少於30米的距離。不過到實際施工,並沒有把兩條掉頭軌道後面的管道打通至港島綫作渡線用途。由於兩條掉頭軌道後面的長度不足以用作壞車軌道(Refuge Siding),因此地鐵公司在工程竣工前採購了兩道鍍鋅不鏽鋼閘門,並安裝於兩條預留隧道的中間位置,以符合當時消防條例的要求。由於政府發表的《鐵路發展策略2014》中,採納了1993年至1997年間已曾提出過的北港島線交匯方案(交匯站則由天后或會展站,改為添馬站),將來會在北角掉頭軌交叉道岔前興建兩條新的鐵路隧道往維園方向,因此上述兩條北港島線換線預留隧道會在未來一段可預見的時間內繼續保持現時的「封印」狀態。
上次討論文章:https://www.hkitalk.net/HKiTalk2/thread-1023635-1-1.html
即係設計期間係諗住駁埋,但係去到施工階段就改為不連接?
不鏽鋼閘門後面嘅隧道同前寶馬山調頭隧道係咪都被列為密閉空間?
本帖最後由 ryandroid 於 2020-1-31 03:08 編輯
其實一直想問北角掉頭軌交叉道岔同炮台山站月台嘅海拔落差有幾多?我見兩者距離大約得三百米(道岔及炮台山站南端近庇理羅士) ,會唔會將軍澳綫伸延去炮台山至天后嘅管道中間時有衝突? hokachung 發表於 2020-1-31 02:21
即係設計期間係諗住駁埋,但係去到施工階段就改為不連接?
不鏽鋼閘門後面嘅隧道同前寶馬山調頭隧道係咪都 ...
應該都係當密封空間處理的,但現時再翻用寶馬山隧道可能性非常低;因為該條調頭隧道已經係2002年拆掉曬所有路軌只留道路岔!!
btw,從當年起官塘線北角延展車站施工圖顯示,非常有決心會幾它食埋藍線(天后至上環段)並會係適當時候再延埋落西環;不過好彩當年地鐵公司並沒有這樣,否則會對港島東西乘客有太大影響囉!!(部份路段減班之餘也要轉多次車先到!!:lol)
ryandroid 發表於 2020-1-31 03:05
其實一直想問北角掉頭軌交叉道岔同炮台山站月台嘅海拔落差有幾多?我見兩者距離大約得三百米(道岔及炮台山 ...
小弟知道現時TKL最盡的隧道調頭位大約係炮台山道與天后廟道交界,所以應該係無衝突的;但反而根據當年施工圖顯示由現時越位隧道到天后站應該要係康福台附近要拆掉部份建築物先可做到呢條接駁隧道!!
AtrHenu 發表於 2020-1-31 13:08
小弟知道現時TKL最盡的隧道調頭位大約係炮台山道與天后廟道交界,所以應該係無衝突的;但反而根據當年施工 ...
越位隧道盡頭已經多方考證過
係君悅華庭及維景臺地底
我意思係如果將軍澳綫真係用交匯方案
就要穿過炮台山至天后站嘅路軌範圍
越近天后站
兩條路軌會由水平並列逐漸變成垂直並排
我想知將軍澳綫係咪好簡單就可以越過港島綫路軌就可以去到維園而冇技術限制呢?
過咗交岔位後去到通風井先拉過去維園嘅話
原本將軍澳綫過咗交岔位後同炮台山站一樣
亦都開始兩條路軌會由水平並列逐漸變成垂直並排
以方便接駁天后站上下並排嘅月台
兩條都上下並排嘅路軌又互相穿越嘅話
似乎都有一定複雜性
我唔係太熟呢兩條綫嘅路軌上落高低情況
所以我有呢個疑問 hokachung 發表於 2020-1-31 02:21
即係設計期間係諗住駁埋,但係去到施工階段就改為不連接?
不鏽鋼閘門後面嘅隧道同前寶馬山調頭隧道係咪都 ...
該200米預留隧道刊憲時的計劃是,即使SWAP方案最終不能落實,仍會打通到港島綫管道以興建 QBR-ISL Service Connection,以方便列車調度。
在詳細設計後,發現在連接港島線的位置興建波口將需要把港島線的一段軌道超高降低,並會產生一個55 km/h的永久限速。後來就決定在未正式落實SWAP方案之前,不會打通QBR-ISL的管道。而北角越位隧道閘門(在止衝擋後數十米)後的百多米路段,連同停用的鰂魚涌越位隧道,因通風問題,均屬於confined space。
AtrHenu 發表於 2020-1-31 13:08
小弟知道現時TKL最盡的隧道調頭位大約係炮台山道與天后廟道交界,所以應該係無衝突的;但反而根據當年施工 ...
當年預先興建SWAP Tunnel到天后站旁,就是為了避免再次影響路面和任何建築物。而即使日後落實把QBR北角越位隧兗盡頭打通至ISL的數十米挖掘工程,也無需要徵用任何路面興建豎井,也不需要徵用或拆卸任何建築物。 ryandroid 發表於 2020-1-31 03:05
其實一直想問北角掉頭軌交叉道岔同炮台山站月台嘅海拔落差有幾多?我見兩者距離大約得三百米(道岔及炮台山 ...
炮台山深4米。
炮台山月台 -23 mPD
北角掉頭軌交叉波口 -19 mPD
tonyng 發表於 2020-1-31 16:40
炮台山深4米。
炮台山月台 -23 mPD
謝謝解答
可以問埋天后站上行及下行月台嘅海拔深度嗎?
感覺上天后站往堅尼地城方向嘅月台應該比炮台山站月台深?
唔知我有冇估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