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年代既樓,尤其係所謂既商住樓,2000年前好多都係無王管,連業主立案法團都無
起果陣你都唔知有無偷 ...
近年推出嘅強制項目,咪正正係要搵番你擔心嘅問題,阻止問題惡化同補救番囉。
既然你認為今日嘅建築同管理方式係信得過,
但係就唔覺得用同樣嘅技術救唔番之前嘅鑊,好矛盾啫 本帖最後由 Toz 於 2025-9-15 21:45 編輯
s3n370 發表於 2025-9-15 19:26
近年推出嘅強制項目,咪正正係要搵番你擔心嘅問題,阻止問題惡化同補救番囉。
既然你認為今日嘅建築同管 ...
你唔會真係覺得幾十年日久失修之後正常維護就救得返掛?
09年9 月活化不到六十年樓既美荷樓,預算兩億,最終成本2億2千萬,09年就快貴過真係一樣尺數既市區樓
如果除返開,等於每戶比一百萬以上
同年活化雷生春, 2500萬,雷生春得果四層, 你覺得當年起座相同既樓出黎要幾錢?
活化仲係清空後徹底翻修加固
大維修呢? 淨係整外牆同公共地方, 單位內既事業主自理,而的確有唔少業主鋼筋發漲頂爆石屎幾十年都唔理,尤其廚廁,加個假天花遮住就算
大維修對果批舊樓黎講只可以減緩狀況惡化,驗樓只係保證唔會去到要冧樓時仲住緊人,唔係萬能,唔可以令座樓回復青春
今日既建築技術當然信得過,咪即係重建law,但係舊樓新樓差價要大到容納到重建成本,新樓咪要兩三萬蚊一尺?
你不如去睇多幾個舊樓單位再黎拗啦,將建築技術好唔好同大維修效果劃等號,笑唔笑死人
有D舊樓甚至今日都仲有僭建物無拆到,釘契都吹佢唔漲,你話點處理?
戈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5-9-15 15:33 編輯Toz 發表於 2025-9-15 13:28
你唔會真係覺得幾十年日久失修之後正常維護就救得返掛?
09年9 月活化不到六十年樓既美荷樓,預算兩億, ...
美荷樓/雷生春嘅活化本來就有特定objective。
甚至近乎係不計成本嘅vanity project。
港九各區就算唔計多到嘔嘅工廈活化,
隨口由跑馬地、鰂魚涌、深水埗、葵涌都有舊廈翻新,
翻新真係貴的話,邊會咁多大發展商做?
正規嘅大維修係會執埋結構嘅損傷,你拎嘅例子化妝當維修,
甚至冚埋當無事,講經咩。
唔好講有人住緊嘅,坊間唔少廢墟探秘,無人理佐唔知幾多年嘅樓都未冧,
有人住緊有人執過嘅,有排都未冧啦。 本帖最後由 Toz 於 2025-9-16 02:23 編輯
s3n370 發表於 2025-9-15 23:28
美荷樓/雷生春嘅活化本來就有特定objective。
甚至近乎係不計成本嘅vanity project。
拆左重建既工厦遠遠比活化既工厦多,活化既工厦業權高度集中,大業主肯定知道座樓保養得好唔好,活化本身亦係清空全座樓去做徹底維修,成本遠高於一般既大維修
同埋工厦活化本質係政府放寬業權用途,比大業主誘因去改善樓宇,同放寬地積比一樣都係你口中既出讓利益
如果活化完繼續做工廠,你估下有無人肯做?
究竟一般大維修會否處理埋私人地方既問題,你不如自己去搵下個案,睇下係咪好似你老吹咁?你聽過有舊樓裝修還到類似問題可以入公家數未?
舊樓外牆幾廿年無整過,果段時間風吹雨打年久失修既外牆好容易入水,搞到單位內既批盪比生鏽發漲既鋼筋頂出黎,好常見既事,大維修最多係一定時間內封死源頭令情況唔惡化,但座樓係咪無影響?
所謂既廢墟探秘,冧一半既樓遠比完整既樓多,你拎呢個黎做例子,唔係掛?有無病呀你?
