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Lun 發表於 2009-8-22 00:10

原帖由 238X 於 2009-8-17 20:2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再回正題:
政府咁有遠見識「分流」,就唔係政府啦...
其實我都唔期望政府有遠見,但至起碼都盼望他們肯聽市民的聲音。例如樓主的隧巴分流建議去年已反映給政府(包括運輸署、區議會、和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聽,但 so far 他們有無用到呢?我唔駛講大家都知啦!

這情況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一個視民望為「浮雲」的特區政府,很自然也會視我們的建議為「浮雲」,想說服他們簡直是難過登天!唯有要大量市民加區議會強烈要求,甚至要立法會大比數通過動議,這樣政府才會作出讓步。

Ka-Lun 發表於 2009-8-22 00:12

原帖由 682愛好者 於 2009-8-17 22:4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小弟正是眾多於紅隧轉乘隧巴上學的莘莘學子之一:victory:
但小弟相信開學後的情況不會像樓主相像的這麼糟糕
因為學生和上班族的繁忙時間略為不同--
絕大部份的學生都需要在8:00AM前回校
所以7:00-40AM才是最多學生使用紅隧的時段
而此時段的乘客數量
較一小時後的真正繁忙時間少
根據小弟上一學年的觀察
7:15-30AM左右, 不論是理工天橋那邊的102,106, 人龍最多排至天橋最底
而171即使脫班, 也只會排至一小段天橋上
往往同時來2, 3輛171已經完全消化了
所以小弟相信屆時
學生的人流應該未至於導致紅隧口的狀況比現在更差
就算上課繁忙時間與返工繁忙時間唔同,幾年後當西鐵綫和東鐵綫的上蓋及附近的物業陸續入伙,若仍未有任何分流措施,兼沙中綫過海段未能通車的話,西鐵同東鐵客量的增加也會令紅隧口的負荷更為百上加斤。

ksmbh 發表於 2009-8-23 21:02

原帖由 238X 於 2009-8-18 09:2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宣傳都無用啦,有個地鐵站喺正門口,
就算見到宣傳品,都唔會特登搵巴士站啦...
======

再回正題:
政府咁有遠見識「分流」,就唔係政府啦...
你說得對,
要做起真係要學外地公司咁,
搞下派COUPON免費試搭,
否則都好難改變乘客搭車既慣性,
以前係灣仔返工都唔少同事搭巴士,
而家返太古坊真係識親都係港鐵返工.

ksmbh 發表於 2009-8-23 21:03

原帖由 Ka-Lun 於 2009-8-21 09:4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唔駛擔心 971的前途!東鐵客駁 971 往返港島西都有優勢o的:lol !若果「東鐵綫←→西環」要盡量避開市區的交通,就可以於紅磡站駁西鐵綫至柯士甸站,再轉乘 971。

儘管現時有兩種方式來往返「東鐵綫←→西環」之間,不過它們 ...
如果971改去數碼港的話,
相信石排灣個邊又會嘈,
到時可能要將部份970X班次拉上去了.

Ka-Lun 發表於 2009-9-5 06:05

原帖由 Snoopy@FB8617 於 2009-8-16 10:2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實際上,104,905,113根本冇咁多車做緊....
104頂多有32架
905頂多有30架
113頂多有22架

K16 D車會返大西北同大埔bo.....
Sorry for my late reply,因小弟之前有其它更重要或更迫切的事要優先處理,要到現時才有空回覆,不過幸好仍能趕及於本主題未上鎖前回應。

關於 104 的高峰期出車數目,小弟終於計到 30 架行走主線加 2 架澤安車(請見本帖子底下的表格),這正是 Snoopy@FB8617 的答案!其實 104 繁時出車同一般路線好唔同,要知道 104 的最高用車數量,就是把繁忙時間分為兩種,分別是「繁時邊緣」和「繁時高峰」。繁時邊緣就是當 104 主線以頻密班次(5 分鐘一班)出車但冇 104 短程特車的時間,至於繁時高峰是指 104 派大量短途特車來疏導龐大的流水客但削減主線的服務至 8-10分鐘一班的時侯。小弟發現現時 104 派出最多巴士的時候是繁時邊緣期,而不是繁時高峰期,所以現時 104 的最高用車數量應以「繁時邊緣」的班次和行車時間來計算。另一邊箱,如果 104 及 301 真是跟樓主的建議重組,104 派出最多巴士的時候會變為繁時高峰期,所以重組後的 104 之最高用車數量會以「繁時高峰」的班次和行車時間來計算。

