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葵涌巴士路線大幅改動 (新方案)
以下為舊方案,新方案請見另帖,謝謝。32改為梨木樹←→佐敦(渡華路),大幅修改行車路線
佐敦(渡華路)方向,依原有石圍角方向32線駛至石圍角路後,改經蕙荃路、荃錦交匯處、德士古道北、德士古道、荃青交匯處、荃灣路、葵涌道,然後折回長沙灣道原有路線行駛。
收費:
全程:$6.2 / $4.4
石圍角往佐敦(渡華路):$5.8 / $4.4
美孚往佐敦(渡華路):$5.3 / $3.7
上海街往佐敦(渡華路):$4.4 / $3.7
36B乘客可於梨木樹巴士總站轉乘免費轉乘32。
乘客可於美孚鐵路站免費轉乘33A往旺角(柏景灣)或37往奧運鐵路站。
梨木樹方向,依原有路線駛至長沙灣道後,改經天橋、荔枝角道、葵涌道、荃灣路、荃青交匯處、德士古道、德士古道北、荃錦交匯處、蕙荃路,然後經原有奧運鐵路站方向32線駛往梨木樹。
收費:
全程:$6.2 / $4.4
美石圍角往梨木樹:$4.4 / $3.7
於梨木樹巴士總站轉乘36B可免首程車資。
33A往荃灣(如心廣場)或37往葵盛(中)於美孚鐵路站轉乘32可免首程車資。
35A維持尖沙咀東←→安蔭,大幅修改行車路線
安蔭方向,依原有路線駛至彌敦道後,改經甘肅街、上海街、佐敦道、連翔道、西九龍公路、青葵公路、葵涌道、昌榮路、和宜合道、大隴街,然後折回原有路線行駛。
收費:
全程:$6.8 / $5.0
過青葵公路後往安蔭:$4.8 / $3.7
石蔭往安蔭:$3.2 / $2.9
尖沙咀東方向:依235M路線駛至葵涌道後,改經青葵公路、西九龍公路、連翔道、佐敦道、加士居道、然後折回彌敦道原有路線行駛。
收費:
全程:$6.8 / $5.0
過西九龍公路後往尖沙咀東:$4.4 / $3.7
經此改動後,原有部分32及35A乘客將改乘36B,而32及35A行車時間將大幅減少,可望在不影響班次的情況下削減巴士,建議32及35A部分巴士轉往36A及36B,以現有235M←→36A轉乘優惠彌補安蔭往深水埗的空缺,並建議將此轉乘優惠擴大至235←→36A。
目的:
1) 提供石圍角來往長沙灣、深水埗、旺角、油麻地及佐敦的特快服務。
2) 提供葵興、葵芳來往佐敦及尖沙咀的特快服務。
[ 本帖最後由 GW2033 於 2010-6-14 23:23 編輯 ] 32轉返36B:L
如果我由九龍搭32入梨木樹
再轉返36B出九龍即係計一程車錢?:o 請問改動後青山公路(葵涌段)既乘客去荔枝角道(長沙灣段)同佐敦道以南之尖沙咀區應該乘搭甚麼路線?
還有安蔭、石籬區居民如何前往長沙灣道一帶
[ 本帖最後由 HE7921 於 2010-6-12 22:48 編輯 ] 首先,彌敦道北行不能左轉甘肅街。另外,32要改特快都唔應該咁行,因為對梨木樹居民黎講,呢種行法係絕對行回頭路,根本慳唔到時間。 石圍角/象山/<>上葵涌 坐乜!?