宜家問題係成千上萬座舊樓只要冧一座樓都唔掂
政府自己講各種推動舊樓維修既政策,都只係減慢重建需要,從無話過可以唔洗重建
Toz 發表於 2025-9-15 17:58
拆左重建既工厦遠遠比活化既工厦多,活化既工厦業權高度集中,大業主肯定知道座樓保養得好唔好,活化本身 ...
你先前嘅質疑係某D年代嘅舊廈,因為唔知有冇偷工減料、
先前嘅僭建、唔知業主做過D乜而有內傷救唔番。
既然有不少舊廈活化翻新到,即係說明佐你嘅擔心唔成立啦。
更何況物業狀況只係考慮重建vs活化嘅一個細因素?
大把結構良好,重建大把水位嘅都變堆填區廢物啦?
更何況,統一業權只保證業主想做D乜,只要合法合乎規劃,
都唔會有其他人阻住。
保養得點樣有保證架?剩係睇下地產商用乜承建商、
坊間對於各大地產商物業質素,不論係賣散定係一路keep住嘅評價都唔同。
更何況有幾多幢建築物落成開始,業權已經係統一?
好市拆散黎賣、跌市密密收集成日都見。
更遑論有幾多可以去到由興建果一刻已經𥄫到實?
強制驗樓正正就係應對業權分散,往日有D小業主想做有D唔想,
強制下唔想都焗住要做。就算唔知結構有冇問題,驗完都可以唔知?
大業主要知咪一樣要搵同一班專業人士勘察?
而我估你係咪對業主嘅權責了解唔深。
一般黎講,大廈入面嘅結構一概係公用,即使响單位入面嘅都係。
否則點解早前將軍澳响結構牆開窿單野,業主無得唔還原?
驗樓唔俾勘察、勘察唔到係一回事,但係業主要求執內部結構,一樣無得唔理。
一般黎講單位入面有乜損傷,業主點都會著緊D。
反而公用地方,管理得好大廈有儲備都還好,
管理得唔好又或者要夾錢嘅,以前邊理得到?
別忘記公用地方一般都係大廈嘅核心,有乜事係一鑊熟。
相反私人單位响旁邊,就算唔好彩出事,大多都係局部地方受影響。
呢點同樣適用响廢墟---所謂嘅冧幾乎都係非結構野,結構冧佐入都未必得啦。
當然不能否認有口碑嘅大業主,保養點都會好過賣散嘅樓宇。但係延長壽命唔通幫唔到手?
甚至返返去最根本嘅問題,唔計你提議嘅白白增加地積比率,
去提升重建誘因+增加平均居住面積,由增加地積比去到增加平均住用面積,
中間要做嘅野多到近乎不可能。
你話舊樓無炒盡地積比,小業主未必知。
但係今時今日放寬,點可能唔知?
會唔會更多小業主叫價更進取,搞到重建更困難呢?
有D大型D嘅屋苑,發展商更可能即時拎走哂D地積比,
去起多幢新嘅---美孚第八期咪就係出現過呢樣野囉。
呢單野係D小業主夠牙力阻止,
唔夠牙力俾發展商過到骨嘅,係咪又再加過? 本帖最後由 Toz 於 2025-9-16 20:06 編輯
s3n370 發表於 2025-9-16 16:31
你先前嘅質疑係某D年代嘅舊廈,因為唔知有冇偷工減料、
先前嘅僭建、唔知業主做過D乜而有內傷救唔番。
既 ...
你由頭到尾既論據都係基於存在者偏差
入到既廢墟係無事,咁入唔到果D呢?冧到唔見左果D呢?
活化到既工厦結構無事,咁拆左果D呢?如果唔係詳細check過無事,加上之前有完善既保養記錄,鬼同你活化,直接重建算把啦
活化左既工厦,有幾多真係60年代至70年代初起先?
南豐紗廠呢D例外,活化改建用左七億,二十幾萬呎,每呎成本三千蚊
有無諗過點解政府寧願重建牛頭角上下邨都唔徹底維修?咪就係再維修落去,成本比重建更高
無論係新樓舊樓,安全要求係一座都不能倒,唔該你唔好用埋D垃圾論據,你只係證明緊舊樓可能唔冧,完全無意義,明嗎?
