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黃毛小子 發表於 2025-4-24 14:32

he_01 發表於 2025-4-23 20:38
效益問題,重點係駁落油塘,藍田只係順便做埋

冇錯喇,駁去油塘方便好多過海客。

如果駁去將北(寶林),觀塘山上幾十萬人口過海隨時湧去西邊荃灣綫/東鐵綫上,又令金鐘站轉車人流超出其負荷。

JX9097 發表於 2025-4-24 14:39

本帖最後由 JX9097 於 2025-4-24 14:42 編輯

香港黃毛小子 發表於 2025-4-24 14:32
冇錯喇,駁去油塘方便好多過海客。

如果駁去將北(寶林),觀塘山上幾十萬人口過海隨時湧去西邊荃灣綫/東 ...
直接駁去油塘站就係嘅
可惜依家係駁去油塘東
究竟吸走幾多過海客似乎係一個問號

同埋依家觀塘山點過海?
唔通起完條東九龍綫忽然間就會爆需求?

香港黃毛小子 發表於 2025-4-24 14:40

本帖最後由 香港黃毛小子 於 2025-4-24 14:41 編輯

slsso 發表於 2025-4-23 09:52
話唔定最後都係MTR做返

輕軌方案佢可以攞機場APM出黎,仲有供應鏈優勢,國外國內好多廠都有出

MTR做埋又冇壞,整合收費對大部分星斗市民黎講係好事,至少無須額外付費。

專用通道版的智軌亦是考慮選項,其實只係無架空電纜的膠輪系統罷了。

香港黃毛小子 發表於 2025-4-24 14:51

JX9097 發表於 2025-4-24 14:39
直接駁去油塘站就係嘅
可惜依家係駁去油塘東
究竟吸走幾多過海客似乎係一個問號


秀茂坪/寶達大部分係搭小巴/巴士去觀塘、藍田轉地鐵,例如綠小34M/213M轉港鐵。

即係由將軍澳綫負責。



再講油塘東站選址鯉魚門道,同現有油塘站只係相隔150米,唔算特別遠。

車站選址仲有商確空間。

slsso 發表於 2025-4-24 15:12

香港黃毛小子 發表於 2025-4-24 14:40
MTR做埋又冇壞,整合收費對大部分星斗市民黎講係好事,至少無須額外付費。

專用通道版的智軌亦是考慮選項 ...
智軌啫係豪華版BRT,高架計雙線行車橋成本肯定比其他單軌系統高

純粹按走線,需求,技術同成本考慮的話
只會係日式重型單軌(重慶/日本)同APM二選一
兩種都係技術標準成熟,有國內外供應商選擇

JX9097 發表於 2025-4-24 16:05

香港黃毛小子 發表於 2025-4-24 14:51
秀茂坪/寶達大部分係搭小巴/巴士去觀塘、藍田轉地鐵,例如綠小34M/213M轉港鐵。

即係由將軍澳綫負責。

係囉
咁其實只係駁腳嘅車唔同咗(小巴/ 巴士》輕軌)
若然唔係黨鐵做/ 零駁腳費,對居民嚟講只係叫做多咗選擇咁解囉
(即係成個生態無好大影響)

香港黃毛小子 發表於 2025-4-24 16:15

JX9097 發表於 2025-4-24 16:05
係囉
咁其實只係駁腳嘅車唔同咗(小巴/ 巴士》輕軌)
若然唔係黨鐵做/ 零駁腳費,對居民嚟講只係叫做多咗 ...

話又不能這樣說,東九龍綫去油塘轉車的話,港鐵車程內係轉少一次車過海。



例如:

213M →觀塘綫→將軍澳綫
東九龍綫→將軍澳綫

JX9097 發表於 2025-4-24 16:47

香港黃毛小子 發表於 2025-4-24 16:15
話又不能這樣說,東九龍綫去油塘轉車的話,港鐵車程內係轉少一次車過海。




某程度上東九龍綫步行轉將軍澳綫嘅時間都接近/ 等於觀塘《》油塘嘅時間

所以好視乎東九龍綫究竟係咩黨鐵做/ 跟黨鐵收費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5-4-24 17:31

本帖最後由 ccchhhuuunnn 於 2025-4-24 17:49 編輯

JX9097 發表於 2025-4-24 16:05
係囉
咁其實只係駁腳嘅車唔同咗(小巴/ 巴士》輕軌)
若然唔係黨鐵做/ 零駁腳費,對居民嚟講只係叫做多咗 ...
大家比兩鐵合併洗腦咗好多年
其實就算兩間鐵路公司或好似綠色運輸嘅類鐵路公司,間公司唔合併都可以共用同一收費系統,甚至可以係當年兩鐵合併嘅其中一個選項
巴士小巴轉地鐵就話現有公司既得利益分唔勻
但而家腳瓜安全下要夾新公司同港鐵零駁腳唔會係難事,爭在做唔做
不過個綠色運輸未必分到太多唔夠冚係有可能,基建部分好大機會要政府全資埋單
但希望個收入可以cover到營運同維修部份,咁就justify到可以共用同一收費系統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5-4-24 17:46

本帖最後由 ccchhhuuunnn 於 2025-4-24 17:51 編輯

JX9097 發表於 2025-4-24 16:05
係囉
咁其實只係駁腳嘅車唔同咗(小巴/ 巴士》輕軌)
若然唔係黨鐵做/ 零駁腳費,對居民嚟講只係叫做多咗 ...
有軌有電纜有訊號系統點都係貴嘢
極力包裝做綠色運輸扮鐵路,但點睇都係偏向BRT夠平
科技成熟,路面自動駕駛都做到,專用高架橋再自動操作更加容易,仲要single line來回操作,末端有得掉轉行已經可以
所以嘢in-car進行連信號都唔使,最多控制下每班車interval同開車收車,夜晚或中段返廠叉電
頁: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東九龍線車站走線擬定,通車後巴士線勢必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