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n370
發表於 2025-9-12 17:25
tkglobe 發表於 2025-9-12 09:01
其實稍為有常識嘅都知都冇可能啦,第一就係已經冇可能強迫人買,第二更加冇可能強迫人哋唔買就要搬,就算 ...
一路都有綠表二手公屋嘅成交,騰空嘅單位照計就唔會無人要。
設想真係趕到租客走,房署咁多散嘅單位,逐個賣果下都一樣咁麻煩。
話唔定玩“內部認購”,邀請合申請公屋資格嘅公務員幫佢清緊浸先都得。
本來租置計劃就係個精明且雙贏嘅計劃,當年成堆現成嘅單位應市變現,
租戶變業主佢自己唔駛搬屋唔見一籮穀。
管係煩但係一來大把先例,二來都做佐咁多年啦。
kay
發表於 2025-9-12 18:25
kitarolo 發表於 2025-9-12 16:23
專欄
其中一報章有投稿咁樣講
咁重建誘因除左樓舊
仲有係地積比未用盡
但90年代打後應該用到盡
會面對樓舊但無人有興趣幫手重建
即係政府埋單
同埋初代居屋留落黎問題無解決
又玩返呢隻game
不過當年真係有街坊想早d買
好似利東
遲過華貴有得買
價錢都貴左幾十萬
同埋如果學政黨一球做業主
做9成按揭上車即係10萬
應該唔難
但有d真係窮鬼你無得迫
Toz
發表於 2025-9-12 18:49
kay 發表於 2025-9-12 10:17
上左公屋然後強制買單位有D唔MAKE SENSE
有錢就唔駛排公屋
唔買應該會調遷,唔會迫住買,空出黎既單位自然會有人買
Toz
發表於 2025-9-12 18:52
kay 發表於 2025-9-12 18:25
咁重建誘因除左樓舊
仲有係地積比未用盡
但90年代打後應該用到盡
地積比可以慢慢放鬆,香港人口增長率好低,放寬地積比會令到人均居住面積增加,而唔係住多左人口
s3n370
發表於 2025-9-12 19:29
kay 發表於 2025-9-12 10:25
咁重建誘因除左樓舊
仲有係地積比未用盡
但90年代打後應該用到盡
有地積比率剩嘅,會反映佐落釘嘅溢價上面
li1872903
發表於 2025-9-12 19:33
tkglobe 發表於 2025-9-12 17:01
其實稍為有常識嘅都知都冇可能啦,第一就係已經冇可能強迫人買,第二更加冇可能強迫人哋唔買就要搬,就算 ...
用腦諗下都知個單位騰空點會冇人買,係爭在賣幾錢,你賣到同廿幾年前一樣大把人爭住要
hokachung
發表於 2025-9-12 19:53
tkglobe 發表於 2025-9-12 17:01
其實稍為有常識嘅都知都冇可能啦,第一就係已經冇可能強迫人買,第二更加冇可能強迫人哋唔買就要搬,就算 ...
建議你了解吓大澳天利苑係點樣誕生先
kei_hk
發表於 2025-9-12 21:01
hokachung 發表於 2025-9-12 19:53
建議你了解吓大澳天利苑係點樣誕生先
想問問,成條村有幾多單位?
當時有幾多租戶?
有幾多租戶需要調遷?
有幾多租戶買入單位?
s3n370
發表於 2025-9-12 21:57
Toz 發表於 2025-9-12 10:52
地積比可以慢慢放鬆,香港人口增長率好低,放寬地積比會令到人均居住面積增加,而唔係住多左人口
...
平白放寬地積比率咁益小業主以至大地產商?
Toz
發表於 2025-9-13 09:27
本帖最後由 Toz 於 2025-9-13 09:31 編輯
s3n370 發表於 2025-9-12 21:57
平白放寬地積比率咁益小業主以至大地產商?
如果唔可以起大D, 重建成本邊個負擔呢?
一話你覺得小業主可以自己起多幾十呎出黎? 無話過可以好似以前咁僭建喎?
除非維持極高樓價,新舊樓之間既差價足夠重建都有肉食,唔係蝕死市建局都搞唔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