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怡工貿 發表於 2009-7-15 14:30

aquarius83 發表於 2009-7-15 15:10

當年冷氣車係一種豪華車,及你講果段時間根本冷氣車呢個概念都未曾測試成功(批熱車應該甚至係批冷氣車到之前已經定下),根本唔知市民既接受程度,之前九巴試用冷氣都唔成功

海怡工貿 發表於 2009-7-15 15:25

ricky619 發表於 2009-7-15 16:56

原帖由 海怡工貿 於 2009-7-15 15:2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但中巴方面又無分樣唔版冷氣車喎, 一口氣已經入左12部冷氣禿鷹, 証明已經唔駛講 "試唔試" 啦, 同九巴做法唔同.

引入冷氣車是為了應付城巴新屋村巴士線的競爭,
我諗當時巴士公司無諗住全部轉冷氣.

河灣西 發表於 2009-7-15 17:09

原帖由 海怡工貿 於 2009-7-15 15:2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但中巴方面又無分樣唔版冷氣車喎, 一口氣已經入左12部冷氣禿鷹, 証明已經唔駛講 "試唔試" 啦, 同九巴做法唔同. 留意中巴一向營運方針都係家族意願而非乘客

海怡工貿 發表於 2009-7-15 17:24

aquarius83 發表於 2009-7-15 17:34

原帖由 ricky619 於 2009-7-15 04:56 P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引入冷氣車是為了應付城巴新屋村巴士線的競爭,
我諗當時巴士公司無諗住全部轉冷氣.

另一方面好以睇到巴士公司唔想全冷(尤其是中巴)就係路線篇號,全冷線係用5字頭,而定線亦與非空調線相若,如 537 vs. 37, 590 vs. 90, 504 vs. 4, 592 vs. 92

superay 發表於 2009-7-15 17:39

當年空調巴士到站時,大多數乘客都唔會上車而選擇等下班熱車
與今日寧願等都唔上熱車的情況不同。

DIH 發表於 2009-7-15 22:36

香港最遲的熱狗係1993(94?)年的九巴S3V,連埋老虎蘭、密龍開龍,佢地都係原本訂了冷氣車,
但市民不喜歡全冷(等於提高票價),群眾壓力下改為非空調巴士。

我諗,可能係到1997左右,香港人普遍多了錢,但九巴一直凍結票價(至2008年),
市民既然使得起錢就適應搭空調巴士了。

諗下喇,10年間票價結構冇變,咁究竟係今天太便宜定係當年太貴呢?:)

話咁快,呢批末代熱狗都快要退役......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09-7-15 22:39 編輯 ]

HB00610 發表於 2009-7-15 23:35

原帖由 海怡工貿 於 2009-7-15 14:30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九巴早係1990年5月已經引入冷氣巨龍AD1, 為何到左1990年底到1991年底會引入ES龍呢?
對岸同樣問題, 中巴早係1990年7月已經引入冷氣禿鷹DA1-DA12, 為何到左1990年底至1991年初會引入DM呢?
冷氣巴士無疑係為左讓乘客可 ...

最重要的一點係, 當時冷氣巴士根本唔係必需品。

中巴買12架DA, 好大程度係用來為城巴鬥而做的豪賭。


其餘的DM, 就係用來取代舊車(紅番頭/LS/S等等)

90年代前的中巴, 向來都係出名買車大膽, MC同MB都係試都未試過就一Lot過買。


九巴呢面, 珍寶, 長牛, 都有換的需要, 而冷馬又唔敢肯定佢成功。

所以ES龍同埋坦克蘭都係為呢樣野而生
頁: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為何巴士公司1990至1991年間仍然會引入熱狗巨龍/禿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