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n370
發表於 2024-10-22 19:13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4-10-22 11:16 編輯
kwn1029 發表於 2024-10-22 10:02
其實講起九龍,啟德而家都搞緊共融通道(啟德站—郵輪碼頭一帶海濱),總算行出咗一步,真係稱得上有得起九 ...
個人理解係電雞應該係指撳個掣就可以行,完全唔駛出力。
電助係要出力先,電力只係幫輕下。
查實都幾難管,規管得電雞電助甚至西朝鮮老頭樂又好難唔搞到電動輪椅甚至小朋友坐嘅玩具跑車
灰色地帶太大太灰色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4-10-22 19:50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10-21 04:40
師兄喺北面確實會平坦啲,南面就hilly啲
呢個亦係南面少tube嘅原因
當然最平坦仍然係 River Thames 沿岸
倫敦北部如果唔hilly就唔會俾人叫做northern heights
不過hilly意思係連綿不斷地上上落落,要真係有山脈已經去到Chiltern或者南面South Downs
河南地唔到地鐵係因為土質問題而唔係因為山地
以前南部主要係火車同路面電車
s3n370
發表於 2024-10-22 20:09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4-10-22 12:29 編輯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4-10-22 11:50
倫敦北部如果唔hilly就唔會俾人叫做northern heights
不過hilly意思係連綿不斷地上上落落,要真係有山脈 ...
唔關地質事,
其實北邊一離開circle line圈嘅tube基本上响番哂地面行走,
當然Northern Line同Piccadilly Line都有隧道去到好北。但呢D隧道/地底車站幾乎全部遲過1926年就已經啟用嘅Morden Station。
而Northern Line最南段一路去到尾站Morden前都係地底,
講緊呢段就快一百歲。
TfL現時全面禁止非摺合單車搭deep level tube lines隧道段。
睇下TfL邊段鐵路完全禁非摺合單車就知道邊度係隧道邊度唔係。
https://tfl.gov.uk/cdn/static/cms/documents/cycles-on-the-tfl-network-november-2022.pdf
好多河南少tube過北面有多方說法,個人認為最合理嘅係,
長途列車好搵好多,以及南邊住宅發展得早過北邊。
北面大有長途車發展空間,而南邊好快出到海,
變佐鐵路公司未有tube之前,好早就要响南邊瓹窿瓹罅霸地盤。
變佐tube(當時都係鐵路公司)响南邊無乜位走。
北邊無論住宅定鐵路都較遲發展,亦俾佐空間tube大展拳腳。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10-22 20:24
本帖最後由 ccchhhuuunnn 於 2024-10-22 20:58 編輯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4-10-22 19:50
倫敦北部如果唔hilly就唔會俾人叫做northern heights
不過hilly意思係連綿不斷地上上落落,要真係有山脈 ...
上面一開始已經提及唔係山頂半山嗰隻越上越高
而係up and down嘅hilly,討論緊行人同單車接駁遇到嘅障礙或困難嘅時候,hilly已經係一個幾大嘅push factor
北面主要只係西北部比較hilly
而南部去到zone3/4左右Richmond/Wimbledon/Crystal Palace已經係山腰/山中間,呢堆區域甚至比北面hilly地區更接近River Thames,而且由西至東都有
加上火車南部一向較發達
既然如此,啲tube咪去到山腰就完就算,冇必要挑戰難度,始終地鐵爬坡幅度有限,而且空間上好多valley方便鐵路擺路軌嘅都比火車霸曬
https://i.imgur.com/x1NW5ES.jpeg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4-10-22 20:31
s3n370 發表於 2024-10-22 20:09
唔關地質事,
其實北邊一離開circle line圈嘅tube基本上响番哂地面行走,
當然Northern Line同Piccadilly...
非也,地質係其中一個原因,而發展方面你似乎調轉左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kskzass8KQ
出返地面行係因為好多起個陣全部都係鄉郊地方私鐵路線
完全係用鐵路帶動都市化發展 (e.g Metro-land)
之後呢堆私鐵慢慢俾美國佬收購左併入去UERL
再演變成後來嘅LTPB同TfL
我想針對個位師兄講倫敦北面較平坦嘅說法係錯嘅
s3n370
發表於 2024-10-22 20:48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4-10-22 12:58 編輯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4-10-22 12:31
非也,地質係其中一個原因,而發展方面你似乎調轉左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kskzass8KQ
開頭我都以為係南邊嘅地質唔適合,但後來睇過一篇分析地質嘅文,
反而指出網絡上嘅地質論根本係流言---其實北面比南面更唔適合。
你引嘅YouTuber亦只係左抄右抄穿鑿附會。
我要D時間搵番篇文章出嚟,但若果地質真係因素,點解當局取難不取易,最南邊嘅Morden反而係頭批通車又去到suburbs嘅deep level tube line呢?
