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2-5-20 20:47
本帖最後由 Kelvin15190 於 2022-5-21 00:27 編輯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2-5-20 20:37
膠鐵會對過境客比較吸引,既快和讓他們不用迫火車。為了有些分流這些客,所以我提出在繁忙時間大幅減少火 ...
順帶一提,買夠10卡車後,火車頂多能額外應付北部大白象的乘客。要起新東北到市區的鐵路,沒十年八年搞唔定,起好都已經是20年後;因此,用高鐵分流火車過境客無疑是權宜的解決方法。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2-5-20 22:55
1181174166 發表於 2022-5-20 16:40
由始至終只係對「12卡個轉彎半徑同9/10卡不可同一而語」作出糾正
R300m 9卡過到,12卡定15卡會過唔到? ...
佢可能當左九家姐係火車頭拉車卡。動力集中式嘅車,車卡數目的確可能會影響到。
1181174166
發表於 2022-5-21 03:17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2-5-20 22:55
佢可能當左九家姐係火車頭拉車卡。動力集中式嘅車,車卡數目的確可能會影響到。 ...
真?
車卡無制動?
Ricky403
發表於 2022-5-21 09:06
s3n370 發表於 2022-5-20 19:20
隧道就係隧道,無論响海底、山下定市區下面嘅隧道,
對逃生同救援而言一D分別都無。落馬洲支線都批到,睇 ...
獅子山隧道用雙管設計同單管設計可容納嘅最高班次都唔一樣:L
灣仔至銅鑼灣同埋荔景至美孚,大家都係長隧道,你又點解釋前者有train rule而後者無?
s3n370
發表於 2022-5-21 09:25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5-21 01:30 編輯
Ricky403 發表於 2022-5-21 01:06
獅子山隧道用雙管設計同單管設計可容納嘅最高班次都唔一樣
灣仔至銅鑼灣同埋荔景至美孚,大家都係長隧 ...
我直接反駁緊你提出消防唔批呢點,請勿轉移視線。
如果你認為呢兩個例子可以支持“消防唔批12卡車過海”嘅,請詳細說明。
Ricky403
發表於 2022-5-21 11:37
s3n370 發表於 2022-5-21 09:25
我直接反駁緊你提出消防唔批呢點,請勿轉移視線。
如果你認為呢兩個例子可以支持“消防唔批12卡車過海”嘅 ...
咪就係你講嘅「無論乜隧道都係隧道」係過度簡化囉:L
呢個理論係你自己拋出黎嘅,我搵到一個反例已經代表成件事唔係咁啦
s3n370
發表於 2022-5-21 16:00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5-21 09:02 編輯
Ricky403 發表於 2022-5-21 03:37
咪就係你講嘅「無論乜隧道都係隧道」係過度簡化囉
呢個理論係你自己拋出黎嘅,我搵到一個反例已經代表 ...
請你睇清楚我提過D乜。
我响同一篇文提及逃生同救援問題。佢同隧道响邊無關,但同消防嘅考慮有直接關連。
而你一句train rule甚為空泛,你自己甚至都講唔到個train rule係乜。
隧道段可以行幾多架車、點行車亦都受鐵道走線、信號、供電、抽風系統甚至車務運作等有關。
個別鐵路嘅逃生策略及車務安排,或許係內部文件。
但鐵路隧道嘅消防規例係公開文件,任何人士都可下載。
鐵路運作嘅知識,亦唔係乜秘密。
我兩則回應皆係specifically指向原理問題,
而你則拋一堆更空泛嘅例子,去指控小弟簡化問題,
賊喊捉賊也。
而沙中線雖然係第一條跟新例興建嘅鐵道,
但同落馬洲支線去比較,新例唔會因為12卡而唔批。
總結係消防唔批十二卡,根本係毫無根據嘅說法。
Ricky403
發表於 2022-5-22 16:45
s3n370 發表於 2022-5-21 16:00
請你睇清楚我提過D乜。
我响同一篇文提及逃生同救援問題。佢同隧道响邊無關,但同消防嘅考慮有直接關連。
...
講完一大輪都係無回應灣仔至銅鑼灣同屯馬綫獅子山隧道嘅問題:L
「對逃生同救援而言一D分別都無」,單係點樣設計條隧道已經有分別啦
洲頭隧道上方地形平坦,可以隔幾百米就上得番地面,過海隧道穿山隧道做唔做得到先?
s3n370
發表於 2022-5-22 22:15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5-22 16:46 編輯
Ricky403 發表於 2022-5-22 08:45
講完一大輪都係無回應灣仔至銅鑼灣同屯馬綫獅子山隧道嘅問題
「對逃生同救援而言一D分別都無」,單係 ...
已經詳細指出佐影響嘅因素,都可以無視,
你而你自己咪又係一句唔同但乜都唔講;P
我諗唔駛拋D乜train rule等“內部料”, 只要拎份地圖出黎,又或者路過葵涌道及軒尼詩道,
唔難發現荔景至美孚中間有座通風大樓,而灣仔及銅鑼灣之間係無。
咁你捨得講有乜唔同未?
講到呢度,都幾肯定你會話,隧道條條唔同囉。
問題係,鐵路隧道從來係以通風樓做分段
(地底車站本身都係通風樓)。
只考慮兩個通風大樓中間嘅隧道的話,
模式係相當一致。
所以你用車站之間計,係錯誤類比。
返去救援問題,响長距離隧道救援或逃生,
從來都係先穿過管道之間嘅逃生門離開肇事管道,
再沿另一條管道行去逃生出口。
如果行得遠就唔得的話,12定9卡嘅客都係行唔到架喎。
更何況出口只係逃生救援其中一環
你諗下尖東至紅磡段隧道,點樣用operating rule去補隧道消防規例嘅不足?
JC3987
發表於 2022-5-23 21:25
s3n370 發表於 2022-5-18 19:26
雙層車技術上問題唔大,
係個人懷疑頭尾門及雙層設計要預多D dwell time,
變佐唔可以開太密,反令載客量 ...
依家單層頭等單門上落,如果改為雙層雙門照計 dwell time 相差不大...
不過唔知逃生方面有冇話要求車頭到車尾全程平路,係的話都沒辦法用雙層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