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iTse 發表於 2020-6-21 15:14

建議將馬線不分拆+飛坑寶(將南特快) 及 坑寶改開將元線264

本帖最後由 ViviTse 於 2020-6-21 15:14 編輯

一、建議背景:  2018-2019年度的 RDP 建議新增繁忙時段路線來往馬鞍山(烏溪沙站)及將軍澳(彩明),及後在2020-2021年度的 RDP 中分拆為兩線,分別來往馬鞍山(烏溪沙站)及將軍澳北(康盛花園),以及石門站及將軍澳南(彩明)。可惜,在「將馬線分拆」的計劃下,將軍澳南的乘客需要轉車才能前往馬鞍山、烏溪沙等地,令選乘此路線的乘客減少;而將軍澳北的乘客亦因為此線班次疏落,亦可能會選乘798轉乘682而非此線;如此種種因素令「拆線」有可能致客量成疑。
  因此,建議「將馬線」不作分拆,沿用2018-2019年度 RDP 的方案途經石門、馬鞍山前往烏溪沙,上下午各對開一班;惟將軍澳段的走線建議改為全部班次由將軍澳南直出,不經坑口及寶琳,為將軍澳南乘客提供直達大老山隧道的特快服務。
  此改動之下,原有2020-2021年度 RDP 之中建議來往烏溪沙站及將軍澳北(康盛花園)之路線所使用上下午各對開一班的巴士資源將被騰空,故建議用作試辦繁忙時段新路線來往將軍澳北及元朗西(經大埔及大欖轉車站橋底),為將軍澳北乘客及將軍澳隧道轉車站提供新的繁忙時段路線。
二、將馬線(往烏溪沙站)建議走線(與2018-2019 RDP 相同,惟不經坑口及寶琳):彩明街、景嶺路、唐明街、唐俊街、寶邑路、將軍澳隧道公路、將軍澳隧道、將軍澳道、觀塘繞道、大老山隧道、沙田圍路、小瀝源路、大涌橋路、石門交匯處、亞公角街、恆信街、馬鞍山路、恆康街、西沙路、馬鞍山路、錦英路、西沙路及沙安街。
三、將馬線(往彩明)建議走線(與2018-2019 RDP 相同,惟不經坑口及寶琳):沙安街、西沙路、錦英路、馬鞍山路、西沙路、恆康街、馬鞍山路、支路、西沙路、恆德街、亞公角街、石門交匯處、大涌橋路、小瀝源路、大老山公路、大老山隧道、觀塘繞道、將軍澳道、將軍澳隧道、將軍澳隧道公路、寶邑路、唐俊街、唐明街、景嶺路、彩明街及彩明公共運輸交匯處。
四、將馬線建議班次(與2018-2019 RDP 相同):星期一至五 上下午對開一班
五、新線(264 往元朗西)建議停站:
[*]寶林總站
[*]欣景路
[*]景林邨
[*]厚德邨
[*]重華路
[*]煜明苑
[*]將軍澳隧道
[*]大老山隧道
[*]廣福邨
[*]廣福球場
[*]大埔太和路
[*]林村河畔
[*]太和廣場
[*]放馬莆(林村許願樹)
[*]凌雲寺(巴士必停站)
[*]八鄉路(大欖轉車站)
[*]形點I
[*]元朗又新街
[*]元朗大棠路
[*]元朗西總站

六、新線(264 往將軍澳(寶林))建議停站:
[*]元朗西總站
[*]元朗同樂街
[*]元朗谷亭街
[*]形點II
[*]形點I
[*]錦上路站
[*]八鄉路(大欖轉車站)
[*]嘉道理農場(巴士必停站)
[*]放馬莆(林村許願樹)
[*]太和站
[*]大埔舊墟公園
[*]大埔太和路
[*]廣福球場
[*]廣福邨
[*]大老山隧道
[*]將軍澳隧道
[*]銀澳路
[*]坑口站
[*]厚德邨
[*]景林邨
[*]新都城二期(落客站)
[*]寶林總站

七、新線(264 將軍澳(寶林) - 元朗西)建議收費:全程 $18.8廣福邨起(往元朗西) $10.1太和站起(往寶林) $10.1將軍澳隧道起(往寶林) $5.1