啱啱好快望佐公開嘅BGS geology viewer,南北基本嘅土質有分別,但差異實在不明顯。
(利申個人仲學緊,唔識睇大範圍顏色都可略知有乜唔同)
https://geologyviewer.bgs.ac.uk/
睇埋公路,雖然倫敦本身都無乜快路,偏偏係北邊最多最闊。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10-22 20:50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4-10-22 20:31
非也,地質係其中一個原因,而發展方面你似乎調轉左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kskzass8KQ
如果南北相比,一般認知係南面up and down 嘅hilly北面淨係西北部elevation towards the north west
你就算google都係呢啲結論
唔認同係錯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10-22 20:57
s3n370 發表於 2024-10-22 20:48
開頭我都以為係南邊嘅地質唔適合,但後來睇過一篇分析地質嘅文,
反而指出網絡上嘅地質論根本係流言---其 ...
Richmond/Wimbledon去到山腰就停
Mordern沿住A24馬路去
而講咗好耐兼safeguard(?)咗嘅Bakerloo Line由Elephant & Castle開始向東南延伸嘅extension
感覺上大概地勢問題加火車已有覆蓋仲多過地質問題
不過如果話過百年前要考慮到又唔出奇
淨係起地鐵掘隧道嗰啲咩流沙都整死唔少人
(不過另一方面以前人命冇咁矜貴,所以個人相信係有難度但唔係決定性原因)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10-22 21:12
s3n370 發表於 2024-10-22 19:13
個人理解係電雞應該係指撳個掣就可以行,完全唔駛出力。
電助係要出力先,電力只係幫輕下。
香港多年來不太鼓勵單車,特別係市區,就係因為太密集驚人車爭路
就算科技進步有電力輔助但唔見得空間上好大轉變
新區如啟德好個別細區設計上有較多空間有限度限制開放可以預期
而另一方面,掌握住設計同生產相關電力輔助嘅交通設備9成9係中國公司
以環保為名,放水為實亦不足為其
觀乎而家中國香港無論立法會議員定係行政機關都係繼續做緊各項可以港中融合同放水中國企業嘅建議
電動輪椅好似一早已排除在交通工具規管之外
至於主動定輔助意義不大
商業化產品太多太廣,下下捉完好似汽車咁驗車有排煩,輔助要自己出幾多力先叫輔助,我一分鐘踩得一個圈其他電力推仲叫唔叫輔助
就算又講倫敦都係以top speed為限,最近仲話要提高限速(同降低年齡)
而且top speed更直接關聯到意外嘅衝擊力同埋車道上嘅移動物件(包括任何電/手動單車/scooter/行人)密度同relative speed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4-10-22 21:13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10-22 17:01
啲local成日係咁小好大舊錢(特別係Greater London)掉落去起單車徑單車設施但冇人用你究竟係邊個平行時空 ...
Birmingham同Manchester你當suburbs你係咪搞笑?都唔使睇落去
幾時話Birmingham同Manchester係suburb :L
我係話倫敦市中心單車使用率高過suburb
而倫敦整體單車使用率高過Birmingham同Manchester
本身討論緊倫敦
你就quote全國既comparison出來
然後走來用香港做例子,話鄉郊多人踩單車過市中心,完全無視英國係掉轉
成個推論,全盤都有問題
——————
我條link入面,比較各個首都既單車使用率
倫敦排名低,但留意條數係2009年,而好多其他國家都用緊較新既數字
如果你睇返TFL自己既estimate,會見到單車使用率喺過去幾年,升咗幾個百分點
拍返落去,固然唔及荷蘭,但整體唔差巴黎好多,亦高過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既大城市
倫敦劍橋以外,英國就普遍都好少人踩單車通勤
呢個先係全英國條數低過其他國家咁多既主要原因
因為倫敦人口多極都只係佔英國好細既比例,全英國條數,係同倫敦無乜關係
另外一點要留意,係點理解"歐洲平均"
歐洲個mean,都幾明顯被荷蘭/比利時,拉咗上去
變咗其實大部分歐洲國家,都可以話"低過European mean"
———————
英國有好多cycling infrastructure無人用係事實
但呢個情況多數出現喺鄉郊,人口稀疏,單車距離太長
市中心啲單車徑,至少倫敦使用率唔低架
頁: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