905 方面,要計出 Snoopy@FB8617 的最高數目,除了要於計算公式包括埋早繁北上班次是疏過早繁南落班次之因素外,仲要把現時905 的全程行車時間由 75 分鐘縮至 70 分鐘。因發現巴士公司網站及運輸署的公共交通查詢服務都高估了 905 的行車時間,例如由旺角警署去大道西 424 號(近水街),以上網站話搭 905 要 35 mins,而搭 970(X) 只需 30 mins。實際上,跟據以下站友的回應:

原帖由 Wright---AVW16 於 2009-8-16 22:0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走大角咀一定比佐敦快,亞皆老街塞車通常都是先達對出一段西行,這905是不途經的(小弟有一晚在旺角乘18號到大角咀,過了彌敦道已通順了不少),所以970絕對沒有可能比905快。

…經佐敦道,小弟始終認為不太樂觀,因為佐敦道的交通狀況遠較大角咀內街差...
由旺角去西營盤應該搭 905 會快過搭 970,若果經佐敦的 970 能於 30 mins 抵達,唔經佐敦的 905 應少於 30 mins 就可到達,所以搭 905 要用 35 mins 根本是估長了該線的行車時間,即是話就算 905 未重組前,它的全程行車時間應該是 70 mins 會比較合理(而唔係 75 mins)。

113 方面,除了要包括埋早繁北上班次是疏過早繁南落班次之因素外,巴士公司及運輸署的 113 全程行車時間恐怕也被估長o左。因為現時 101 的全程行車哩數是 19.9 km,而 113 只不過是 19.1 km(仲短過 101 少許),仲有 101 完全無特快路段,沿途站站停,小弟也唔信 101 所經的街道會比 113 暢順,所次若果重組前的 101 能夠用 65 mins 行畢全程,行車哩數稍短的 113 應該也能於65 mins 內行畢全程。所以於計算 113 的用車數目時,小弟也把 113 的全程行車時間由 80 mins 大幅縮至 65 mins(同 101 看齊),不過即使是這樣,小弟計出來的 113 用車數量仍比 Snoopy@FB8617 的多一架。

鑑於樓主之前估長了重組前的 905 和 113 的全程行車時間,小弟相信之前也因此而估長了重組後的 905、113P 和 913 的全程行車時間。因原本行走 K16的車會返大西北同大埔,它們並不能用於此隧巴重組建議,所以下面的 table 並唔再包括 K16 的用車數目。以下列表就是用 Excel 來重新計算每條受樓主重組影響之路線的用車數目,公式如下:

雙向服務路線用車數目 = (全程行車時間 / 早繁南下最密班次) + (全程行車時間 / 早繁北上最密班次)
單向服務路線用車數目 = (全程行車時間 +私牌回車時間) / 繁時最頻密班次

註:紅色代表雙層巴士數目, 藍色代表單層巴士數目。

分拆/重組前分拆/重組後路線全程行車時間
(分鐘)私牌回車時間
(分鐘)早繁南下最密班次
(分鐘)早繁北上最密班次
(分鐘)繁時最
高用車
數目全程行車時間
(分鐘)私牌回車時間
(分鐘)早繁南下最密班次
(分鐘)早繁北上最密班次
(分鐘)繁時最
高用車
數目30120153
1298115104(紅隧口→金鐘)15123
9104(主線)75
553055
101011104(澤安車)22304(主線)60
5721304(澤安車)290570
463065
572310165
334450
442590160
771811365
5723113P55
691691360
12159總和141151

以上列表就可看到路線分拆後大約需要加額外 10 架巴士來滿足需求,不過其中 9 架只不過是單層車,所以雙層巴士數目於分拆後只是需要加一架,變化並不明顯。這種額外巴士需求並不過份,因為於西隧通車前單單準備一條 960 已經需要訂購 30 多部雙層巴士!

