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_hk
發表於 2024-12-23 12:03
he_01 發表於 2024-12-23 11:46
但係按田北辰嘅說法,似乎港鐵會堅持輕鐵新車買高地台
因為已經講出一個重點問題﹐就係換低地台車時﹐總會有一段唔短的時間﹐要新舊車交接。
MTR 攪唔掂高低月台問題。
部份車站﹐只要政府肯配合﹐在原有車站附近﹐起個臨時低地台車月台﹐甚至永久遷移車站﹐係可處理問題。
但係﹐亦有車站根本好惡攪。
元朗大馬路﹐就係最佳例子。
*我亦相信﹐所花的金錢亦係重要因素:shutup:
換句話說﹐未到最後關頭(全球的製造廠都唔接單唔供貨)﹐應該全低地台化無望。
HU6455
發表於 2024-12-23 15:37
Danny.lin 發表於 2024-12-23 10:22
好正常㗎,我喺隔籬post已講過,中車一直喺度搞「標準化」,近5年本身都已經不接以及唔製作特殊 ...
就好似東鐵R車張單咁, 跟本無大陸廠肯做先叫做用韓國野, 依家人地韓國都話到明唔會接你張單, 真係有錢都無得加車
qunow
發表於 2024-12-23 15:56
吳宗錡 發表於 2024-12-22 12:16
全世界有咁多ISO、美國聯邦標準、歐盟標準、業界標準……,反而鐵路同火車得中國大陸有國家標準
幾時鐵 ...
咪UIC標準
hellomato
發表於 2024-12-23 16:42
HU6455 發表於 2024-12-23 15:37
就好似東鐵R車張單咁, 跟本無大陸廠肯做先叫做用韓國野, 依家人地韓國都話到明唔會接你張單, 真係有錢都 ...
R-Train嘅出貨日期係2015年。當時好多國內城市好多都要開地鐵,啲單根本做唔切。
另一半就正如你所說,當年無廠做過R-Train需要嘅spec——主要係車廂寬度。
話說市區C-Train、S-Train和屯馬C-Train,在國內廠家內部代號均為“A型車”。
每卡車廂標準尺寸係22米長 × 3米寬;屯馬C不過係將車廂稍微加長到23米,所以都整到。
不過又聽講,港鐵跟Rotem就將來加單安排,好似已經傾掂數。
萬一將來東鐵線加到10卡,呢37節新拖卡點都要搵返Rotem整
而且而家國廠出咗“D型車”(廣州18、22號線嗰隻),尺寸也大致跟R-Train對標。
HM3044
發表於 2024-12-23 17:00
kei_hk 發表於 2024-12-23 12:03
因為已經講出一個重點問題﹐就係換低地台車時﹐總會有一段唔短的時間﹐要新舊車交接。
MTR 攪唔掂高低月 ...
天水圍區內、屯門區內、洪天路呢啲應該唔難拆;大馬路就搬前搬後都ok
HM3044
發表於 2024-12-23 17:01
拆高地台轉低地台期間行巴士呢樣野
506都行咗廿幾年啦
he_01
發表於 2024-12-23 17:14
HM3044 發表於 2024-12-23 17:00
天水圍區內、屯門區內、洪天路呢啲應該唔難拆;大馬路就搬前搬後都ok
屯門先複雜,站多,線多
cky
發表於 2024-12-24 23:16
吳宗錡 發表於 2024-12-22 12:16
全世界有咁多ISO、美國聯邦標準、歐盟標準、業界標準……,反而鐵路同火車得中國大陸有國家標準
幾時鐵 ...
唔會可能
讀返少少鐵路歷史和世界歷史
就知統一路軌闊度會引發乜嘢危機
jpoon
發表於 2024-12-25 10:48
本帖最後由 jpoon 於 2024-12-25 10:55 編輯
cruisesnet 發表於 2024-12-22 18:02
月台一般都長,一part高地台一Part低地台係可接受既過渡方法
大馬路路中心果堆月台點搞
仲有屯門站又可以點搞
jpoon
發表於 2024-12-25 10:51
本帖最後由 jpoon 於 2024-12-25 10:53 編輯
HM3044 發表於 2024-12-23 17:00
天水圍區內、屯門區內、洪天路呢啲應該唔難拆;大馬路就搬前搬後都ok
有無位畀你搬前後先? 仲要配合埋過路處喎
仲未計工程期間可能仲要封一條馬路畀工程車/存放物料工具/工人休息
真係要搞,我諗封咗元朗至天水圍段用鐵巴頂住先可能仲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