八、新線(264 將軍澳(寶林) - 元朗西)預計行車時間(只供參考):將軍澳(寶林)開出約11分鐘扺達 將軍澳隧道收費廣場將軍澳(寶林)開出約21分鐘扺達 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將軍澳(寶林)開出約33分鐘扺達 廣福球場將軍澳(寶林)開出約34分鐘扺達 林村河畔將軍澳(寶林)開出約36分鐘扺達 太和廣場將軍澳(寶林)開出約58分鐘扺達 八鄉路(大欖轉車站)將軍澳(寶林)開出約67分鐘扺達 形點I全程約74分鐘
九、新線(264 將軍澳(寶林) - 元朗西)建議班次:星期一至五 上下午對開一班
十、建議可能帶來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將軍澳北來往馬鞍山的乘客會失去直達的路線,建議往馬鞍山方向可使用798轉乘682,而往將軍澳方向可使用「將馬線」轉乘新線264。其次,新線264可能因為繞經大埔而令行車時間增長、或出現「觀感問題」,但來往大埔及寶林的路線直接快捷將成為賣點之一,而來往元朗及寶林亦只比港鐵的行車時間稍長,故建議此改動只為試辦性質,若效果良好才作為永久改動。另外,在將軍澳—藍田隧道通車前,將軍澳隧道於繁忙時段可能較擠塞而令實際行車時間或較預期稍長,故建議在將軍澳隧道轉車站啟用後檢討應否於隧道公路設立巴士及小巴專線。最後,因應將馬線恢復停經馬鞍山段的路線,由石門前往將軍澳南的乘客可能會因為客量上升而「無得揀位坐」,惟此舉只是善用預期的剩餘承載力,實際情況建議於實施後作出檢討。
十一、未來發展建議:  因應將軍澳山(康盛花園及翠林邨一帶)只有798A線來往大老山隧道,建議未來可進一步研究「將馬線」延伸至康盛花園的可能,例如類似於290X的走線。此外,因應新線264的走線橫跨多區,建議適時檢討對其他路線(例如元朗至大埔小巴、64K、264R、798線等)的影響,並研究應否增設雙向分段收費或加密班次。最後,大學站(中大)一直缺乏巴士線來往大老山隧道轉車站及東九龍一帶,建議未來研究來往大學站及大老山隧道轉車站的巴士線,順便吸引來往大學站及將軍澳的乘客轉乘「將馬線」及新線264。








Citcalag 發表於 2020-6-22 00:54

喺有新路改善觀塘交通前,開將軍澳極長途路線意義不大。當290都要90分鐘到荃西時,你架264點可能75分鐘一單? 你所講既67分鐘到形點事實上要極順燈、無乜人上落、踩到盡而且交通非常暢順先有可能做到。事實上將隧揀用迴旋處入已經不明智,咁早繁至少塞15分鐘。所以你咁計法無意思。至於加巴士專線,其實善用靈康路調頭入寶順路打尖就可。你加巴士線只會將車龍推向內街,因為而家早繁環保大道已經塞到迴旋處、寶順路排到彩明迴旋處。未入到巴士線已經要塞,解決唔到問題。唯有等將藍開後睇下情況有無改善

ViviTse 發表於 2020-6-22 01:55

Citcalag 發表於 2020-6-22 00:54
喺有新路改善觀塘交通前,開將軍澳極長途路線意義不大。當290都要90分鐘到荃西時,你架264點可能75分鐘一單 ...

謝謝意見,逐點回覆:

喺有新路改善觀塘交通前,開將軍澳極長途路線意義不大
2020-2021 RDP 建議將馬線分拆(共使用8輛巴士),但我認為與其去石門一條、去馬鞍山又一條,
而客量又唔知支唔支撐得到;不如索性4輛巴士去石門+馬鞍山,
4輛巴士去吓大埔等一直有聲音想直車來往將軍澳嘅地方,
反正都係將隧轉乘站果度轉,又唔使加資源,亦可以做埋大隧、欖隧轉乘來往將軍澳嘅客。

當290都要90分鐘到荃西時,你架264點可能75分鐘一單?
290車程長嘅主因有兩個:中途站多(停站上落時間長)、寶琳&將南食燈陣耐。
而264個預計時間參考咗A29、798、307P、73(來回方向)、64K(減去停站時間)、
251A、251B、68E等線;相信在暢通情況下,一個鐘頭三四個字基本上行得晒全程;
當然繁時塞將隧可能要加兩三個字,亦係我建議劃設將隧公路巴士專線嘅原因。