[ 本帖最後由 Ka-Lun 於 2009-9-4 17:34 編輯 ]

Snoopy@FB8617 發表於 2009-9-5 09:48

回復 55# 的帖子

首先
我之前講既係最多派車
實際上可能冇咁多
因為我問人之際新巴果part都係俾到一個x-x既數俾我...

睇完你講既野笑左一笑...
我想問下你建議既104變左咁既時候
又冇特別班次係紅隧出德輔道中果邊
仲點可以做10分鐘一班?
即係其實你只係將301變左做104早上紅隧口特車
但原有紅隧口特車就冇影
104又得10分鐘一班

全部紅隧線都cut左班
D資源就去晒俾西隧
但根本就未必分流到紅隧口前既客
極懷疑你係想逼死人多過解決問題

981俾九新城做又係死
1.港鐵冇理由會上水站-沙田站,馬鞍山線俾你free轉乘
2.$16對比起搭港鐵就真係.....

Ka-Lun 發表於 2009-9-9 10:05

原帖由 Snoopy@FB8617 於 2009-9-4 20:4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首先
我之前講既係最多派車
實際上可能冇咁多
因為我問人之際新巴果part都係俾到一個x-x既數俾我...

樓主於 Excel列表裏的巴士數目(不論分拆前後)的兩個 columns 之 heading都是「繁時最高用車數目」,所以我一路講緊的都是最多派車,非繁時當然唔會派咁多巴士。
原帖由 Snoopy@FB8617 於 2009-9-4 20:4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981俾九新城做又係死
1.港鐵冇理由會上水站-沙田站,馬鞍山線俾你free轉乘
2.$16對比起搭港鐵就真係.....

其實小弟都 strongly prefer 開港鐵巴士 P1 多過九新城的 981,只不過因 K16 取消後騰出來的巴士會轉移服務大西北及大埔,變了 MTR 要開 P1 的話,就要刻意為該線訂購約廿架雙層車,因除了之前計出來的 15 架外,仲有些要作為後備之用。

既然前九廣鐵路都肯為 K16 購入全新配置歐盟四型引擎的雙層巴士,而港鐵/前地鐵來自乘客及車站上蓋物業的收益/盈利更加比前九鐵豐厚,若前九鐵有能力為 K16 買新巴士,港鐵就更加有能力為 P1 買新車!而且 K16 於南環綫未通車前是全日服務,建議的 P1 只是於東鐵未過海前提供繁時單向服務,雖然 P1 要途經昂貴的西隧,但如果只做繁時單向應該都可以 balance 到,而且你之前也提過:
原帖由 Snoopy@FB8617 於 2009-8-12 09:4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不過P1既建議唔錯
但港鐵應該唔會同你咁做...

即證明你都幾 buy 樓主 P1 的建議,只不過你懷疑 MTR 肯唔肯開。其實 MTR 心裏都好想有多些新界乘客利用港鐵的服務過海,不論是荃灣綫、將軍澳綫、東涌綫、及 P1 也好。若果連繁時都唔開 P1,以現時 MTR 網絡來看,東鐵綫的過海客大多數會 prefer 於紅磡站駁隧巴而不用 MTR 過海,這只會令 MTR 損失了一大批過海客的收益!若MTR 開辦 P1,就可令往返中區的東鐵客改用大圍站駁 P1,除了有助疏導紅隧口的人流外,也可令部分來自東鐵客的過海收益歸給 MTR,令到就算沙中綫未能過海,MTR 都能於最賺錢的過海公交市場擴大佔有率。除非 MTR 唔想賺取東鐵客過海的錢,否則 MTR 無理由唔肯開 P1。
原帖由 Snoopy@FB8617 於 2009-9-4 20:4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睇完你講既野笑左一笑...
我想問下你建議既104變左咁既時候
又冇特別班次係紅隧出德輔道中果邊
仲點可以做10分鐘一班?
即係其實你只係將301變左做104早上紅隧口特車
但原有紅隧口特車就冇影
104又得10分鐘一班

