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_hk 發表於 2021-6-29 14:35

hokachung 發表於 2021-6-29 14:09
尖沙咀支線同西鐵係同期產物,兩者通車日期相隔一年都無
尖東隧道個預留位day 1已經存在,即係九鐵年代已 ...
plan 左走線做左預留位﹐又唔代表唔可以做密封路段的。

正如我上面半講笑所講﹐最衰屯馬線紅磡站前後過到環評﹐唔需要加隔音屏障。

真係(認為)有需要﹐當初就在車站前後起埋個 "頂"﹐咪唔怕惡劣天氣﹐唔怕行車嘈音問題囉。


而家﹐明顯就係設計者根本無預期此位置需要有 "頂" 囉。


teddybus 發表於 2021-6-29 16:40

kei_hk 發表於 2021-6-29 14:35
plan 左走線做左預留位﹐又唔代表唔可以做密封路段的。

正如我上面半講笑所講﹐最衰屯馬線紅磡站前後過到 ...

如果隔音屏障可以當隧道
相信海洋公園至黃竹坑唔會打9/10號行唔到

HU6455 發表於 2021-6-29 17:32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1-6-29 12:44
顯徑站很可能是因獅子山隧道沒有波口掉頭而無法在惡劣天氣下運作,最近的掉頭波口在大圍站,使列車無法在 ...

沒有掉頭位可以行單線雙程(好似琴晚啓德到紅磡甘), 就算啲車疏D, 半個鐘一班, 都叫做幫到大家入新界東! 總好過似家甘!

teddybus 發表於 2021-6-29 18:31

HU6455 發表於 2021-6-29 17:32
沒有掉頭位可以行單線雙程(好似琴晚啓德到紅磡甘), 就算啲車疏D, 半個鐘一班, 都叫做幫到大家入新界東!...

的確可以咁做,所以行唔到唔係因為冇掉頭位,而係顯徑真係露天站

ryumew 發表於 2021-6-29 18:34

kei_hk 發表於 2021-6-29 14:35
plan 左走線做左預留位﹐又唔代表唔可以做密封路段的。

正如我上面半講笑所講﹐最衰屯馬線紅磡站前後過到 ...

要等紅磡過海先才可恢復9號波服務

kei_hk 發表於 2021-6-29 21:55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21-6-29 21:57 編輯

teddybus 發表於 2021-6-29 16:40
如果隔音屏障可以當隧道
相信海洋公園至黃竹坑唔會打9/10號行唔到
咪玩啦﹐大半邊通晒風:L
起碼好似紅磡站列車出入路段﹐封晒頂及2邊﹐這樣才有得去睇下可唔可以在惡劣天氣下行車。

跟葵興至葵芳一段﹐如果佢唔係車站出入位有一段無整﹐這一段惡劣天氣真係照開車都無問題。
*軌道配置及訊號系統支援性係另一問題。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1-6-29 23:32

teddybus 發表於 2021-6-29 18:31
的確可以咁做,所以行唔到唔係因為冇掉頭位,而係顯徑真係露天站

這只對乘客是露天而言吧。對列車而言不是還是室内嗎,因爲列車到顯徑站也是有蓋的地方

tt777 發表於 2021-6-30 00:47

本帖最後由 tt777 於 2021-6-30 01:21 編輯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1-6-29 23:32
這只對乘客是露天而言吧。對列車而言不是還是室内嗎,因爲列車到顯徑站也是有蓋的地方
...
顯徑站雖然係有蓋,但設計上係高架段 (原理同馬鐵車站一樣)下層(地面)係車站大堂 ,只不過一出隧道已經係高架車站而造成錯覺以為車站依然係隧道段內,但成個車站係外露出來,打風依然會對車站結構做成損耗,打風同時行車仲會令車站結構損耗再嚴重,可能會影響車站結構同埋行車安全,除非顯徑站係地底站或者地面月台+有蓋段 (e.g 前西鐵紅磡舊月台)
顯徑站圖:
https://hk.ulifestyle.com.hk/cms/images/topic/1024/202002/20200214004243_0_hin-keng-station.jpg



jpoon 發表於 2021-6-30 01:24

本帖最後由 jpoon 於 2021-6-30 01:25 編輯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1-6-29 23:32
這只對乘客是露天而言吧。對列車而言不是還是室内嗎,因爲列車到顯徑站也是有蓋的地方
...
顯徑站本身設計上係通風嘅,風可以由車站兩側吹過另一邊,原意係唔想用冷氣,慳返電費同建築費
所以真係打風,對職員同乘客嚟講未必安全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1-6-30 01:26

tt777 發表於 2021-6-30 00:47
顯徑站雖然係有蓋,但設計上係高架段 (原理同馬鐵車站一樣)下層(地面)係車站大堂 ,只不過一出隧道已經係 ...

明白,這安排是與車站結構安全有關,謝謝。
頁: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打風時屯馬線服務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