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唔好咁抬舉AL既質素。
當年我考中化文化卷, 完全冇用過六篇文既內容,
求其寫堆野老作話係龍應台講既, 寫到尾我都唔知自己寫乜,
最後呃左支火箭返黎。
本人認為, 文化卷精粹在於是否有立場,
同意就同意, 反對 ...
六篇文章,課程已經有名叫佢地做「文化參考編章」,只供參考
好認同你所講,最重要有立場,題目寫明評論就評論,而不是寫兩方的論點
見解獨到,理據充足才是高分之道。
大家可以留意一下中化的比分方法,係見到一個重點比一分
反而文筆通順唔太理,只要唔係前言不對後語,老師看得明就可以了
離題一講:當年中學遇正的中化老師真係唔o野少,功課比其它AL科更多
例如教完一款實用文之後學生因應不同功課的名目最後要作成起碼6篇交功課
不斷要學生進行的演講、用收音機新聞去訓練學生聆聽能力等
雖然我自己考出來的成績都係剛好合格,但學到的真是一生受用
(出來做o野,認識到改過高考中化卷的朋友,他看到以前中化老師的相片,才知這名老師來頭不少
朋友認出該老師,當年在考評局負責指導改卷員如何批改中化高考卷)
回復 20# 的帖子
佢會唔會要求你畫個 Giffen 既 IC Curve?我見 93 年交水費之後都無啦 :L 原帖由 superay 於 2009-12-27 00:4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六篇文章,課程已經有名叫佢地做「文化參考編章」,只供參考
好認同你所講,最重要有立場,題目寫明評論就評論,而不是寫兩方的論點
見解獨到,理據充足才是高分之道。
大家可以留意一下中化的比分方法,係見到一個重點比一分
反 ...
中化科的要求, 其實頗像大學裡政治科目的要求。
論點不必有哲學辯論的嚴謹, 但千萬不要立場搖擺
[事實上評卷員也未必有這個智慧欣賞嚴謹的論點]。
以香港應否有普選為例, 你支持反對也好, 寫清楚即可,
很多人卻自以為聰明, 明明開頭支持, 中間忽然加一句︰
「見到社民連在立法會胡鬧, 我們要考慮港人質素是否充夠
實行普選」。因為一句, 全篇文章頓變中下品之流。
很多人說中化吹水, 但為甚麼人家吹水有A, 自己吹水卻F/U收場。
這科對中學生來說, 的確不易掌握, 甚至很多人不知道遊戲規則如何。
要考得好, 應該要多看高質素的評論散文,
[如龍應台早年之作, 或是陳雲的作品] 還要抽時間了解人家的寫法。
有時間還不妨找些政治哲學書籍去看,
看得懂, 自然會有「領悟」之感, 知道寫好文章的感覺。 其實呢啲係咪需要記到滾瓜爛熟?
好似 elastic part of demand 係上面定下面,我係唔記得
我要臨場慢慢諗 elastic: P 跌 TR / TE 升,再喺度畫圖
仲有嗰啲 tax 同 subsidy,producer 定 buyer bear / gain 多啲
仲有嗰啲 PCC ICC
AL 好似無慢慢諗呢支歌仔唱 :L
不過記完又驚仲有一大堆野要記
另外,想問一問
我今日睇咗老師無教既 Chapter 1
佢話 equilibrium 係可以 derive 到 refutable implication
唔係好明點樣,Qs = Qd 據我所知唔係 refutable,係fact,咁呢樣係咪 disequilibrium?
比較亂 :L
[ 本帖最後由 bananasims 於 2009-12-27 19:36 編輯 ] F.4 ICT+GEOG
第一屆三三四學制 原帖由 kay 於 2009-12-25 20:5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不過我身邊好多人中化都好"屆機"
我自己都係靠文化呢份卷先"拉返隻貓上黎":L
我反而係用ORAL同埋READING既A拉返文化卷個E…;P 原帖由 LRT1070 於 2009-12-27 22:25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F.4 ICT+GEOG
第一屆三三四學制
夾埋係咪六科?
原帖由 nickhei 於 2009-12-27 20:32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樓主你要有一個讀AL正確策略----------明白CONCEPTS多於死背,因為AL好多野讀,一定背唔晒。明左D野+多應用先可以做到秒殺題目。
其實ELASTICITY OD DEMAND有3個唔同CONCEPTS。第一個係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INC ...
唔該晒,又學多咗嘢
METHODOLOGY 係邊本書?
不過頭先去睇張五常本科學說需求,而家都大概理解呢個 "equlibirum" 既意思同埋點解 theory 要 refutable 但 not refuted
我咁解釋有無錯?
一個理論如果係 derive 唔到 refutable implication 的話,就係一個套套邏輯
而套套邏輯永遠都正確,本身句句子係無意思,唔可以用黎解釋行為
所以要加啲 testing condition,令佢有 refutable implications,先至可以創立一套理論去分析行為
而套理論如果未被推翻的話,就可以係一套確立 (confirmed) 既理論
[ 本帖最後由 bananasims 於 2009-12-28 02:14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