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小巴全程貴過巴士,但分段普遍平過巴士?
舉幾對巴士同小巴重疊嘅例子。西貢1A同92,小巴全程貴過巴士,但沿途有分段,全部平過無分段嘅巴士。馬鞍山810 vs 85K,沙田市中心開車禾輋已經有分段,來回濱景花園起小巴平過巴士。
亞公角去馬市,巴士最平6.1,但803同808有分段,平好多。
點解搭呢啲尾段短途接駁,巴士下下無,或者得貴價分段?要搭小巴先平?巴士公司係唔係根本唔想做短途客生意? 新界嗰面啲巴士冇分段都貴過小巴啲分段,就全要係九巴喺1973年遺留落去嘅問題,不過都可以勉強辯解嘅 本帖最後由 AVBWU291 於 2021-1-13 17:29 編輯
短途分段做好多流水客,所以平。長途/全程貴係因為小巴普遍較快,有條件收貴啲,而且載客量比巴士少,一張櫈只可以坐一個人。分段坐到幾個喎。
而且,小巴分段係用嚟吸客,平過巴士好正常
本帖最後由 S3bl430 於 2021-1-13 17:35 編輯
小巴載客量太少,做中長途線先天成本高只做全程客得不償失,(除左44系點對點長途+超速小巴線外),所以佢地刻意有好多分段吸流水客,希望一程車儘可能上多幾個客,密食當三翻。
反正小巴上落客靈活,特平分段可以增加收入而且唔會明顯影響行車時間。
以803為例,利安有短途分段至馬市。有時小巴從利安開出,馬市落10幾個又上返10幾個客,部車仲未到恆耀已經服務左20-30個客 S3bl430 發表於 2021-1-13 17:29
小巴載客量太少,做中長途線先天成本高只做全程客得不償失,(除左44系點對點長途+超速小巴線外),所以佢 ...
44 都有$6 左右既區內分段,都係會有人用
做兩水客比一水客一定賺更多
解釋左為左做兩轉客,就要有平分段既概念
九龍都有好多小巴線就算冇分段都可以做到兩車客, 分分鐘仲好賺過點對點冇中途站嘅小巴線 原因之一係小巴真係睇住市場競爭嚟訂價。九巴成日驚死蝕底咗俾客咁,盡量有咁貴得咁貴 小巴人數少,全程車費一定貴;相對,長途用得小巴,即係乘客量唔一定高,所以會有吉位,變左小巴有彈性係短程路線收得平去博多啲短途客
九巴一向無心做流水客, 你睇下53既分段少都可憐又貴就知, 53明明有大把流水位可以食
1320 發表於 2021-1-13 23:10
九巴一向無心做流水客, 你睇下53既分段少都可憐又貴就知, 53明明有大把流水位可以食
...
1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