睇多幾座舊樓先好講野,見識唔好咁淺窄
強行維護果批舊樓,難度比起提升地積比更高
提升地積比可以係要求發展商集合左業權先去申請係一個整體發展上提升地積比,你拎美孚新邨黎講係咪搞笑?當年既漏洞今日都仲玩得咩?
仲有,你居然覺得舊樓業主會抬價,天唔天真D?擔心下發展商大幅壓價好過啦,70年樓強拍門檻已經去到65% 業權啦
你唔會覺得市建局對舊樓業主係咁,其他發展商又係咁掛?
明既,好多人真係要石屎飛到頭上先知死,之前講乜都無用,以為係害佢,香港就係太多呢D人
s3n370 發表於 2025-9-16 16:31
你先前嘅質疑係某D年代嘅舊廈,因為唔知有冇偷工減料、
先前嘅僭建、唔知業主做過D乜而有內傷救唔番。
既 ...
活化係單一業主,業權統一,同而家驗樓係兩回事喎
更加唔講而家強制驗樓淪為無良公司搵錢途徑,好多大廈圍標
就算無圍標,響而家價低者得情況下,質素都唔見得有保證
以我住果度為例,上次驗樓做大維修,做完之後一年後樓梯牆身已經起晒Pok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5-9-16 23:32 編輯
Toz 發表於 2025-9-16 11:40
你由頭到尾既論據都係基於存在者偏差
入到既廢墟係無事,咁入唔到果D呢?冧到唔見左果D呢?
活化到既工 ...
你自己用房署對個別屋邨重建嘅理據,就假定其他重建嘅私人樓宇都有同樣理由。
以及用一幢結構遭故意破壞而倒塌,仲要應該係近半世紀以來唯一嘅例子,咪更加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嘅例子又何止以上?你假定佐業權統一嘅樓宇,狀況必然清楚。
做過勘察嘅就會明,就算業權統一兼且業主全權佔用,剩係唔同嘅設備,
都唔可能全面知到結構狀況。
更何況更大嘅機會係由租客佔用,約極都約唔到、唔俾你入去,
更遑論入去做野。
單純從知悉樓宇狀況,情況唔會同賣散嘅有乜分別。
你既然質疑我見識淺窄,無理由連睇果陣有乜障礙都唔知?
幾時真係全面知道?趕走哂租客做活化、改建甚至重建咪知囉
去到重建要先集合業權,先至拎到額外嘅樓面可以係解決方法。
但你既擔心唔夠誘因重建,但你又知道大發展商識壓價,
識壓價又何需擔心唔夠誘因咁得意?
另一樣得意嘅野係,你自己話有好多所謂廢墟係冧佐乜都無,
有的話點存在只考慮狀況尚可嘅倖存者偏差呢?作古仔駁咀前,麻煩睇番自己有冇矛盾先?
最後答番牛頭角上下邨,甚至同期重建嘅蘇屋邨,
官方嘅重建理由固然係維修唔化算。不過重建理由從來唔係單一。
要留意嘅係:
牛頭角邨部分樓宇係當年公屋醜聞涉事樓宇;及
屋邨重建後,各自增加嘅單位數目係以千計。
你不妨留意下,所有重建嘅屋邨單位數係有明顯增長,
不論係符合房署自身政策、滿足政府建屋目標、
好現實嘅多佐成堆出租單位,呢D唔通唔係“誘因”?
jpoon 發表於 2025-9-16 17:08
活化係單一業主,業權統一,同而家驗樓係兩回事喎
更加唔講而家強制驗樓淪為無良公司搵錢途徑,好多大廈圍 ...
除非做維修係破壞佐原有結構,否則就算hea做,
頂多係無咁好而唔會衰佐。
就以你做完維修再出問題,又除非係整十度爛番哂十度,
整好無事嘅唔通一D作用都無? 其實應該咁講
樓呢家野除非真係到期都唔理佢
否則應該都有返個預算年期
好似煥然懿居都要係結構上落功夫等佢容易D捱到75年或更耐
不過好似美孚新邨個D
夠鐘都唔會諗到方法重建到
應該都係等到變危樓等政府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