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y 發表於 2025-9-18 09:39

s3n370 發表於 2025-9-18 06:06
唔知位置、唔知往日狀況、唔知點整難以評論。
不過一般黎講,要由一幅完全無事嘅牆變滲水,
真係要打穿幅 ...

東張其中一個較多人PORT就係呢類問題
自己單位無事但比隔離左右累


letter_li 發表於 2025-9-18 10:01

s3n370 發表於 2025-9-18 06:10
反正新公屋、綠置居、居屋規格一樣,要套現不如直接賣將快落成嘅公屋? ...

或者, 將之前原本係居屋, 後來轉做公屋, 用這批居屋變公屋的單位改為租置屋, 比較合理.

s3n370 發表於 2025-9-19 03:32

kay 發表於 2025-9-18 01:36
公屋輪候冊個班咪嬲嬲豬

就係以前起得慢先積咁多人


房署成日將D未派未賣嘅樓轉黎轉去架啦。

真係怕輸候冊嘅人嬲嬲豬,咪只限公屋住戶買囉,連其他綠表資格人士都唔俾。

hokachung 發表於 2025-9-19 03:45

s3n370 發表於 2025-9-18 06:10
反正新公屋、綠置居、居屋規格一樣,要套現不如直接賣將快落成嘅公屋? ...

其實綠置居就係做緊你講嘅嘢

有啲公屋單位本身就喺混合業權嘅屋苑入面,呢啲可以考慮賣咗佢
例子有東霖苑、海富苑、彩明苑、麗翠苑

pcckw 發表於 2025-9-19 17:25

JX9097 發表於 2025-9-15 00:50
高盛台都係類似

還有青逸軒。

s3n370 發表於 2025-9-19 18:22

kay 發表於 2025-9-18 01:39
東張其中一個較多人PORT就係呢類問題
自己單位無事但比隔離左右累

正如上文講,好多時嘅隔離左右累,只係本身有問題,只係未浮現。

你講開報東張呢樣野,都可以側面反映到小業主同大業主嘅分別。
個單位好多時就係小業主嘅最大份身家,日常生活大部分時間都係對住個單位。
自不然一定緊張過大地主(唔緊張的話,有關節目點會咁多呢D案件)。
問題係唔係個個有錢,有D唔肯出想搭順風車,
我貴D唔緊要只想get things done嘅咪企佐响度。

大地主點緊張都好,一來點睇得哂,二來幫佢管果個咪又係打份工。

好似最近幫屋企人同大業主兼管理公司傾維修問題,管理公司開個價唔少人嫌貴,
管理公司咪嘆慢板---層樓唔係佢,D錢係other people's money。
問題係樓係賣咁D,但大業主自己仲揸住唔細份嘅業權,
要踢走完全俾番小業主係相當有難度。

所以個問題係極複雜,唔容易二分。

s3n370 發表於 2025-9-19 18:30

hokachung 發表於 2025-9-18 19:45
其實綠置居就係做緊你講嘅嘢

有啲公屋單位本身就喺混合業權嘅屋苑入面,呢啲可以考慮賣咗佢


其實點解明明有居屋再加層綠置居,就係確保公屋條隊可以郁得快D。
買得嘅唔係住戶就係有資格輪/輪緊公屋嘅人士。
唔係套到個公屋單位就係令條隊可以短D。

不過我無理解錯的話,揸綠表資格嘅人可以“打尖”,買到單位咪早“上樓”。
所以輪緊嘅會嬲嬲豬。

其實我又想知,排得公屋有資產入息限制。
响呢個限制下其實買唔買得起居屋呢?

Toz 發表於 2025-9-20 19:24

本帖最後由 Toz 於 2025-9-20 19:32 編輯

s3n370 發表於 2025-9-18 05:49
麻煩你睇多次我寫D乜
//你自己用房署對個別屋邨重建嘅理據,就假定其他重建嘅私人樓宇都有同樣理由。//


政府已經講到明要試行增加地積比推動重建
https://www.news.gov.hk/chi/2025 ... 919_171700_134.html
甯漢豪今日出席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時解釋,該七個地區的老舊樓宇特別多,若業權人重建該處的舊樓,當局會增加若干地積比率,業權人可將增加的樓面面積用於原本的重建地盤,或轉移至其他地區的地盤。

你歪理咁多,去同政府講D舊樓唔洗拆啦
人地屋宇署肯定無你對舊樓狀況咁了解,快D去同人地拗啦
仲有,你所謂既個別例子,睇怕條條舊邨都係個別例子所以越舊越難整

另外,一同出席記者會的房屋局局長何永賢闡述施政報告房屋政策時表示,房屋委員會今年內會正式公布馬頭圍邨、西環邨的重建計劃。因應模範邨樓齡甚高,修葺的難度和成本日益增加,當局也會研究重建模範邨。

明明自己唔識,偏偏要懶醒



s3n370 發表於 2025-9-22 03:26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5-9-21 19:59 編輯

Toz 發表於 2025-9-20 11:24
政府已經講到明要試行增加地積比推動重建
https://www.news.gov.hk/chi/2025 ... 919_171700_134.html
甯 ...
嘩,好叻仔俾你“成功爭取”喎

既然你質疑我唔識野懶叻,成份施政報告响度,
就睇你引果份官方出嘅文件唔駛拗。

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魔鬼在細節,你提供嘅連結再撳入去,
就會去到以下頁面: https://www.policyaddress.gov.hk/2025/tc/p219.html

容許增加地積比率嘅同一頁,就有以下一句:

//220. 政府明年會修訂《建築物條例》,加大違反法定通知或命令和嚴重僭建的阻嚇性,並加強規管承建商。//

官方說法即係推動重建,同對現有建築物安全根本係並行不悖。
係你自己將兩者對立。
我頂多都係話措施係解決樓宇失修、唔知狀況嘅問題,幾時話過唔駛拆呢?

