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tarolo
發表於 2021-11-8 10:51
Fong_2132 發表於 2021-11-8 10:49
新巴唔想做,不如比個機會NLB?
都係同一問題
港島唔少路段有電車/港鐵競爭
就算可設新嘅里數收費表都難以
收營運上可續但具競爭力之票價
Quanta
發表於 2021-11-8 10:55
JB5571@3B/103 發表於 2021-11-8 08:58
現在港島人口-少,加上新鐵路通車,還有必要留兩間公司嗎?今時不同往日了
...
當兩間公司係同一個母公司,連人都開始share
分兩間公司嘅好處已經唔存在
純粹係合併涉及fare scale 嘅整合 未必傾得掂數
currypig
發表於 2021-11-8 10:57
JB5571@3B/103 發表於 2021-11-8 08:58
現在港島人口-少,加上新鐵路通車,還有必要留兩間公司嗎?今時不同往日了
...
如果以公平競爭角度,再分多兩間,每個佔20-30 條線都仲得
澳門都可以「曾經」容納3 間公司營運啦
獨營未必係好,只不過要嚴格監控唔好再惡性競爭,
亂出車海
Fong_2132
發表於 2021-11-8 11:00
currypig 發表於 2021-11-8 10:57
如果以公平競爭角度,再分多兩間,每個佔20-30 條線都仲得
澳門都可以「曾經」容納3 間公司營運啦
獨營未 ...
你睇82 85 10 就知,新巴城巴賺班客太平,寧願放棄佢地
JB5571@3B/103
發表於 2021-11-8 11:03
Quanta 發表於 2021-11-8 10:55
當兩間公司係同一個母公司,連人都開始share
分兩間公司嘅好處已經唔存在
純粹係合併涉及fare scale 嘅整 ...
720/722、780/788/789收費問題希望搞得掂
kay
發表於 2021-11-8 11:07
currypig 發表於 2021-11-8 10:57
如果以公平競爭角度,再分多兩間,每個佔20-30 條線都仲得
澳門都可以「曾經」容納3 間公司營運啦
獨營未 ...
你個方案前提係要九巴同城巴都要交出盈利路線
將蝕本路線打包再拎出去招
等同將W123 2022608拎去招然後搞到人地蝕大本
香港地問題係蝕錢路線太多
一條大線盈利可以抵銷到幾多條蝕
我諗運吉未必無考慮過引多間入黎
但市場反應似乎都麻麻
新城吊高黎賣又差D成唔到交
當年捷達賣城巴有遠見
當年新巴投到88條線但其實當年未同城巴一家親前
新巴好多線都比城巴搶住黎打
南區薄扶林線貴過城巴D客唔搭
成個西區新巴得返18同城巴爭客
係真係得柴小係搵到錢
但當年新巴做重組路線
有城巴係度其實好多野都改唔到
依家情況去左九龍
兩間公司開始亂黎
最後只會綁返自己手腳
城巴有BBI到既地方
九巴唔開得線
九巴經過20A教訓
城巴應該唔會太易再改線同九巴爭
YY487
發表於 2021-11-8 11:12
kitarolo
發表於 2021-11-8 11:34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1-11-8 11:35 編輯
kay 發表於 2021-11-8 11:07
你個方案前提係要九巴同城巴都要交出盈利路線
將蝕本路線打包再拎出去招
等同將W123 2022608
拎去招然後搞到人地蝕大本
香港地問題係蝕錢路線太多
一條大線盈利可以抵銷到幾多條蝕
之前仲可以北嶼/機場
陰乾或唔再開新嘅E線嚟
谷客落A線維持成盤數有盈利,
但而家樂觀睇都要一年後先望
回復昔日班次,有人話 P960 P968
係危險先例,我又唔覺仲有咩線可照抄。
招標副作用係低價入標增勝算
尤其對家BBI覆蓋廣唯有拉低票價
問題係由得標者獨市線嘅乘客承擔
kay
發表於 2021-11-8 11:37
kitarolo 發表於 2021-11-8 11:34
之前仲可以北嶼/機場
陰乾或唔再開新嘅E線嚟
谷客落A線維持成盤數有盈利,
香港已經無對海外解封時間表
最少出年應該都無
巴士公司應該都難捱
風水佬話2024旅遊航空先有轉機
係真既話A線有排折墮
tszhinchan3
發表於 2021-11-8 11:44
其實睇到對面海九龍新界載空已經冇心做既話
運吉就應該重新批過哂D專營權
例如九龍新界分兩個專營權,比新巴或者城巴,直接同九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