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_ayu
發表於 2006-8-19 10:31
原帖由 ronaldlau 於 2006-8-19 09:56 發表
若然係既... 地鐵就要起北港島線 law~
6 年後西港島線通車, 之後又到南港島線,
而家爆爆地的 ISL 頂唔頂得順呀?
北港島線係非常重要的策略走廊,
對全港所有鐵路都有深遠影響
北港島線的威力:
1. 令東涌線過海段飽和
2. 令將軍澳線過海段飽和
3. 令西鐵客量上升
4. 舒緩荃灣線彌敦道及過海段的擠迫, 騰出空間削彌敦道部分巴士線
當北港島線+沙中線通車,
荃灣線彌敦道及過海段會進入頹廢時期,
有必要將大量重疊的巴士線取消,
尤其是個位數及三位數的彌敦道巴士線
[ 本帖最後由 hk_ayu 於 2006-8-19 10:37 編輯 ]
Kingfishsjc
發表於 2006-8-19 11:18
原帖由 hk_ayu 於 2006-8-19 08:57 發表
願聞其詳
感覺上港島線班次朝早同荃灣線差唔多
當年嘛~
現時訊號系統提升, 班次相對上提高了不少,因此能達
兩分鍾或以下的班次. 不過再密的班次我覺得亦不能
提升容量, 因為列車進站至離站的時間往往多於一分
鍾,再多都係排隊入站.
其實若留意整體月台格局, 由於環境局限,多個港島線
的車站的月台都是偏小的. 不過以當年的人口及發展
規劃, 即未有將軍澳支線,東隧及各東區大小屋苑計劃
時,較低的設計容量是頗為合理的.
亦因為當年的錯估, 九十年代中期港島線中段已經非
常擁擠, 再加上將軍澳支線計劃以及中環填海計劃, 政
府才思考北港島線之建設. 然而今時今日的情況,似乎
北港島線並沒有急切興建的需要.
說回正題, 路面電車的最大優點在於上落方便, 而且又
環保. 若果使用歐洲的形式, 在市中心使用倒是不錯說.
但若純粹接駁屋宛至車站, 由於停站較少, 例如作者定線
只停四站的情況, 倒不如用巴士較好, 又或者「不計成本」
興建架空接駁鐵路更好.
若果真的要建集體運輸系統, 我建議直接在杏花村站鄰的
地鐵車廠撥一車坑為月台, 再以架空形式經柴東工業區直
達小西灣. 架空車站再接駁各小西灣大小商場, 這樣設置
才能吸引和方便乘客. 財務上若果政府能撥出小西灣舊巴
總用地, 應能補貼一部份有關成本開支.
純粹因科技提升和上升覆蓋率而興建鐵路, 這是建設現代
集體運輸系統的目的嘛?這兩個原因和前陣之那位「方便
該區市民去山頂遊覽」同出一轍~ ;P
[ 本帖最後由 Kingfishsjc 於 2006-8-19 11:34 編輯 ]
hk_ayu
發表於 2006-8-19 11:39
原帖由 Kingfishsjc 於 2006-8-19 11:18 發表
亦因為當年的錯估, 九十年代中期港島線中段已經非
常擁擠, 再加上將軍澳支線計劃以及中環填海計劃, 政
府才思考北港島線之建設. 然而今時今日的情況,似乎
北港島線並沒有急切興建的需要.