唔好意思,小弟之前的表達方式因不夠全面而令讀者 get 唔到個 full picture,其實重組前和重組後的 104 及 301 出車情況應是:

註:緣色字代表繁時邊緣的最多出車數目,紅色字代表繁時高峰的最多出車數目。

分拆/重組前分拆/重組後時段路線全程行車時間(分鐘)私牌回車時間(分鐘)早繁南下最密班次
(分鐘)每小時最高出車數目(可以小數)繁時最高用車數目(一定整數)全程行車時間(分鐘)私牌回車時間(分鐘)早繁南下最密班次
(分鐘)每小時最高出車數目(可以小數)繁時最高用車數目(一定整數)3012015320.012P1415.015繁時邊緣104(主線)75
5N/A3055
6N/A19繁時高峰104(主線)75
8N/A1955
10N/A11104(紅隧口
→堅城)3525252.43104(紅隧口
→中環街市)2015610.06104(紅隧口
→金鐘)1512252.421512320.09繁時高峰由紅隧口或大圍
站起載的每小時巴士數目34.835.0繁時邊緣 104 最高用車量3019繁時高峰 104 最高用車量3020
以上列表的藍色字就可證明,現時所有 104 紅隧口特車及 301加埋每小時大約於出 35 架吉車來滿足東鐵客往灣仔及中西區的需求;重組後的 104紅隧口特車及港鐵 P1 巴士加埋也一樣每小時出 35 架吉車來滿足東鐵客往灣仔及中上環的需求,不過最大的分別是重組後的紅隧口主要處理往返灣仔區及金鐘的東鐵轉乘客,繁時往返中上環的東鐵轉乘客就分流給大圍站來處理,往返西環的東鐵客就交由 901 負責。其實樓主重組時已經把 104 紅隧口特車及 301 一齊考慮,使到重組/分流後每小時仍然一樣有咁多架吉車由紅隧口及大圍站起載,所以接載東鐵轉乘客的早繁過海特車並無削減到,只是:

每小時 20 架 301 + 每小時 15 架 104 紅隧口特車 ──>
每小時 20 架 104 紅隧口特車 + 每小時 15 架 P1 港鐵巴士。

至於104(主線)的早繁高峰期 10 分鐘一班是 based on 現時 104(主線)的早繁高峰期班次為 8-10 分鐘而定的。因為重組後的104(主線)之港島區服務範圍將大幅縮減至灣仔同金鐘,原本往返中西區的 104 乘客將會有 115、304、901、971 及 P1 等路線取代,104 客源當然會因此而減少,所以班次由重組前的 8-10 分鐘一班減至重組後的 10 分鐘一班並唔算過份。只不過 104(主線)於早繁高峰期抵達紅隧口時應差不多客滿,頂多開埋後門上多幾個紅隧口客來填滿車尾下層的空間,所以計算每小時於紅隧口出吉車的數目並冇計埋 104 主線,而上面 table 藍字的 N/A 就是這意思。

由紅隧口出德輔道中的 104 特別班次為何會消失呢?首先,來自大圍或以北的東鐵或馬鞍山綫的乘客若想早上繁時去中環的話,他們可於大圍站駁 P1。來自九龍塘的,搭 MTR出德輔道中也好方便快捷。旺角東站附近也可以步行到太子站或旺角站一帶搭 MTR 或 304 點到點直達中環。西鐵綫的乘客就更加唔會兜去紅磡站那邊搭巴士出中環,因為西隧同 MTR 的路線會更直接。唯一剩番的就是紅磡站附近的居民,例如都會軒一帶,對他們來說當然搭隧巴出德輔道中會方便直接過搭 MTR,所以開了 P1 後,早繁時只有都會軒一帶的居民需要紅隧口往德輔道中的巴士服務,不過單靠該屋苑的需求並不足以開特車由紅隧口起載,就算 104 及 301 重組後,都會軒居民出中上環仍然有全日服務的 101、109、111、113、115 及 182,早繁甚至有 115P 等路線可供選擇。鑑於 104 及 301 重組後會騰出不少紅隧的 quota,騰出來的配額有需要時就能夠利用來加密其它紅隧線(e.g. 101、111 及 115 等)的班次來疏導紅隧口等車的人龍。