送客俾小巴? 35A的改動, 認同樓主意見.:victory:
要填補35A改快後的空缺, 可加強36B服務, 或提供轉乘優惠. 多謝各位的指正,小弟自知方案有很多不足之處,旨在拋磚引玉,引起各位的討論。
RE坤仔:你的想法是我的意思,這是為彌補32改為特快後由象山、石圍角往上葵涌的空缺,不過在新方案中已取消。
以下是新方案,涉及31B、32、35A、36B及37五線。
31B延長為安蔭←→奧運鐵路站,安蔭方向改經元州街,並增設與36B的轉乘優惠。
奧運鐵路站方向:依原35A路線駛至石籬(大隴街)巴士總站後折回原有路線行駛。
收費:
全程:$5.0 / $3.7
乘客於青山公路轉乘36B往佐敦(渡華路),可免本線車資。
安蔭方向:依原有路線欽州街後,改經元州街、興華街,然後折回長沙灣道原有路線駛至石籬(大隴街)巴士總站,然後依原35A路線駛往安蔭巴士總站。
收費:
全程:$5.0 / $3.7
欽州街往安蔭:$4.2 / $3.2
36B乘客可於青山公路免費轉乘本線往安蔭。
32維持石圍角←→奧運鐵路站,奧運鐵路站方向改經長沙灣道(長沙灣段),停站跟原36B線並增設與36B及37的轉乘優惠。
奧運鐵路站方向:依原有路線駛至甘泉街後,改經長沙灣道、欽州街,然後折回荔枝角道原有路線行駛。
所有收費維持不變,乘客可於長沙灣郵政局免費轉乘37往奧運鐵路站或於和宜合道免費轉乘36B往佐敦(渡華路)。
石圍角方向所有路線及收費維持不變。
梨木樹方向36B的乘客可於青山公路免費轉乘32往石圍角。
36B維持梨木樹←→佐敦(渡華路),來回程加經安蔭,佐敦(渡華路)方向改經西九龍走廊,梨木樹方向改經長沙灣道,並加設與32的轉乘優惠。
佐敦(渡華路)方向:依原有路線駛至和宜合道後,改經梨木道、大白田街、石排街、安足街、安蔭巴士總站、安足街、石排街,然後折回青山公路原有路線駛往甘泉街,改經荔枝角道、西九龍走廊、太子道西、荔枝角道、彌敦道,然後折回佐敦道原有路線行駛。
收費:
全程:$5.8 / $4.4
蝴蝶谷道往佐敦(渡華路):$5.3 / $3.7
過西九龍走廊後往佐敦(渡華路):$4.4 / $3.7
奧運鐵路站方向32的乘客可於和宜合道免費轉乘本線往佐敦(渡華路)。
梨木樹方向:依原有路線駛至彌敦道後改經長沙灣道,然後折回原有路線駛至石籬(大隴街)巴士總站後,改經圍乪街、石排街、安足街、安蔭巴士總站、安足街、石排街、大白田街、梨木道,然後折回和宜合道原有路線行駛。
所有收費維持不變。
乘客可於青山公路免費轉乘32往石圍角。
35A維持尖沙咀東←→安蔭,大幅修改行車路線
安蔭方向,依原有路線駛至彌敦道後,改經眾坊街、上海街、佐敦道、連翔道、西九龍公路、青葵公路、葵涌道、昌榮路、和宜合道、大隴街,然後折回原有路線行駛。
收費:
全程:$6.8 / $5.0
過青葵公路後往安蔭:$4.8 / $3.7
石蔭往安蔭:$3.2 / $2.9
尖沙咀東方向:依235M路線駛至葵涌道後,改經青葵公路、西九龍公路、連翔道、佐敦道、加士居道、然後折回彌敦道原有路線行駛。
收費:
全程:$6.8 / $5.0
過西九龍公路後往尖沙咀東:$4.4 / $3.7
小弟有朋友居於石籬,他說該區有四條巴士線往市區,惟全部路線都要經過深水埗才到達油尖旺區,路線重疊之餘又浪費時間,故希望把部份路線改為特快線。小弟希望大家明白,任何事必有兩面,路線改為特快後,途經的地方勢必減少,部分乘客可能要步行較遠的距離,例如要由石圍角往荔枝角道的乘客要由長沙灣道步行往荔枝角道,小弟認為這是可接受的。討論時,請各位先撇開運吉及各區議會的壓力,集中在乘客的利益,謝謝。
