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927 發表於 2021-11-9 10:55

3ASV174 發表於 2021-11-8 00:36
唔認為兩個專營權會成功合併,因為兩盤數本身要分開,而盤數係直接影響各自車費等級
如果一個專營權賺一個 ...

agree。營運上,當然係合併最划算;但係法理上,政府俾合併,即係少一張管理巴士公司嘅武器,一陣俾你合併左又變左另一間中巴,咁真係攞黎搞。

反而最大可行性係點樣俾呢兩間公司共用資源,同埋路線協調;但仍保持兩間公司

回應主題,合併後點用車,反而應該係有車型限制嘅路線合埋俾一間,譬如11/314/511俾埋新巴做,咁城巴某程度上唔駛再要單層,就過哂俾新巴,咁新巴就勉強夠單層用。(其實如果城巴集中火力做九龍/過海/北大嶼,都無咩特別需要用單層)

kay 發表於 2021-11-9 12:07

Waiyin12 發表於 2021-11-9 09:02
之前有消息話封關至2022年11月
阿爺要等完咗北京冬奧同個唔知咩會(都係班人大政協上京做舉手機器嗰D)先 ...

https://www.thestandnews.com/society/%E8%A1%8C%E6%9C%83%E6%88%90%E5%93%A1%E6%9E%97%E6%AD%A3%E8%B2%A1%E9%A6%99%E6%B8%AF%E6%9C%80%E5%BF%AB%E6%98%8E%E5%B9%B4%E4%B8%AD%E5%90%91%E5%85%A8%E7%90%83%E9%87%8D%E6%96%B0%E9%96%8B%E6%94%BE?fbclid=IwAR0ova-CyJ1mOpb_WnDqFRrfhpKyBt-bCEL1tMTJ4aABiHlRUTG_0hK3MWE

依家有傳新時間表
但係要先同國內通關
本地更多人打針

但就提早到2022年中最早有機會

不過亦有評論話
好多開返關撞正DELTA都有麻煩
香港係未遇過DELTA疫情

JB5571@3B/103 發表於 2021-11-9 12:32

ky927 發表於 2021-11-9 10:55
agree。營運上,當然係合併最划算;但係法理上,政府俾合併,即係少一張管理巴士公司嘅武器,一陣俾你合 ...
留意政府重視鐵路定巴士多,但係都係呢句,到時自有分曉

Snoopy@FB8617 發表於 2021-11-9 12:32

ky927 發表於 2021-11-9 10:55
agree。營運上,當然係合併最划算;但係法理上,政府俾合併,即係少一張管理巴士公司嘅武器,一陣俾你合 ...

管理巴士公司嘅武器
最重點係直接唔續專營權
就算唔續是但一間
只不過去當年中巴被削線既效果
既然兩間公司都屬屎水
唔合併都可以中巴化
而家九公都唔會需要分九龍巴士公司同新界巴士公司先叫effective掛...

3ASV174 發表於 2021-11-9 13:52

ky927 發表於 2021-11-9 10:55
agree。營運上,當然係合併最划算;但係法理上,政府俾合併,即係少一張管理巴士公司嘅武器,一陣俾你合 ...
其實運作上兩巴已經等於同一間公司,所謂新巴城巴只係品牌唔同,
真正區別兩者,同埋令到盤數分開既係專營權,而依家屎水手上有三個不同專營權,新巴城巴合併,其實仲牽涉專一專二係咪都合併先?


所以留住新巴呢個品牌無意思,變埋佢做城巴專三對運署黎講其實監管同依家係無分別,
只要新巴係以城巴專三既形式存在,除左合併埋支站旗實除連作同依家都無乜分別,
到時新巴車著左黃色衫,仍然只可以行前新巴網絡既路線,正如專一專二車只可以經批准下行走另一個專營權路線部分班次,
而其實如果真係要做,保留新巴品牌貼塊貼紙上去都做得,但始終唔可以名正言順撈亂車用。

至於將類近車型路線調去同一間公司,
又涉及左盤數既問題,而盤數正正影響車費,呢樣又正正就係合併專營權最大麻煩位,
因為咁就會開左個缺口俾巴士公司將賺蝕線重新分配,達至加價目的(類似載通千方百計調走龍運舊車去九巴搏加價),正常既政府應該會察覺到,雖然依家呢個唔正常。

另外巴士公司買車計劃係經過運輸署的,
所以好似今個月 X15 短單亂局,某程度上都係要問運署點解會批新巴只 Keep 5 部短單層,然後覺得年年都會打風,而 9 14 15 打完風係可以用 12m 行?

ky927 發表於 2021-11-9 14:09

Snoopy@FB8617 發表於 2021-11-9 12:32
管理巴士公司嘅武器
最重點係直接唔續專營權
就算唔續是但一間


當然係削專營權係最直接,但當你個專營權得返一個,即係又要做assessment先削邊D線,跟住無改善,先成個權削,咁咪又行返一次。咁不如keep返兩個權,唔合格就即削一間。

當年中巴係由93年削26條起,到98年成間無左個專營權。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1-11-9 14:34

ky927 發表於 2021-11-9 10:55
agree。營運上,當然係合併最划算;但係法理上,政府俾合併,即係少一張管理巴士公司嘅武器,一陣俾你合 ...

政府其實可能比合併,但要減價或者減車輛數目拎返d 著數有d 政治既午餐食返

無理由比屎水賺哂

3ASV174 發表於 2021-11-9 14:43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1-11-9 14:34
政府其實可能比合併,但要減價或者減車輛數目拎返d 著數有d 政治既午餐食返

無理由比屎水賺哂 ...

屎水唔同龜鐵
城巴專一同新巴本身都係蝕錢,龜鐵係賺
就算合併完專營權跟城巴專一收費表,之後蝕得更甘都係要申請加價
而且龜鐵加價係唔使批准,但屎水要行會批,即係個炸彈自己食返

至於減車輛數目,今時唔同往日,巴士數目無咁嚴格限制,如果車數係重點,20A 呢o的垃圾點會開到仲要出埋彌敦道廣東道,幾多區由後生嘈到釘蓋都唔批車出尖咀
而且併完用唔到咁多車尤其港島,你唔叫佢都會減
二來就係批左咁多新線俾佢,要佢減車數係唔 make sense

當然,呢個係推論係建基於政府仲係正常

Snoopy@FB8617 發表於 2021-11-9 16:52

ky927 發表於 2021-11-9 14:09
當然係削專營權係最直接,但當你個專營權得返一個,即係又要做assessment先削邊D線,跟住無改善,先成個 ...

咁咪又係同一個方法:削線只係削多定削少
甚至話新巴做到唔好都可能係削部分線走


但而家輸既咪就係因為要hold住兩個brand既額外成本


無任何益處下燒錢無意思


Waiyin12 發表於 2021-11-10 07:29

kay 發表於 2021-11-9 12:07
https://www.thestandnews.com/society/%E8%A1%8C%E6%9C%83%E6%88%90%E5%93%A1%E6%9E%97%E6%AD%A3%E8%B2% ...

咁點都好過2024年先通關...

但就算通關都應該係分階段,初時有quota、要檢測、象徵式隔離幾日(印象中而家有地方係開咗關,都要隔離3/5日),入境前paperwork都一大堆,要去返疫情前嗰種客流量應該要頗長時間
頁: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新巴專營權延續後車隊應怎樣同城1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