現時朝早港島線西行北角之前根本唔太多人,
可見巴士對地鐵的影響
再者將軍澳線+港島線呢配搭係有問題,
港島線西行北角之前雖然唔太多人,
但將8卡滿載的客塞落半滿o既港島線完全唔make sense,
以致朝早北角站經常要人流管制
北港島線表面上沒有急切興建需要,
只係因為政府斬腳趾避沙蟲,
將港島線東區客迫去巴士黎騰出空間比將軍澳/東九龍客
原帖由 Kingfishsjc 於 2006-8-19 11:18 發表
純粹因科技提升和上升覆蓋率而興建鐵路, 這是建設現代
集體運輸系統的目的嘛?這兩個原因和前陣之那位「方便
該區市民去山頂遊覽」同出一轍~
我認為香港興建鐵路目的係吸巴士客,
繼而達致環保及穩定通勤的效益
小西灣人口係絕對足夠支持重鐵車站,
現時亦唔少小西灣人駁車轉MTR(可參考2001人口普查),
而且小西灣站更可以一程車到中環,
相信都可以吸引到一定數量乘客,
故此同「方便該區市民去山頂遊覽」完全不同
[ 本帖最後由 hk_ayu 於 2006-8-19 11:49 編輯 ]
Kingfishsjc
發表於 2006-8-19 11:57
原帖由 hk_ayu 於 2006-8-19 11:39 發表
現時朝早港島線西行北角之前根本唔太多人,
可見巴士對地鐵的影響
再者將軍澳線+港島線呢配搭係有問題,
港島線西行北角之前雖然唔太多人,
但將8卡滿載的客塞落半滿o既港島線完全唔make sense,
以致朝早北角站經常要人流管制
北港島線表面上沒有急切興建需要,
只係因為政府斬腳趾避沙蟲,
將港島線東區客迫去巴士黎騰出空間比將軍澳/東九龍客
若果巴士能有效疏導, 純以運輸角度考慮確實無必要,而且保留
一定客源予巴士公司, 可減低政府在公共運輸支出的付擔. 畢竟
巴士也是集體運輸一部份, 做到疏導效果就得啦, 何必一定要鐵
路運晒全部人呢?
當然加上環保因素, 建北港島線就有其必要性. 之不過定線走向
就需要詳加考慮. 現時港島線乘客不一定在中環落車, 更不一定
在IFC附近上班, 北港島線未必能有效疏導. 其實北港島線是否一
定要接駁tung chung line呢?和東鐵中環延線共軌, 又甚至東鐵和
北港島線互換總站, 效果會否更佳呢?我覺得政府可考慮不同的
配搭以增加整體效益.
我認為香港興建鐵路目的係吸巴士客,
繼而達致環保及穩定通勤的效益
我認同環保及穩定通勤的效益係原因,
但問題作者個兩個原因:為完善地鐵網絡及科技之提升
都唔多似係sensible既原因呢~ 科技提升就要, 咁應該用
maglev啦. 完善地鐵網絡, 咁應該興建鐵路至海下,大澳,
踏石角才對~ ;P 我唔係想全部推翻作者的意見, 但希望作
者提出前先諗清楚.
吸客都唔多似係原因~
如是者,我亦可以說設立巴士線的目的係吸的士客, 小巴客,
私家車客, 電單車客, 繼而達致環保及穩定通勤的效益 :lol
[ 本帖最後由 Kingfishsjc 於 2006-8-19 12:05 編輯 ]
Wright---AVW16
發表於 2006-8-19 12:33
原帖由 hk_ayu 於 2006-8-19 11:39 發表
.而且小西灣站更可以一程車到中環,
相信都可以吸引到一定數量乘客
788咁快又平過MTR,係鬼都搭788啦!我試過朝早約11點搭出中環,都坐滿
hk_ayu
發表於 2006-8-19 12:50
原帖由 Wright---AVW16 於 2006-8-19 12:33 發表
788咁快又平過MTR,係鬼都搭788啦!我試過朝早約11點搭出中環,都坐滿
係好多人都搭788,
但唔代表冇人搭MTR
參考2001人口普查,
小西灣有10-20%係用鐵路,
遠比馬鞍山的0.8-10%為高
[ 本帖最後由 hk_ayu 於 2006-8-19 12:51 編輯 ]
ronaldlau
發表於 2006-8-19 13:58
原帖由 Kingfishsjc 於 2006-8-19 11:57 發表
若果巴士能有效疏導, 純以運輸角度考慮確實無必要,而且保留
一定客源予巴士公司, 可減低政府在公共運輸支出的付擔. 畢竟
巴士也是集體運輸一部份, 做到疏導效果就得啦, 何必一定要鐵
路運晒全部人呢?