以下是部分乘客於改動後的建議路線:
安蔭往尖沙咀:35A
安蔭往佐敦:35A或36B
安蔭往油麻地、旺角、太子:36B
安蔭往深水埗、長沙灣:31B
北葵涌街市往尖沙咀:35A
北葵涌街市往佐敦:35A、31B轉36B、步行往梨木道或石蔭東邨乘36B
北葵涌街市往油麻地、旺角、太子:31B轉36B、步行往梨木道或石蔭東邨乘36B
北葵涌街市往深水埗、長沙灣:31B
梨木樹往佐敦、油麻地、旺角、太子:36B
梨木樹往深水埗:32或36A
經此改動後,原有部分36B往深水埗的乘客將改乘32。32要接載部分原36B的乘客,難免為石圍角及象山的居民帶來不便,而他們可免費轉乘36B往佐敦(渡華路),算是對他們的小小補償。
31B延長至安蔭及36B繞經安蔭,將負責服務原35A的往荔枝角至佐敦的乘客。雖然新36B繞經安蔭,但受惠於改經西九龍走廊(回程改經長沙灣道),行車時間不會大幅增加(佐敦方向甚至可望減少)。
由於繞經北葵涌街市需時,故只建議31B繞經北葵涌街市,而往油麻地、旺角、太子的乘客將要步行較遠往梨木道或石蔭東邨乘36B,但新36B的行車時間較原35A快。
此方案可望吸納原有葵興、葵芳一帶往尖沙咀的乘客改乘新35A,服務範圍有所增加,所以這四線的總派車量將有所上升。
31B:增加2正1蛇,以維持班次。
32:往奧運鐵路站方向行車時間稍為增加,增加1正,以維持班次。
35A:此線估計行車時間為45-50分鐘,建議非繁忙時間派車8-9部,維持13-15分鐘一班;繁忙時間派車18-19部,班次為7-8分鐘一班。此線於改動後幾乎面目全非,葵涌道上新增的乘客難以估計,派車有斟酌空間。
36B:此線服務範圍加了安蔭,但減少了深水埗區(佐敦方向),建議派車維持不變。
[ 本帖最後由 GW2033 於 2010-6-14 23:23 編輯 ] 安蔭總站並沒有足夠空間供新31B及35A同時作總站,故有關建
議並未可行。
另外,為何新35A的收費為何比現時貴了一毫?是否手文之誤呢
? RE dcyw:
多謝指正,小弟無意令35A加價,收費為$6.7。
對於安蔭巴士總站,小弟之前亦考慮過,有兩個建議:
1)
將現35A的孖坑的其中一坑分給31B,36B停在現時31的位置。
2)
將現31的位置讓給31B,36B及31停在35A的其中一坑上。
回復 9# 的帖子
說實在的,這也是不可行,因為撇除某些用車會因用膳而停泊於石籬(大隴街)總站外,不時會有三輛35A用車停泊於安蔭總站,
若泊於稍前位置稍有差池,第三輛其實未能完全泊進行車道裡,
故不時會暫泊於迴旋處的影線位置,隔鄰行車道的235也有同樣
情況出現。
而31現用的位置,實際上只是一個設於安足街路旁的巴士站而已
,並不適宜用作總站用途,否則只會阻礙所有進出安蔭邨的車輛,
而且乘客候車的位置並沒有安蔭總站裡各候車處那麼充裕。
總而言之,新線總站要設於安蔭邨,那麼一定需要有現時以安蔭邨
為總站的路線改往其他地點作總站,因為打從35A、235及235M一
起服務安蔭邨的第一天起,安蔭邨總站便告滿座了,935也只能於
早上佔用235M的少量空間一小時而已。
另外,若有預計於安蔭邨客量不少的路線需途經安蔭邨,只可像
40P般停靠石排街的分站,不是因為行車時間,而是根本沒那麼多
空間供乘客候車。
頁:
[1]
2