原帖由 Snoopy@FB8617 於 2009-9-4 20:4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全部紅隧線都cut左班
D資源就去晒俾西隧
但根本就未必分流到紅隧口前既客
極懷疑你係想逼死人多過解決問題

樓主當然承認某些紅隧線是 cut 左班,這是因為它們的服務範圍收窄了而令需求減少,不過我並不是所有紅隧線都 cut,減班的對像其實全部都是往返中西區的紅隧線,因為它們某程度上可以用新開的西隧線(如 304 及 P1等)來取代。

Cut 了往返中西區的紅隧線後,學我之前所講,騰空出來的紅隧 quota 就可以利用來加密其它紅隧線的服務。例如西鐵綫延長至紅磡後,西鐵客可以於紅磡站駁隧巴往銅鑼灣/港島東,令 102 及 116 等隧巴線的需求增加,重組 104 及 301 後就可以令 102 及 116 等路線利用104 及 301 free 出來的 quota 來加強 102 及 116 等的服務,甚至可把 117 南下的紅隧口車站由外邊月台搬到 Main Platform,令往銅鑼灣的東鐵和西鐵客可以多一個選擇,同時善用現有 117 的空間。即是話,分流了一些往返中西區的過海客給西隧後,紅隧的 quota 就可以更集中地來服務真正需要用紅隧過海的乘客。

其實現時早繁紅隧口不但只乘客排長龍等車,巴士也要排長龍等埋站載客,即是話繁時紅隧口的巴士站已經處於「超飽和」狀態。如果就咁加密某些紅隧線來嘗試滿足西鐵客駁隧巴的額外需求而唔重組104 及 301 等路線的話,只會令巴士車龍越來越長,instead of 加快巴士站繁時疏客速度。要同時滿足西鐵客駁隧巴的額外需求,又唔想巴士車龍過長的話,就要分流一些中西區的過海客給西隧,然後才加強其它紅隧線的服務。

[ 本帖最後由 Ka-Lun 於 2009-9-8 21:18 編輯 ]

Snoopy@FB8617 發表於 2009-9-9 16:11

原帖由 Ka-Lun 於 2009-9-9 10:05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樓主於 Excel列表裏的巴士數目(不論分拆前後)的兩個 columns 之 heading都是「繁時最高用車數目」,所以我一路講緊的都是最多派車,非繁時當然唔會派咁多巴士。

其實小弟都 strongly prefer 開港鐵巴士 P1 多過九新城 ... 即係呢
我係講緊繁時最多............
即係可能再少D都唔奇

P1唔係話唔好
不過當南北線開通既時候就可能真係會取消多....
車唔係話有就有...
港鐵唔係做巴士既...
有錢點解唔去換新既火車/地鐵?
K16果批新車明顯係因為要代舊車
根本個車隊數目都係差唔多

即係呢...
唔該俾D有用既野...
你俾繁時邊緣我睇冇用...

你寫就寫到有35架車...
但係紅隧口實際上得20+x架...
P1是否可以完全分流到成問題....
灣仔果到點都係得101,104果堆
明顯地紅隧係唔見左一條5-7分鐘一班既線

中西區根本唔係繁時101,104既主要客源.....
你做10分鐘唔係問題
但係5-7分鐘一班既特車就變左P1係大問題

縮左既位根本唔係佢地既主要大客源
又憑咩去減佢地班?

有紅隧Quota都冇用...
你冇果條街既Quota都係加唔到班

最後呢
我自己覺得成份建議同你既答覆只係去用紅隧既資源去開西隧線
但分流情況又唔一定理想
而且成份建議就算九新城有足夠既車都唔會去做
因為只係將D客推俾港鐵
例如P1,"搭 MTR出德輔道中也好方便快捷","旺角東站附近也可以步行到太子站或旺角站一帶搭 MTR 或 304 點到點直達中環"
你係巴士公司既會唔會肯咁做
看落定確紅隧口會少左人
但同一時間又少左車既時候
改善情況完全令人質疑....