至於加巴士專線,其實善用靈康路調頭入寶順路打尖就可。未入到巴士線已經要塞,解決唔到問題。
將軍澳區內嘅走線其實我未有大改,基本上兩線暫時都係跟返2020-2021 RDP 建議裹面咁行
(即係將北果條去到煜明苑上公路,將南果條去到將廣上公路),不過都同意呢方面有討論空間。


kitarolo 發表於 2020-6-22 06:45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0-6-22 07:28 編輯

264走去行林錦?!
64K/251A停中途站時難以
扒頭,無得話「減去停站時間」
私家車以都好勉強先做到估算
行車時間,巴士我敢講最少兩小時

陣間又會話車長體力不足
事實上咁行仲虐待過E22A
歷史路線368叫當年無辦法啦
老隧早繁無現時咁擠塞,更唔會
廣福道停站甚至行林錦,仲有派
短雙行走嘅問題呢?

將元線唔係唔開得
但一定無得貪心停大埔
元朗市僅應設一站甚至
欖隧起載直達將軍澳,又
可以保證有足夠人數落車
因為定線太長,即使中九龍
幹線/將南通車都有難度。

tszhinchan3 發表於 2020-6-22 14:15

今年將馬線分拆就係馬鞍山人唔想經第一城,而家建議合併返一樣唔會有馬鞍山人搭:lol

ViviTse 發表於 2020-6-22 15:12

kitarolo 發表於 2020-6-22 06:45
264走去行林錦?!
64K/251A停中途站時難以
扒頭,無得話「減去停站時間」


謝謝意見,逐點回覆:

64K/251A停中途站時難以扒頭,無得話「減去停站時間」
錦上路果幾個站係扒唔到頭,但林錦各站有停車坑,所以可以照行開線飛站。
但行車時間長果方面,會唔會改行環迴好D呢?(但停唔到大欖)

老隧早繁無現時咁擠塞
謝提醒,咁會唔會只開老隧非繁忙方向嘅班次呢?(即係早繁往元朗西,晚繁往寶琳)

但一定無得貪心停大埔 元朗市僅應設一站甚至欖隧起載直達將軍澳
元朗直達將軍澳 係咪指經六幹?如果六幹通咗,我認為264可以縮短到大埔,而元朗如果有需求可另開新線。
(六幹未開果陣,如果行龍翔道,就要塞觀塘道,分分鐘會慢過經大埔(?))

ViviTse 發表於 2020-6-22 15:14

tszhinchan3 發表於 2020-6-22 14:15
今年將馬線分拆就係馬鞍山人唔想經第一城,而家建議合併返一樣唔會有馬鞍山人搭
...

如果分拆之後,兩條線嘅客量都麻麻,會唔會不分拆更佳呢?
如果擔心馬鞍山往將軍澳通勤時間太長,
不如上繁往彩明方向飛第一城,下繁往烏溪沙飛第一城?

kitarolo 發表於 2020-6-22 15:45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0-6-22 16:09 編輯

ViviTse 發表於 2020-6-22 15:12
如果六幹通咗,我認為264可以縮短到大埔,而元朗如果有需求可另開新線。

就算係周一至五對開
返工線始終唔應該途經
林錦呢類村路咁高風險

未來入境處會搬去將軍澳
將元線應該用非專方式運作
定線/服務時間、點對點更為
適切,甚至可全無中途站,因客量
容易預人數同容易坐滿,無必要停
咁多區或站塞滿部巴士。

一日未有六號幹線
祗可以盡減中途站嚟
抵償路途太遠/塞車點太多
六幹通車先專利化都未遲

HG6729 發表於 2020-6-22 18:58

咁似愚人節出嘅文

ViviTse 發表於 2020-6-23 01:56

kitarolo 發表於 2020-6-22 15:45
就算係周一至五對開
返工線始終唔應該途經
林錦呢類村路咁高風險


返工線始終唔應該途經林錦呢類村路咁高風險
多謝建議,咁似乎行環迴會較林錦好(但可能暫時做唔到欖隧轉乘住)。

如果改行環迴往元朗,而等六幹通車之後先再考慮分拆(元朗果條經六幹,264縮短去大埔)會唔會好D呢?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建議將馬線不分拆+飛坑寶(將南特快) 及 坑寶改開將元線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