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lam 發表於 2022-6-28 07:45

謝謝樓主分享。講起88K,以前88K是行到樂信徑果頭,點解後來唔經?

edhong 發表於 2022-6-28 10:25

yclam 發表於 2022-6-28 07:45
謝謝樓主分享。講起88K,以前88K是行到樂信徑果頭,點解後來唔經?

銀禧花園入伙,顯徑邨亦需要使用雙層車迎客。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2-6-28 13:20

如果無講錯88K初期係㘭背灣街出去何東樓通道,之後就改左上山,到樂信徑通車就延長落去,樂景街駁通火炭路之後就行晒樂景街。呢條何東樓通道其實指緊邊?是否舊大埔道嘅一段?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2-6-28 13:23

樂蓮徑總站圍左鐵絲網嘅地方,宜家俾左隔離小學做環保園。學校圍牆可以大約trace返總站嘅原來覆蓋

edhong 發表於 2022-6-28 13:43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2-6-28 13:20
如果無講錯88K初期係㘭背灣街出去何東樓通道,之後就改左上山,到樂信徑通車就延長落去,樂景街駁通火炭路 ...

大埔公路上馬料水係要經過平交道,位置就係現馬房附近。

3ASV421_KS7716 發表於 2022-6-28 20:39

本帖最後由 3ASV421_KS7716 於 2022-6-28 23:36 編輯

edhong 發表於 2022-6-28 01:28
其實只要搵返當初21同29號地中期原擬用作咩用途應該會知點解,該位置算得上偏僻亦非作小學理想地方。

另 ...
啱啱發現,其實 figure 6.3 B (Plan - STM 5333) 有寫明 land use, lot 21 係 C (Commericial), lot 29 係 LO (Local open space)。


講起小學同附近嘅 G/IC,STM 5333 係 1979 年嘅 plan,今日咁啱搵到份 1976 年嘅 plan (STP 76/023)。比較有趣嘅係,1976 方案反而有小學預留地存在,而且仲有幼稚園等等嘅其他 G/IC 用途。


https://i.imgur.com/eIY3Duk.jpg

根據當時 (1976) 嘅文件顯示,43 區規劃作中低密度住宅用地,預計居民 6000 人,亦包括了必要的社區設施,例如小學、幼稚園、商店、以及政府用地 (郵政局、警崗) 等等。教育司認為 6000 個居民需要約 600 個 6-11 歲的兒童去支撐起一間小學,因此興建小學的建議需要再認真考慮。首席政府建築師亦認為,若根據當時興建教育設施的政策,43 區的 6000 人口並不能合理化在當區興建小學的決定。或因為如此,1979 的方案冇咗小學預留用地。


此外,沙田當時規劃社區設施用地嘅方法可以形容為「放咗落去先算」、「擺多好過擺少」。以九肚山為例,當時亦有預留用地作 G/IC 用途,包括幼稚園、警崗、教堂等等。有情況係相關部門出聲反映意見,話根本唔需要咁多預留地,會出現供過於求。

https://i.imgur.com/aKYUdko.jpg

edhong 發表於 2022-6-28 21:10

本帖最後由 edhong 於 2022-6-28 21:12 編輯

3ASV421_KS7716 發表於 2022-6-28 20:39
啱啱發現,其實 figure 6.3 B (Plan - STM 5333) 其實有寫明 land use, lot 21 係 C (Commericial), lot...
咁我只能推斷,21+29隨後被合併發展作為小學,作為補償就用廢棄咗嘅巴士坑作為開放空間。由於樂霞坊其他地方係規劃作發展用地,故可以隨便改變用途。

昔日沙田多處地方係有好多奇怪預留用地並建成(到現在都有,例如白石角其中一個巴士小巴站),最記得係獅子山隧道公路北行隔田村無緣無故係有一個巴士總站嘅物體,而的而且確係曾經作過巴士站用,到巴士站撤銷先「填平」。

按發展規劃很多設施根本不設實際,除郵政局之外亦無需要設置警崗,以前沙田各屋邨都有一個警崗駐守,就算最近警署嘅瀝源邨都有一個(地點就在福海樓地下,巴士總站後面),八十年代中期已經撤銷。如果按規劃圖全部起晒,好難想像浪費多少資源並被作出批評。

3ASV421_KS7716 發表於 2022-6-28 21:18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2-6-28 13:20
如果無講錯88K初期係㘭背灣街出去何東樓通道,之後就改左上山,到樂信徑通車就延長落去,樂景街駁通火炭路 ...

睇返當年嘅航空照片同 plan,我哋估計何東樓通道好大機會係現時消失咗嘅大埔公路-何東樓段,因為當時附近一帶唔太覺有其他道路去到何東樓。如果有誤歡迎指出,因為我哋都唔太清楚當時嘅道路網。


https://i.imgur.com/oLuWvOa.jpg

3ASV421_KS7716 發表於 2022-6-28 21:34

edhong 發表於 2022-6-28 13:43
大埔公路上馬料水係要經過平交道,位置就係現馬房附近。

想請問圖中紅格圈住嗰範圍係咪你所指嘅平交道?如果係的話,平交道位置冇去到馬房咁遠,而係接近蔚林居,同現時駿景路走線非常相似。

https://i.imgur.com/G5zxPMb.jpg


另外,發現而家培基小學嘅地段似乎係臨時地段 (Government Land Allocation - Temp ST),唔知有無關係呢?


https://i.imgur.com/I4JfpWM.jpg


題外話,今日搵到幅新嘅 30A 區 plan,比較清晰地一次過見到 D4 路顯泰街,往富健街嘅天橋同車公廟路方向。
等陣會加返幅圖入正文


https://i.imgur.com/cggo1AG.jpg

edhong 發表於 2022-6-28 21:38

3ASV421_KS7716 發表於 2022-6-28 21:18
睇返當年嘅航空照片同 plan,我哋估計何東樓通道好大機會係現時消失咗嘅大埔公路-何東樓段,因為當時附 ...

呢個未必似係了,大埔公路沙田段除咗蔚景園果忽係完全exactly七十年代尾擴闊同取消兩個大圍同馬場附近平交道。如果你話有機會係現樂信徑再轉落何東樓條路仔。

不過我識坐88K果陣都已經係84/5年開始,果陣樂景街其實已經完成可以行人(至少通到單車),不過機動車係必需要由樂信徑上返樂林路及樂蓮徑走,至於遺跡真係冇此記憶。

上邊規劃嘅巴士路線好明顯就係七十年代地圖黨所劃,除咗5、8/9、12開到84K(5、12再合併)、85K同84接近一樣之外,根本冇一條係完全一樣開到。
頁: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解構區內線 - 1979 工務局沙田公共交通顧問報告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