Ka-Lun 發表於 2009-9-22 11:40

回復 58# 的帖子

今次等咁耐才答覆你的原因是要想知南環綫通車一個月後對紅隧口巴士站的實際影響。雖然樓主已由<明報>得悉西鐵綫延長後的第一個工作天已塞爆了紅隧口(可參考帖子 45#),不過很多時因試新o野的因素變了第一個工作天的情況未必能作準,通常都要等通車一個月才能較準確地反映真正的影響。

假如紅隧口的情況現今已回復番南環綫未通車時的狀態,這就可證明樓主之前的預測是唔準的,亦即係成份建議無需要實行,此情況下再討論落去都無意思。

不過,根據小弟最近於 B2 版開了個新主題叫<紅隧口巴士站有無因西鐵綫延長而迫上加迫?> ,就發現不論早上或傍晚,紅隧口轉車人龍都比以前長(閣下可參考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viewthread.php?tid=429217&page=2#pid1648678),即是要繼續討論。

原帖由 Snoopy@FB8617 於 2009-9-9 03:1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車唔係話有就有...
港鐵唔係做巴士既...
有錢點解唔去換新既火車/地鐵?

唔止!未來幾年港鐵仲要花數百億元來興建不同的鐵路項目,這些新鐵路通車前當然也要加新列車來應付需求。

其實可以兩睇,你o地可以話因 MTR 已經花哂 D 錢於新鐵路支綫上就攪到無錢買巴士比 P1 線。同時亦可以話既然 MTR 能夠 afford 得到幾百億元來擴張鐵路網絡,買廿架巴士來準備 P1 線之成本就變得相對地濕濕粹。

唔好忘記前九鐵為 K16 買歐盟四型新巴士之前,九鐵既要把第一代電氣化火車換上現有新式的東鐵列車,而且仲要起西鐵同馬鐵,買了 K16 的新巴士後又要起南環綫。既然前九鐵都能把舊列車換新列車、買新巴士、同埋起新鐵路綫於幾年內全部做到,港鐵都應該一樣做得到!
原帖由 Snoopy@FB8617 於 2009-9-9 03:1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你寫就寫到有35架車...
但係紅隧口實際上得20+x架...
P1是否可以完全分流到成問題....
灣仔果到點都係得101,104果堆
明顯地紅隧係唔見左一條5-7分鐘一班既線

中西區根本唔係繁時101,104既主要客源.....
你做10分鐘唔係問題
但係5-7分鐘一班既特車就變左P1係大問題

要紅隧口有條往中環的特車?得!其實這條特車並唔一定要以 104 的形式出現,可以用 101、111、或 115 的形式出現。只不過因 101 同 111 現時都是經灣仔內區,同現有 104 比較,它們當然會拉長往中環的行車時間。相反,115 往中環是經告士打道同埋唔停金鐘,它當然仲快過現時的 104,但最可惜 115 於紅隧口是停在收費廣場以南較少人到的月台,未必能吸引到於 Main Platform 等車的乘客改搭。咁點算呢?

其實可把 111 往上環方向改經告士打道,並經分域街及金鐘,以免影響現有 111 同 680 之間的BBI。因現時新蒲崗至馬頭涌道一帶仲未有一條往灣仔北的路線,而 111 於新蒲崗、黃大仙及東頭一帶是經彩虹道,恰好夾在 101(太子道東)同 113(龍翔道)之間,所以就選了 111 南行改經告士打道,使到早上紅隧口可以開 111 特車來代替 5-7 分鐘一班的 104 特車。而 101 及 113 當然就分別繼續經灣仔道及大道東。

111 北行路線又如何呢?鑑於明年起沙中綫同中環灣仔繞道相繼動工興建,灣仔北的內街如港灣道都是最好少經,所以 111 北行將照舊行灣仔道。即係話,111 於港島區路線將跟足 182,而 111 於九龍區路線將維持不變。反正就算104 跟樓主建議縮短後,下班時 104 仍然有 5-10 分鐘一班的告士打道特車返九龍,所以 111 北上唔一定要行灣仔北。

不過小弟有樣o野唔明白,為何 5-7分鐘一班既 104 特車變o左 4-6 分鐘一班的 P1都係大問題呢?現時 104 特車的主要客源都要來自大圍站或以北的轉車客,若 P1 開得成的客,他們往中上環應可改搭 P1,唯一是由九龍塘站入閘、旺角東及都會軒往中上環的客才需要紅隧口往中環的特車,但這批客究竟有幾多呢?不知你的意思係唔係寧願紅隧口的特車有一半去到金鐘,另一半去到中環街市?而唔係所有紅隧口特車都以金鐘為終站。
原帖由 Snoopy@FB8617 於 2009-9-9 03:1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縮左既位根本唔係佢地既主要大客源
又憑咩去減佢地班?