...
為完善地鐵網絡及科技之提升
1. 如果地鐵能西至堅城, 東至小西灣,
南至海怡, 這不是完善地鐵網絡嗎?
正如觀塘線延線往黃埔一樣
2. 10 年前有冇似 alstom 的 low-floor tram 呢?
hk_ayu
發表於 2006-8-19 14:39
原帖由 ronaldlau 於 2006-8-19 13:58 發表
2. 10 年前有冇似 alstom 的 low-floor tram 呢?
用tram無可避免要轉車,
吸引力有限
歐洲密度較低,
好多地方只支持到車疏站疏的重鐵,
而用tram就可以做得密d
Tram其實唔太適合香港
hk_ayu
發表於 2006-8-19 14:45
原帖由 Kingfishsjc 於 2006-8-19 11:57 發表
當然加上環保因素, 建北港島線就有其必要性. 之不過定線走向
就需要詳加考慮. 現時港島線乘客不一定在中環落車, 更不一定
在IFC附近上班, 北港島線未必能有效疏導. 其實北港島線是否一
定要接駁tung chung line呢?和東鐵中環延線共軌, 又甚至東鐵和
北港島線互換總站, 效果會否更佳呢?我覺得政府可考慮不同的
配搭以增加整體效益.
北港島線途經灣仔北/金鐘北/中環北,
返放工一定有足夠客量,
只係晚間可能會靜少少
BigHeadB
發表於 2006-8-19 16:31
原帖由 hk_ayu 於 2006-8-19 12:50 發表
係好多人都搭788,
但唔代表冇人搭MTR
參考2001人口普查,
小西灣有10-20%係用鐵路,
遠比馬鞍山的0.8-10%為高
"係好多人都搭788,
但唔代表冇人搭MTR" 呢句係成立既
但咁唔代表就要特登去興建一條專用鐵路去將小西灣接駁入現時既地鐵網
成本問題其一
回報問題其二
建築所延伸出黎既問題其三
效益問題其四
唔係話一開始就要ban個suggestion
大家都係希望可以提出多D問題出黎去從多方面去作考慮咁解
你所指既Census結果
都已經係五年前既事
reliability同credibility都好低
唔太適合將佢套入現在既情況討論
8P, 118同788有幾多人坐大家都會知道
完全搶盡銅鑼灣, 中環, 旺角等旺區既人
地鐵係呢D地區冇晒競爭力
唔係話地鐵冇條件將劣勢扭轉
但機會不高
雖然柴灣站人流多寡未必可以完全反映得到巴士對一向使用地鐵來往各區既小西灣居民既吸引力有幾大
因為柴灣區居民都有份用架嘛個柴灣站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既就係
47M往時打蛇餅等上車既情況至今而不復見
班次又被縮
搭親47M既人十個有九個都係去地鐵站
多唔多人去搭地鐵睇一睇47M就會略知一二
就我自己黎講
我唔係太覺得有咩地區一定要非搭地鐵不可
東鐵沿線 (118搞掂)
西鐵沿線 (788/789 + 9XX)
九龍西 (除美孚/尖沙咀外118搞掂, 尖沙咀都係788轉船多)
南區 (8P到三越再轉)
反而觀塘/九龍灣果D
雖然有直車606去
但太耐所以會有坐地鐵呢個可能性
土瓜灣又係
雖然有106, 但冇地鐵唯有都係靠118到隧道口轉車
有直車一程到既其他地區我唔多講了
機場, 將軍澳, 馬鞍山呢D都有
D人仲點會花多$(2.7)同時間(10-15mins)去坐條47M做駁車呢
一程車到得唔坐反而走去坐地鐵
要consider既就係D人會唔會咁同你坐條接駁鐵路
所以結論係... 巴士有絕對有壓倒性既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