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 巴士受路面狀況影響
個時刻表點執都唔會正過鐵路
相反, 只要鐵路的時刻表執得好
有足夠的BUFFER TIME等,
塞車的機會是很少的
繁忙時間 荃灣線都有不少延誤,
最離譜試過(上個月)由荔枝角到金鐘, 全程都話"前面列車尚未開出",
去到每段隧道都要停車.
我十分懷疑港鐵能否以 "9卡 - 34班", 流暢地應付日後南北線更龐大既客量.
回復 70# 的帖子
當初一段時期, 有評論話東鐵票價比較偏低,所以規劃上, 有個兩手準備, 進可攻, 退可守
留些彈性, 班次即可靈活應變, 1 舉數得, 原帖由 mmlcs36 於 2008-3-29 23:0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繁忙時間的行車時間往往比非繁忙時間長
原因不是塞車的問題, 而是時間一開始就是要你行慢D
這樣其實是讓容許一些列車有少許延誤時, 能"追回"時間
咁同列車卡數又有乜關係? 12卡就做唔到? 原帖由 mmlcs36 於 2008-3-30 00:5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你唔係在質疑港鐵不能做到34班/小時的9卡列車服務嗎?:L :L
至於12卡, 係因為在完美情況下也很難才切到每小時34班出來
這上面也有板友提出
減卡的目的便是減少進出站的時間
來騰空更多時間出來
我仲以為"9卡 - 34班"方案係能夠縮減行車時間來提供更多班次,
但只不過又係使出 以區間空間換班次 既舊技倆...
如果用12卡, 只需加多2-3班至每小時25-26班, 每小時卡數都已經做到"9卡 - 34班"方案既數字;
在機械上作改裝, 減少進出站時間又唔係不可能既事, 20#文所提既因素都不成問題. 如果12卡減至9卡, 先不談班次增加與否, 12卡變9卡必定會增加停站上落的時間,
試想想, 乘客數量係咁多就係咁多, 12卡單邊有56隻門, 9卡無頭等只有45隻門,
門少左 >>上落時間多左 >> 停站時間增加 >> 列車乘載量也相應增加
結果就係, 一列9卡車不只負擔9卡車的預期客量, 甚至可能和12卡車一樣載咁多客
但係, 以MLR為例, 就少了一輛M卡, 馬力細左, 但載量一樣, 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