所以縮班的幅度都是輕微的。例如 101 是跟據有 80% 的過海客是往返灣仔至上環一帶,只有 20% 的過海客是往來西環的,所以縮短 101 至上環後班次就由 3-5 分鐘一班(每小時 12-20 架車)變成約 4-6 分鐘一班(每小時 10-16 架車)。仲有 101 也會縮至牛下/淘大為終站,不過聽一些巴士迷話 101 的過海客最遠都是去到九龍灣一帶,於觀塘市中心落車的 101 客通常都是於紅磡土瓜灣才上車(重組後這批客可改搭 901),鑑於 101 於觀塘區縮左既位基本上冇過海客,所以小弟並無因 101 縮至牛下再進一步削 101 班次,所以最終得出 101 以 4-6 分鐘一班出車。

104 方面是跟據重組前的 104 同 905 兩條路線變成 104(縮至金鐘的)、304 及905(不經彌敦道)這三條線,這二線變三線的模式就可以把分拆後每條線每小時出車量大約減三分一,例如繁時 4 分鐘一班可變成 6 分鐘一班,非繁時 10 分鐘一班變成 15 分鐘一班等。
原帖由 Snoopy@FB8617 於 2009-9-9 03:1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有紅隧Quota都冇用...
你冇果條街既Quota都係加唔到班

