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ken 發表於 2024-9-6 04:12

James116 發表於 2024-9-5 17:59
反而我覺得係可以平均全部加少少當追返通脹

而家口岸線賺咁多


但如果以屎水掠水掠盡嘅方針,本地線想加得少可以話係天方夜譚

HV7025 發表於 2024-9-6 04:27

kitarolo 發表於 2024-9-5 21:10
專營權原意係成間機構
有盈利,但需補貼多客而
難賺錢嘅廉價路線。


專營權原意係要成組線不論賺蝕都應該有合理服務,只要大數拉上補下山大斬埋有柴
但現實層面巴士公司都係每條線計數,而無一個有效機制去維持蝕錢線合理服務
以香港人口密度之高,市區竟然一抽25/30分班巴士路線,但鐵路網又未做到東京大阪嗰隻滴水不漏嘅幅蓋,市區通勤要咁多時間成本,其實都真係幾唔理想

sunhoo 發表於 2024-9-6 09:36

HV7025 發表於 2024-9-6 04:27
專營權原意係要成組線不論賺蝕都應該有合理服務,只要大數拉上補下山大斬埋有柴
但現實層面巴士公司都係 ...

仲係果句,香港嘅營運商過度依賴車資收入,咁先導致蝕錢線hea做。

而加全球業界共識係倫敦同新加坡行緊果套更加有助促成積極且可持續嘅巴士服務。營運商拿到嘅車資分成只屬輔助,即使載空佢都有由政府手上拿到錢。而開唔足車嘅懲罰方面,以個別路線組合去定義專營權,營運商被剝奪專營權嘅風險係真實存在,自然唔會hea得太過分。而香港咁以成間公司定義專營權,營運商即使部分路線hea做,只要其餘路線做返好,都唔使顧慮被釘牌,hea做後果好輕微。

kitarolo 發表於 2024-9-6 11:32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4-9-6 11:45 編輯

sunhoo 發表於 2024-9-6 09:36
而加全球業界共識係倫敦同新加坡行緊果套更加有助促成積極且可持續嘅巴士服務。營運商拿到嘅車資分成只屬輔助,即使載空佢都有由政府手上拿到錢
喺香港就算現模式
個別時段載客率低TD
都會出聲要求減班,讓出
路面空間俾私家車用,更
不用說公帑營運會變成點...

兩蚊制造就個別人群
啱路就上車唔理價錢牌
樂觀啲睇已經用公帑嚟
減緩票價加幅

而香港咁以成間公司定義專營權,營運商即使部分路線hea做,只要其餘路線做返好,都唔使顧慮被釘牌,hea做後果好輕微
極端到釘牌對乘客都
未必係好事,民間講法營運商
突然唔做邊境B線署方更加驚
(機場,仲可以有高價嘅機鐵選擇)


hkitalk.media 發表於 2024-9-6 11:48


各間專營巴士公司去年獲批加價後,九巴昨日向傳媒確認已向政府申請再次加價,但龍運則未有申請。而城巴亦確認早於今年1月已經遞交加價申請。






sunhoo 發表於 2024-9-6 11:51

本帖最後由 sunhoo 於 2024-9-6 12:08 編輯

kitarolo 發表於 2024-9-6 11:32
喺香港就算現模式
個別時段載客率低TD
都會出聲要求減班,讓出

港府多年來在公共運輸方面最引以為傲嘅“不需直接補貼”,可能曾經係最適合香港嘅制度,但今時今日咁做嘅弊端愈加明顯,完全有必要檢討呢套玩法係埋仍然適合。今時今日,與其講“不需直接補貼”,不如講係“拒絕直接補貼”。當然,直接補貼唔係目的,以此改善現有弊端先係目的。
即使近年間接補貼大增,我前述兩個弊端仍然未解:過分依賴車資收入,同埋hea做懲罰太輕。
直接補貼改善前者,專營權依路綫組合來拆細改善後者。



kay 發表於 2024-9-6 11:59

今日睇新聞報道
個別議員都無特別反對加價

認為可以參考通脹水平去決定加幾多

換轉以前係唔係都一定反對

Ekin 發表於 2024-9-6 12:13

我覺得應該B線加多啲, 反正過境最平的方法

魔雪巴士頻道 發表於 2024-9-6 13:26

kay 發表於 2024-9-5 20:43
有期城巴開口想學人收燃油附加費政府唔理佢

年年加價佢早一兩年有講


遲啲可以玩“新能源附加費”🤭

kay 發表於 2024-9-6 13:36

魔雪巴士頻道 發表於 2024-9-6 13:26
遲啲可以玩“新能源附加費”🤭

城巴講過要比乘客柴油巴價錢享受0排放服務
頁: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01消息:多間專營巴士已申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