又問你,建築物條例係由邊個執行?屋宇署。
強制驗樓、樓宇更新大行動由邊個部門負責?同上,屋宇署。
呢D計劃今日唔係day 1就係咁,邊個主導改良嘅呢?又係屋宇署。

你既然叫得我去BD同阿蛇拗數。
你咁唔認同呢D措施,你都可以上BD要求唔好做無用嘅野架喎?
總陀响凱婷隔離之嘛,去得嘅麻煩順手望下南座垃圾桶有冇料過B2度爆。

千祈唔好去錯早兩日,被因炸彈改道嘅巴士線圍住行果幾幢樓喎。更加唔好去錯一位處旺區,前身係九汽車廠果幢商業大廈喎
佢嘅位置仲要你好反感嘅“最衰地鐵站改錯名,搞到個個跟地鐵站叫”


做得建造業嘅,不論係乾收銀定騙頭,同BD拗數係工作日常,
點會怕去面聖,問題只係有幾多料咁解嘅啫。
乜料都無乜都唔做,上到去就梗係拗條毛。

唔好話拗輸先丫,再大膽D當屋宇署無到,
屋宇署就有乾收銀同騙頭出手修葺/加固/拆除危險部分,
再依據建築物條例30B(11)同另外兩條收番業主錢。

黎到呢度我真係要認見識有限,就算係危樓,
至多係整臨時支撐,或者局部拆除有危險,又難以支撐嘅部分。
未見過屋宇署下令全幢重建啦。你見過嘅不妨分享一下。



就算睇你“成功爭取”,增加地積比呢點。
你自己嘅論據除佐提升重建誘因,仲有增加地積比可以係增加平均住用面積,
而唔係住多D人,唔知政府邊度有講過呢?

政府更明言可以轉移地積比,可以抵銷投地、補地價等費用。
轉移地積比本來就唔係新野,雖然係有限制。
轉移得去第二度,本身唔提北都文字上嘅意思唔會有分別。
施政報告偏偏要highlight北都,識點演譯官話明顯係偏重北都啦。

仲有原來可以當錢抵銷,呢樣應該係新政。即係額外樓面有可能最終變哂錢,一呎都無得個吉。

睇落好似成功爭取,原來細節根本唔係你講果回事。
點做野架你?


再睇埋公屋重建,房署嘅說法幾時都係“維修不合效益”,
從來無話過整唔到。
而你係將之強行滑坡,講到整唔番有樓宇安全問題。

我之前講過,重建完嘅單位數目一定會增加,你試下搵反例出嚟睇下?

Toz 發表於 2025-9-22 07:59

本帖最後由 Toz 於 2025-9-22 08:51 編輯

s3n370 發表於 2025-9-22 03:26
嘩,好叻仔俾你“成功爭取”喎

既然你質疑我唔識野懶叻,成份施政報告响度,

乜野成功爭取? 政府講要增加舊區重建誘因, 講降門檻加甜頭都講左好幾年, 公開或透過消息人士向傳媒放風都唔知放左幾多次,唔係你估呢D政策幾個月就可以係石頭爆出黎?
而你仲係井底完全唔知道, 就算只係睇TVB 既阿婆都知得多過你, 行內人喎, 笑鬼死https://www.hkitalk.net/HKiTalk2/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

屋宇署敢拍心口係佢監管之下, 1960-70年代起批舊樓可以一路續命到2100年都好安全?一話正正因為屋宇署掌握到舊樓既情況,政府先得出需要推動重建既結論呢?
一話唔通有人覺得等重建既樓就可以唔做結構維護?

不論佢係原地增加地積比定係轉移地積比,都會增加樓面面積,香港人口增長已經接近停滯,樓面面積大左,人均居住面積唔通細左?咁簡單既數學問題你都搞唔掂唔該去讀返小學
就算抵銷賣地或補地價金額,都係比誘因發展商買地或轉移土地用途去起樓,又唔係真係回水

我一向都話樓太舊維修更不符合成本效益喎, 我係講緊D樓舊左維修貴到小業主唔肯整喎, 你釘佢契佢都唔整,咁政府係咪要出錢整?我第一個例子就係美荷樓活化成本唔低過重建幾多, 幾時話過一定整唔到?係你咁聰明去拗D 舊樓靠維修就可以永續, 完全唔考慮實際情況, 仲話乜野細節決定成敗, 你果D細節只係玩語言藝術自己係度懶醒
要將果幾千上萬座舊樓翻新結構, 政府唔真金白銀大灑金錢補貼根本搞唔掂, 每座樓兩三千萬已經要上千億,一話你出? 重建無論係增加地積比, 抵扣賣地款, 都唔洗政府真金白銀出錢, 只係收少左錢, 你話邊樣實際D?

至於重建之後單位會多左,即係咁,重建之前係劏房,你估下重建完之後住既人多左定少左?
以前重建之前甚至可以係籠屋,一戶三四十人
旺角越重建人口越少,你估下點解







頁: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政府考慮重推租置,強制租戶購買有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