同意,所以加強 112 及 116之服務的確是有難度,因它們要經繁忙的銅鑼灣市中心。若果 104 及 301 能成功重組,騰出來的空間就可容許 117 南下的紅隧口車站搬至 main platform,並同時把110 同 117 的單層車變為雙層車來應付西鐵綫延長的額外需求,所以並不一定要加密班次來提高載客量。不過當然換雙層車唔係話換就換,之前係要做些準備功夫。短期內,可以參考以下站友的建議:
原帖由 Wright---AVW16 於 2009-8-13 19:0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根據小弟於去年8月28日早上於紅隧口影巴士時所見,110及112線離站時站立的乘客會較少,甚至仍有少量座位,初期較保守的時侯,可先行觀察這兩線是否有能力照顧新增的乘客,若果不行,才考慮加設短途車疏客。因為南線通車近在逼切,就算加短途車不是最好的方法,但短期效益是較effective的,但長此下去就不敢說了。
~~~~~~~~~~~~~~~~~~~~~
原帖由 Snoopy@FB8617 於 2009-9-9 03:1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最後呢
我自己覺得成份建議同你既答覆只係去用紅隧既資源去開西隧線
但分流情況又唔一定理想

看落定確紅隧口會少左人
但同一時間又少左車既時候
改善情況完全令人質疑....
你們唔一定要應同樓主的建議同答覆。用股票來比喻,就算某一隻股票於有分析員睇好,同一時間有另外一位分析員對同一隻股票睇淡都唔出奇。

就算1997 年105 改行西隧變 905 都有不少人反對(主要因令到東鐵客駁隧巴會少o左個選擇,所以就暫時開o左條 105A,不過最終都是被 104 特車同 301 取代),但 905 so far 都無因這些反對聲音而回復番 105(唯一是書展散場高峰期開的 105R特車例外)。

當然,理想還理想,一日未採用樓主的建議,它的分流效果根本無人知。我們所知的就是靠以下其中一位站友所講的o野,不過這只是南環綫未通車前的狀況,這位人兄亦曾經是東鐵駁隧巴的常客。
原帖由 KC3555 於 2009-7-27 00:0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後門再上埋客就係方便乘客用最快的時間去登車,可以將排隊入站的巴士龍同埋塞在火車站的乘客盡快清走。
老實講,點解我會話唔使等多過一部巴士?根本,我出紅磡車站,一出閘口就要排隊等上車,但巴士一來又排緊隊等客,
通常五分鐘左右,我就已經上到車,可能走左8-10部車我未必知,但係至少呢堆線疏客速度係極之理想。
三至五分鐘左右一班火車幾千人到火車站,一大半乘客就係要過海,重點根本唔係巴士夠唔夠,而係疏導效果順唔順暢,
So Far,我就覺得咁樣配合十分之理想。
以上紅字可以睇到,除了乘客排長龍等車外,隧巴一樣要排長龍等埋站,早繁紅隧口車站根本是處於「超飽和」狀態。根據本人的重組建議,cut 班甚至取消的紅隧線只是佔紅隧車隊的好小部分。鑑於早繁隧巴排長龍的關係,溫和/reasonable 的 cut 班首先只會令到巴士龍縮短,藉此減低紅隧線的行車時間,但是紅隧口巴士月台所見的仍然是源源不絕的隧巴一架接著一架咁來,並未影響到疏客速度,因為巴士站仍處於「超飽和」狀態,所以樓上這位人兄話重點根本唔係巴士夠唔夠,而係疏導效果順唔順暢。

當然,要等到大刀闊斧 cut 紅隧線才會令巴士龍消失,這「非飽和」的情況下巴士站才唔會見到巴士一架接著一架咁來,這樣就真係會影響疏客速度了。

以上只不過是小弟的分析/預測,並不能保證一定準確,實際效果係點?要試過先至知。
原帖由 Snoopy@FB8617 於 2009-9-9 03:1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而且成份建議就算九新城有足夠既車都唔會去做
因為只係將D客推俾港鐵
例如P1,"搭 MTR出德輔道中也好方便快捷","旺角東站附近也可以步行到太子站或旺角站一帶搭 MTR 或 304 點到點直達中環"
你係巴士公司既會唔會肯咁做

鑑於好多大城市(包括香港)的空氣污染嚴重,小弟當然支持大城市以鐵路為骨幹的公交系統。不過,並不會因為咁而盲目地建議乘客搭地鐵,例如由都會軒去德輔道中,雖然可以用 MTR 由紅磡站搭到中環站,但是因尖東行去尖沙咀站轉車要花太長時間,點對點的隧巴就顯得直接方便。而九龍塘去中環就好唔同,雖然要於旺角轉車,不過是行到對面月台那種,這種轉車模式當然是方便過於紅磡站駁隧巴。

所以我的計劃其實是以搭客的整體利益來出發,並不是單以巴士公司或鐵路公司的角度來考慮。當然,若果問巴士公司由旺角往返中環怎樣去,他們一定話搭 104 或 905(重組前),或重組後的 304,就算 MTR 可以一程過直接來往旺角同中環之間,巴士公司當然唔會叫你o地搭地鐵!相反,若果問 MTR 怎樣由第一城去太古城,MTR 也只會建議於地鐵系統內轉來轉去,MTR 亦唔會叫你o地搭點到點的 682。所以要 plan 最可行的公交路線,並不能單以巴士公司的利益來出發,亦不能單以鐵路公司的利益來出發,係要把全港的公交網絡一併考慮。

可能你們會問既然要強調以鐵路作為公交系統的主力,為何還開 P1 巴士呢?其實 P1 只不過是東鐵未能過海前的臨時分流安排,而且只是繁時單向服務,當沙中綫過海段通車後,P1 當然會取消,只要得到區議會同市民通過就得 na。這點也配合你以下所講的:
原帖由 Snoopy@FB8617 於 2009-9-9 03:1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P1唔係話唔好
不過當南北線開通既時候就可能真係會取消多....

brianso 發表於 2009-9-24 09:40

原帖由 ksmbh 於 2009-8-23 21:0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971改去數碼港的話,
相信石排灣個邊又會嘈,
到時可能要將部份970X班次拉上去了.

分分鐘成條970X都要拉上去塞住佢地把口啦:L
頁: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紅磡站的人流/隧巴分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